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城市对话—建筑设计作品精选之二

 开心就好xfd 2019-06-05

贵阳市科技高中—教育 现在是未来

Education now is the future

我们期待的愿景:不像(传统)中学的学校,它是始发站,也是孵化器。

项目概况Project overview

项目名称:贵阳市示范性学校(清镇校区)建设项目

设计: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中心】

位置:贵州省清镇市职教城西区

分类:科技高中  教育建筑

内容:投标方案设计

用地:222982㎡,约334.47亩

建筑规模:15.4万平方米,一期12.5万平方米,二期2.9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5000人

功能定位Functional orientation

PBL项目制创新教育学校

贵阳创新教育示范学校

中学科技创新孵化器

生态环保智慧节约型学校

科技文化创新型学校

教育 “3.0” 弹性发展学校

结论conclusion

➣对标全美近二十年的科技高中实践,2012年起步的中国科技高中还处于“旧瓶新装”阶段,不仅在PST领域尚未形成完整支撑的课程体系和相应实践探索;而且在数量上也屈指可数,且未形成鲜明的教学模式与风格。

➣对标国内科技高中,贵阳科技高中的起步并不晚,应直击全美著名科技高中与知名科技公司建设发展趋势,以“新瓶新装”的全新思维与知名高校或科技公司联姻、设置多元化课程、宽口径培养人才潜能有机会弯道取直,进入国内科技高中第一梯队。

➣坚持走结合地域特色的差异化道路,避开“高仿”的追兵,以“不像(传统)中学的学校”、密布整个校区的PBL学习空间、虚拟与正式教学空间相互融合、景观公园化、校园生态化、建筑科技化的颠覆性设计引领中国科技高中,方可成为贵阳教育地标。

科技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别

PST框架的基本概念

PST——教学与空间、技术的关系

STEAM ——学科门类融合的教学内容

PBL——以项目学习为主轴的教学方法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直面项目挑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校园中的校园,无处不在的课堂,无处不在的学习

重新定义   教育

重新定义   学习

重新定义   学校

职教城西区规划结构

项目地形模型

现状分析

场地整体起伏较大,内部有三座山体,靠近目前廻龙路开口处这座山体最高最陡,中间一座山体相对较低,另一座山体最大。

基地的西南角,有一大片较为平整的规划用地,其余用地皆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场地内植被多为杂草及部分农田,山体为荒山,无古树。目前廻龙路为进入基地的唯一主要干道。

现状高程分析

不像(传统)中学的学校

▼总平面彩图

规划结构

一带  一核        

二翼   二区       

三轴  三园

一带    科技街为主体的科技纽带

一核    场地自然中心,科创中心

二翼    南北空间序列

二区    南北两区

三轴    入口形象科技轴、南侧教学轴、二期联系轴

三园    改造保留山体形成的山体运动公园

▼功能分区

在功能上分为6个区:公共共享区,教学区、生态保护区、运动区、生活区、预留发展区

出入口设计/人车流导入

业态布置

竖向分析—场地断面

日照分析

▼海绵城市

教学空间分布

科创中心的生态和科技感

▼科创中心

地下空间与导光管利用

一期教学楼

科技楼

二期宿舍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