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福丛乐:癌症是细胞病变引起的,每种癌症都是一个特别的疾病

 博采简纳 2019-06-05

  2019年5月25日,“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在深举办,全球范围内数十名卓有建树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应邀参会,分享科技前沿成果,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推进产业转化。

  会议期间,腾讯科普对斯坦福大学病理系及遗传学系助理教授、斯坦福癌症中心研究员丛乐进行了采访。丛乐研究员从基本原理出发,对“癌症”相关问题如“癌症起因”、“癌症治疗”、“癌症筛查”等作了通俗的讲解,并分享了对于学科交叉的看法。

  丛乐在采访现场(腾讯科普摄)

  丛乐表示,癌症是细胞不可控的生长导致的,是我们自身细胞病变的结果;按病变部位不同,每种癌症都是一个特别的疾病;人体一直在不停产生新的细胞,所以癌症是很难“治本”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癌症,让它像感冒一样不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得了癌症最重要是尽早治疗,因此早期筛查和基因检测是有价值的,尤其对中老年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一般年轻人则不太有必要。

  以下为采访实录:

  腾讯科普:癌症是什么,和普通疾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得癌症?

  丛乐: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癌症很特别,我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一个房间里,特别干净,吃的东西都最好,最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特别封闭,不可能感染感冒,外面的传染病比如SARS等都不会进来,让这个人在极度完美的环境中活着,他会得两种病:一是癌症;二是精神疾病。这就表明癌症一个特点,癌症是自身细胞病变产生的,不是因为外面的病毒、细菌进来,而是由于自身的疾病。

  为什么它会这么常见,而且会这么难治,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细胞是没问题的,在癌症中出现不能控制的状态、不能控制的生长就变成癌症、肿瘤,这是我觉得癌症很特别的地方,和平时得的疾病不一样的地方,它是自身产生的疾病。

  腾讯科普:癌症具体是怎么致死的?

  丛乐:我并不是医生,我还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解。癌症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科研的时候有人说,比如说肺癌和肝癌、乳腺癌,每一种癌症都是一个特别的疾病,不同的癌症的特点和治疗也不一样,致死的原因也不一样。癌症这个疾病概念很大、疾病很复杂,有共性,每个癌症也有自己的特点。

  癌症是由于细胞不可控制的生长导致的,不能控制生长的细胞会跟正常的细胞争夺资源,而且还会干扰我们正常的细胞。类似于一个地铁里,如果塞一个东西进去乘客就进不去了,或是放太重的东西车也动不了,癌症在身体里生长会吸取养分、能量,本来细胞维持心跳和大脑活动的细胞,得不到营养就会导致人的死亡,这是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腾讯科普:治疗癌症,目前有哪些大致性的方案呢?

  丛乐:我粗浅地总结一下,有三类主要的方法:一是直接的手术,这个细胞不可控的生长,把它切掉,脏东西清理出去就可以了,这是很直接的方法,但是有它的局限性;二是吃药,用化学的药物杀死这些细胞,这些药物对肿瘤特别毒,但是对正常的细胞毒性没那么高,当你服用以后会毒死这些肿瘤细胞,就可以消灭肿瘤;三是一类比较新的方法,类似于吃药,这个药是活的药物,叫基因细胞治疗,肿瘤是身体中的细胞不能控制的生长导致的,我们现在发现肿瘤的特点是,细胞基因发生变化才导致细胞不能控制地生长,如果我们能用基因治疗,或者是用其他细胞去消灭这些不能控制的肿瘤细胞,就也能治疗。我觉得是这三大类。

  为什么我们需要三种不同的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说手术,如果肿瘤很小,医生还不知道在哪儿,就不能手术,但如果病人感到疼痛了就可以吃药,医生并不知道怎么做手术,他还没看到,如果很小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是肿瘤可能跟很重要的器官长在一起,医生的技术再高也有局限性,不一定能保证切掉肿瘤的时候不会切掉正常需要的细胞,所以这是为什么说手术是一部分,当手术不太容易的时候就要吃药,而且有时候药物的治疗效果还非常好,甚至还不需要手术。所以加上后面说到的两种药物,这是主要三类治疗的方法。

  腾讯科普:癌症是从基因里带出来的,这些方法似乎都没有治本,有治本的方法吗?

  丛乐:非常好的问题,我提到的三类方法都还算是类似于可以治本,但是都有风险,原因是把当时变坏的细胞去掉,其他的细胞仍然可能产生变化,有的时候还去不干净。

  有些病人做完手术就没事了,比如很多家族有遗传病史、乳腺癌的患者,可以选择切掉乳腺和卵巢,基本上不太容易得,他把可能变坏的细胞都拿掉了。有一些方法已经可以治本,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人身上有几亿、几百亿的细胞,细胞也在不断的代谢、更新,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发生错误。今天治了,皮肤细胞明天还要更新,就会从旧细胞变成两个新的细胞,分裂、更新产生出新的细胞,新产生的细胞可能会出错。

  我觉得治本很难实现,哪怕是老人也会更新一些细胞,总是有可能产生错误。这个病很特别,很难根治。像感冒,得了就吃点药就会好,不会死人,不会对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是最终我们能实现的。经常会说彻底治愈,我觉得都是有点骗人,原则上来讲,从我的理解来讲,很难彻底,我们应该是把它变成很容易治疗,让我们不用担心、不用担惊受怕的病,随着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腾讯科普:目前有很多预防癌症的方法,比如说基因测序和早期筛查,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靠谱吗?

