分享

每日一膳|天天都在祛湿,为什么仍然还是这么湿呢?

 尚晓陽 2019-06-04

饮食小知识:祛湿(上)

芒种前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绵阴雨天气,这样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人们通常感觉呼吸不畅、四肢困倦、萎靡不振。中医认为这都是湿邪侵犯人体所致的,虽然老百姓都懂得煲点“祛湿汤”来保健,但仍有不少人表示为什么天天都在祛湿,但仍然还是这么湿呢?

其实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很多的,要想高效祛湿,需要再细分是哪种类型的湿,今天介绍的是脾虚痰湿。

脾虚痰湿的原理很简单,中医认为脾胃就是人体的抽湿机,脾胃正常运作湿气自然不能积聚,但是脾胃虚弱的人群,这个抽湿机的运作效率较减慢,加之外界空气潮湿,所以就积聚人体。这类人群通常有胃胀、纳差、嗳气、腹胀等不适症状。此时祛湿就要恢复人体抽湿机脾胃的运作,因此需要选用健脾祛湿的食材,例如:白扁豆、茯苓、淮山、白豆蔻、芡实等。

需要注意的是,明天我们介绍的湿热互结人群,不太合适用这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因为健脾有补益作用,容易加重热势,导致湿热清除效果不佳。

今日推荐——茄汁白扁豆

材料:

白扁豆250克,番茄 5个,细砂糖 150克,柠檬汁半个,花生油、食盐少许。

做法:

(1)在番茄上打十字刀,放在已经烧开的水中煮30秒捞出,去皮切丁。

(2)把番茄丁放入面包机桶内打酱,最后加半个柠檬汁。

(3)白扁豆洗净放入高压锅中压熟后捞出沥水。

(4)锅中加入少许花生油,放入番茄酱、压熟好的白扁豆翻炒均匀,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茄汁黄豆大家吃得多了,我们把黄豆换为白扁豆,让这道耳熟能详的菜式变为健脾祛湿的药膳。白扁豆,性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有“补脾止泻,解暑化湿”的功效,中医认为白扁豆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不燥烈。故为补脾、化湿、解暑的佳品。凡脾虚有湿的泄泻或妇女带下,以及暑湿内蕴之吐泻等症皆可应用。番茄性味酸甘,微寒,归脾、胃、肾经,最早记载的《陆川本草》认为其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消食健胃”的功效。因此番茄与白扁豆相配,共同起到健脾化湿,解暑生津的作用。

本期值班医师:

原嘉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失眠、疲劳、消化不良、便秘 、肾虚、容易上火(反复口腔溃疡、痤疮)、容易感冒、容易腹泻、容易咳嗽、儿童体质调理、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