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心中什么最重要?

 木柳书屋 2019-06-05

导语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何识人用人?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识才荐才?是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不倦的乐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识人、荐人、用人的典故流传,让人们感受到先贤圣哲的胸怀和智慧。其中,北宋名臣范仲淹识人、荐人和用人的事迹,穿越时空流传千年,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灿烂的光彩,这也是他心怀天下的真实写照。


凯风网上海频道 供稿:九层粿 编辑:唐诗 仲德01.png范仲淹心中什么最重要?

  NO1:少年奇志,注定与人才结缘

文学天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辩论地论述了人生、志向与境遇的关系,志向对人生起着引领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就会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努力,对专业的学习、对人才的识别、对朋友的交往,都会围绕志向来展开。 

 

范仲淹志向  

范仲淹是一个身怀奇志的人。这一点,他少年求学中就充分表现出来。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一天,范仲淹到庙里求神问卦。他抽了一支签说:“我将来能做宰相吗?”通过卦相表示不能;他又抽了一支签说:“那么我能做个好的医生吗?”回答还是不能【详细】

受了打击的范仲淹并不气馁,他向周围人解释说,“我立志向学,当然希望将来得遇明主,报效国家。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莫过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能以自己的学惠及百姓的,莫过于做医生。”他的这番话,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赞,都在看这位小同学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 

 

范仲淹的“朋友圈”  

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概括起来8个字,“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意思是如果当官,就当一个治理好国家的宰相,为国为民力所能及地做点好事;如果当不了官,就当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医生,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总之,把国家装在心中,为国为民做好事,成为范仲淹志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志向决定“朋友圈”。综观范仲淹交往的朋友,如韩琦、富弼、晏殊、塍子京、欧阳修、张载、狄青等,要么是政治家、要么是文学家、要么是军事家,都是北宋当时顶级人才。 

  NO2:识人于孙复,造就一代教育大家

公元1026年,37岁的范仲淹因母亲谢氏病故,回到河南省商丘市守丧。当时商丘地方官晏殊是他的好朋友,晏殊深知范仲淹通晓经学,尤其擅长《易经》,便邀请他主持应天府的教务。范仲淹很敬业,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学生读书,每当给学生命题作文时,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学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孙复创立的泰山书院  

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对读书人真诚帮助:凡是前来认真求学的,他都认真讲解;凡是有困难的学生,他都尽力帮助。 有一天,有位游学乞讨的孙复前来拜谒范仲淹,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鼓励孙复好好学习。谁知道,孙复拿着钱,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说,立即离开了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没有在意。 

过了一年,孙复又来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去年不辞而别,为何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像乞讨的人,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复大喜,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范仲淹守丧期满离职后,孙复也辞去了那份工作,开始自己的游学生涯,两人失去了联系【详细】 

 

北宋应天书院  

十年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他就是孙复。这件事情,对范仲淹影响特别重大,使他把人才放在更高位置来看待,并且感叹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自此之后,范仲淹对教育特别重视,无论在哪儿为官,都把教育当成民生工程来抓,为培养人才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最后说孙复(992—1057),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科举失利后退居泰山学《春秋》,为范仲淹、富弼等推重。他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著作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是北宋著名的教育家。 

  NO3:励人于张载,造就一代儒学宗师

公元1040年,西夏突然宣布建国,并派大军进攻北宋延州,即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西夏突然进攻,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场严重的灾难。但是,对于三次被贬的范仲淹来说,却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他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相当于今天的西部军区副司令。年仅21岁的张载,也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他有幸在前线认识了范仲淹,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航向。 

 

张载像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年轻的张载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他在老家陕西省宝鸡市组织了几百义军,写了一篇《边议九条》,一并带着拜见范仲淹,力陈自己对西夏作战的主张,并表示愿意联合另一名将领焦演去夺回洮西之地。范仲淹以一书生带兵,最需要的是勇于任事的将领,遇到张载这样的人,怎么能不高兴呢? 

令张载非常意外的是,范仲淹看完《边议九条》后,并不与他谈论当前的军事问题,而是与他谈起四书五经,搞起了学术交流。范仲淹是当代大儒、天下士林的榜样,尽管张载疑惑,还是倾其所学,在思想上与范仲淹碰出火花。最后,范仲淹说了句影响张载一生的话,“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并赠给了张载一本《中庸》,将张载礼送出境了。 

 

地图  

原来,范仲淹从《边议九条》中,不仅看出了张载卓越的军事才能,更看出了他的儒学根基。他认为,张载从事儒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当统兵将领贡献更大,即使当时手下特别需要军事人才,他也不希望天下因此失掉一个大儒,张载毕竟是天下人的张载。第二年,范仲淹在前线修筑大顺城,作为文学大家的他,专门请张载前去作序,可见他对张载的推崇。 

张载没有辜负范仲淹的期望,返回老家后立志儒学研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关学”,成为一代儒学宗师。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影响了无数中国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去年习马会上,马英九引用这句名言表达心迹,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NO4:用人于狄青,造就一代英雄豪杰

宋代汲取唐代的教训,为了防止藩镇坐大,实施重文轻武的国策。宋代尽管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但军事上始终是积贫积弱,饱受外族欺凌,因此出现的知名将领并不多。在为数不多的将领中,狄青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位。说起狄青,范仲淹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堪称激励人才的典范。 

 

狄青墓  

狄青年轻时极重义气,又有血性。16岁时,因其兄弟与人斗殴,他主动顶罪,被朝廷刺字后发配到现在陕西省市延安市充军。狄青因英勇作战受到尹洙、韩琦等重视。范仲淹接见他后,更觉得他是军事奇才,便教他读《左氏春秋》,还多次当着众人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狄青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开始认真读书,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成为范仲淹得力的助手。 

在范仲淹运筹帷幄之下,狄青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与西夏作战四年,他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特别是安远一战,狄青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也争先恐后,没人敢挡。 

 

战场上的范仲淹  

后来,狄青因军功升迁,官至宰相。由于早年因顶罪脸上被刺字留有疤痕,皇帝觉得有损官员形象,便建议他用药水将疤痕消除。谁知狄青却说,“皇帝按功劳用我,我成功也是因为如此。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天下人,即使犯罪也能像我一样成为宰相,因此不用消除。”其英雄气概,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官,无不为之倾倒,成为名动一时的美谈。   

狄青的成功,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做人上的成功。他与孙沔一同击败叛军,出谋划策都是狄青做的,但在申报功绩的时候却让孙沔全权负责,自己把功劳全让出来,以谦逊之道处世。恩人尹洙因贬谪而死,狄青全力周济他的家属,报恩之心溢于言表。   

  NO5:心怀天下,流芳百世

范仲淹离世近千年,他的高尚品格并没有被历史湮没,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他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其人才观让人感动。 

如何评价范仲淹的识人、励人、荐人的胸怀,需要把他放在中国用人的大环境中去分析。中国式用人,三种境界:一是为自己用人,用奴才,看对自己是否有利,推行“唯才是举”的曹操用人如此;二是为国家用人,用人才,看对国家是否有利,鲍叔牙推荐管仲便是如此;三为天下用人,用天才,看对天下是否有利,范仲淹兼三者之长,便倾向于第三者,张载、孙复、狄青是让人感动的实例。 

 

岳阳楼  

任何灿烂业绩的形成,背后都离不开一种深深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个人人格魅力的写照。1046年,五十七的范仲淹挥笔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道出了他的家国情怀;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他的忧乐情怀。 【详细】

这,就是范仲淹。在他心中,人生志向,兼济天下才是最重要的;兼济天下,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范仲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