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这4个特质的父母,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pengshiwen 2019-06-05

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想起新闻里让孩子当童模,还拳打脚踢的父母;孩子做错事,就把他关在密闭车内的父母;还有熊孩子惹是生非,只会包庇辱骂对方的父母,就觉得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爱孩子,是天性使然,绝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保有一定程度的爱。但是多数父母不懂得如何智慧地爱孩子、教育孩子。

于是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父母和各种各样的孩子,有的孤独、有的幸福、有的暴戾、有的忧郁。

观察大量案例会发现,那些养出优秀孩子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有些父母是完美主义者,富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不允许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害怕自己不如其他父母优秀。

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完美主义,反而影响他们教育孩子的心态,容易焦虑、自我怀疑、患得患失。

“我今天又朝孩子吼了,为什么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出过国,我却没有能力带孩子出国旅游,真失败啊。”

“为什么我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我真是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每个父母都想成为完美的父母,家庭幸福、情绪平和、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

但是这个要求太苛刻了,这个世界上哪有完美的父母。

当父母总是追求完美,常常因不够完美而陷入负面情绪和压力时,这些才更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是最容易传染的。当父母筋疲力竭或者沮丧受挫,也会影响孩子产生类似的情绪状态,孩子身心都得不到积极健康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只有父母能够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后,才有可能去接纳孩子。

当父母允许自己有生气、愤怒的情绪,才会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

当父母允许自己犯错和失败,才会给孩子更多的宽容,允许孩子犯错;

接纳自己是不那么完美的父母,教育孩子时才能保持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不过分焦虑,和孩子一起成长。

保持健康的情感状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慢慢的你会发现,父母越淡定,孩子会越优秀。

有界限感,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太过在意孩子,恨不得把孩子和自己绑在一起,能够时刻知道他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更希望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听从自己的安排。

孩子明明已经吃饱了,还不断地喂,总想让他多吃点、长得好;

孩子每天写作业,一直在旁边监督、纠错,比他还积极;

孩子青春期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却会偷偷看孩子在房间做什么,甚至看孩子的聊天记录、日记;

不管孩子的爱好、特长,总是用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帮孩子决定学什么兴趣班、文科理科、专业、工作······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一定界限内。

超出界限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和伤害。

打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其实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因此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他、控制他。

这是一种不尊重、不信任孩子成长潜力的行为。

在这类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会变得过度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很多锻炼的机会。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分得清什么是孩子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因此会尊重孩子的感受、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

因为有界限感,知道孩子未来的路需要自己走,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的创造,因此会早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己做选择做决定的能力,而不是只停留在溺爱阶段。

有界限感的父母,懂得适当放手,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让孩子能在这些过程中积累宝贵的成长经验。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忙碌、浮躁的生活,让每个人都充满压力,在面对孩子时,父母常常缺少耐心,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把孩子当出气筒。

去年,江苏一名10岁女孩,因为不堪承受父母的打骂,在期中考试的前几天服农药自杀身亡。

孩子在生前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中写道“……再见了,你们(父母)也不用天天打我、骂我了……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义了。”

父母不稳定的情绪,最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会感到紧张、恐惧、戒备,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观察很多家庭可以发现,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也更好,礼貌和教养兼具,看待事物更宽容。

而那些父母性格强势,容易情绪化,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或者一惊一乍的孩子,往往更加敏感多疑、更容易走极端,缺乏一种对周围环境最基本的安全感。

为人父母,我们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如此深远,因此一定要学会用更成熟、理智的方式去表达情绪、保持情绪的健康和稳定。

承认自己的情绪,甚至可以直接跟孩子坦白心理活动,“妈妈今天很累,你又把地上搞得都是水,我又要收拾到很晚,所以现在很生气。”

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当你感觉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不妨深呼吸、或者去一个单独的环境冷静下来,再去面对孩子。

还可以在发脾气前先问问自己“这样做能起到根本作用吗?”有了这一层思考,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

父母情绪稳定了,才能养出情商高的孩子,孩子的心理、个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懂得自我反省、保持学习

当孩子身上出现一些“问题”时,多数家长都只是从孩子层面来考虑问题,用这样那样的办法强行纠正,却看不到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有句话说: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其实一点也不假。

比如很多孩子染上网瘾,沉迷电脑游戏,父母居然会把孩子送到强制解除网瘾的地方,忍心让孩子承受殴打、甚至电击之苦。

他们不会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孩子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和抚慰,因此只能在网络上寻找出口?

亦或是,是不是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而去做一些父母最讨厌他做的事?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看书、只会看电视、玩手机,父母只知道批评孩子,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平时也只会看电视玩手机,影响了孩子。

很多问题,当父母懂得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时,能很快找到症结所在,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教育方式,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更好地成长。

《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教育孩子这件事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形成习惯。

懂得自我反省的父母,会不断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找到最科学、最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他也会更加自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明事理、有原则、善解人意,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表率。

有这几个特质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稳定平和的爱与尊重、自由的成长探索空间、积极正向的学习榜样,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