  丛乐:我不算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简单说一下,筛查和基因测序检测都是有价值的,比如说推荐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照一下X光、CT,做一些成像,看哪儿长什么小瘤子,把它切掉,这是很好的方法,适用于风险高的人群。年轻人做半天的检查也浪费钱、浪费资源。

  基因检测也一样,比如说有些病人是有遗传病史,年轻的时候测一下能知道,可能父母没遗传给你,测一下发现没有家族遗传容易得癌症的基因,这样心里就踏实了。如果有的话就要小心了,姚贝娜也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早点筛查可以选择,她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没有办法、没有选择做手术或是预防的措施。知道有癌症风险,就可以多预防、多注意,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但就像我刚才谈到的,人每天生长会有新的细胞,有新的更新和产生新错误的可能,基因检测,我这个人今天完美,明天可能还会出错,不能夸大筛查和基因检测的作用,不能说做了这个就不会得,或是不做这个我就有问题、很危险,要客观理解这些新技术会有帮助,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是不是值得做要因人而异,有家族遗传的病史要多注意,年轻人不一定那么需要,中老年人更需要,不要相信很多不是真正医生提供的信息,包括公司、商业机构,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腾讯科普:家族遗传算是基因缺陷,没得病之前也携带基因还是后来突变的?

  丛乐:就说姚贝娜的家族,包括我自己家里也有一个案例,有一点乳腺癌的可能性,家族遗传是这样,它遗传的并不是癌症,而是基因里面、家族里面有遗传的突变,会让你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而不是一定得。出现了家族遗传的病人,如果去搜索的话,比如家族一直遗传得前列腺癌,比如说他儿子,他去做基因检查,他也遗传了基因,但是他已经80多岁了就完全没得,为什么?我们现在得不得癌症是比较复杂的生物过程,哪怕遗传了有可能都不会得癌症,遗传基因会使这个人更容易得癌症,它只是概率的问题而不是一定,这才是遗传真正的理解方式。有家族遗传史更容易得要更小心,也不是一定得,也不要因为这个做十个基因检查或天天筛查,没有必要。癌症是先天、后天一起的。

  腾讯科普:普通人如果得了癌症怎么办?

  丛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癌症的治疗越早治疗越好,越早接受正确的治疗越容易控制甚至能够获得治愈。一旦发现癌症,最好第一时间去找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这是最重要的。从目前的医学技术进展来看,癌症已经越来越变成类似于糖尿病、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病,不会那么容易把人杀死,只要用正规已经验证过的方法治疗,国家批准的正规药物治疗,不要慌,其实现在越来越多好的方法被批准进入医院,越来越容易控制,我觉得心态要特别好,很多时候说越乐观、越积极就越容易应对,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腾讯科普:据您所知目前癌症的治愈率怎么样?

  丛乐:不同的癌症差别很大,不同的癌症治愈率差别非常大,比如说很多乳腺癌的患者不需要那么担心,我大概的了解,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百分之七、八十能很好控制,像胰腺癌如果发现就很难,因为发现难,治愈率不到百分之四五十,很多的数据是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很难治疗。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发现肿瘤、发现癌症以后都能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现在的医学技术来看。

  腾讯科普:了解到您还是BioX交叉科学中心研究员,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对于您的研究有什么价值?

  丛乐:最主要的价值有两点,随着研究的进展,最早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或是骑马,现在是汽车,谁明白发动机的原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一个学科很难理解所有的问题,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交叉学科的方式,让做生物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做化学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做计算机最好的研究人员自己的领域做得非常好以后再互相合作。很难一个人物理好、化学好、生物好、计算机好,这太难。

  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需要每个方面最顶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类似于最好的手机和最好的相机在一起变成华为,这是第一点,术业有专攻的同时最好一起合作,这样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我自己做生物,如果不在BioX交叉的环境中,我个人做生物会容易陷到自己的小圈子里,思路很狭窄,整天想着生物力的小东西,如果能跟其他人交流,会让我容易打开思路,像到了新的城市会有新的经历。

  腾讯科普:作为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的成员,您觉得青创联盟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丛乐:我是比较新的成员,青创联盟希望可以从未来论坛本身的宗旨和目标来讲,首先是能做一些科普,能更好地传播科学。我觉得青年从事科研的人员,相当于更大的群体,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做科研,可以通过我们、更多的人把科普做得更多、更好,因为人多力量大。

  我觉得青创联盟是年龄相仿不会有那么多的代沟,这样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青年人交流、碰撞出火花,我觉得是很好的方式,让我们碰撞出一些研究上的火花,对我们自己也有帮助。

  实际的价值来讲,我们可以通过未来论坛,很好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腾讯和不同地方的人,想一想我们的研究能不能转化,能不能产生创新创业双创的实际价值,我也参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我觉得也很好。

  受访人:丛乐 斯坦福癌症中心研究员

  采访人:高佩雯 腾讯科普

  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

  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