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营村名由来之谜(二)

 漫路修远 2019-06-05

从村名看移民文化

我们在以前的篇章中说过,东营市外省移民建立村庄的,主要来自河北、山西两省,个别来自河南、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湖北、陕西、四川、天津、浙江十省,合计建立村庄675个;省内其他市移民建立村庄259个,其中寿光市、沾化县等邻县市居多,省内邻县移民建立村庄150个,省内非邻县移民建立村庄109个。前期的明朝移民主要集中在东营市域南部和中西部区域,后期的清末、民国和建国后的移民主要集中在境域东部和中北部区域,后期的移民安置实际上垦荒。

东营市境内的移民安置最早出现在明朝

明朝洪武(不含)以前存在的村庄为原居民,从明朝洪武开始,从外省市迁移来的居民为移民,东营市境域移民包括外省移民、省内移民、本市移民三部分。有些移民为纪念桑梓地,以原籍地名为村名。

外籍移民

外籍移民命名村名,最多的是以原籍地名为村名。包括以原籍的政区名为村名,以原籍的村名为村名。还有以原籍的村名加方位词或修饰词为村名的,故土难离,外籍移民立村取名,带着深深的故土情结。

以原籍政区名为村名的,如:盐山、苍洲、长青、寿光、肥城、海丰、蒲台、博兴、索镇。

盐山:河北省盐山县刘氏迁此立村,称盐山屋子,简称盐山。

苍洲:河北省沧州一村民迁此立村,始种地屋子,称沧州屋子,渐演化称苍洲(注:洲字带三点水)。

长青:长青县部分移民迁此立村,称长青。

寿光:寿光县张氏迁此立村,称寿光屋子,简称寿光。

肥城:肥城县张氏迁此立村,称肥城屋子,简称肥城。

以原籍村名为村名的,如:车里、大山、驾屋、杏行、北河、营子、道口、马家、付家、王升家、坝上。

车里:山西省云州以南乌沙卫车里镇张家胡同张氏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车里。

大山:无棣县大山村部分村民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大山屋子,简称大山。

驾屋:寿光县驾屋村李氏、杨氏等人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驾屋。

杏行:沾化县杏行村王氏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杏行屋子,简称杏行。

北河:利津县皂立码头村薛广生迁此立村,始种地屋子,称薛广生屋子;后寿光县北河村部分移民迁入,沿用原村名,更名为北河。

以原籍村名加方位词或修饰词为村名的,如:东五、北楼、邓王庄屋子、李学家屋子。

东五:沾化县马营五村部分村民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小五村;后与甜水井村合并,称新五村;再后,因该村西有西五村,更名为东五村,简称东五。

北楼:沾化县流钟乡大楼村宋氏迁此立村,因南有一村叫南大屋子,沿用原村名,称北大楼,简称北楼。

邓王庄屋子:沾化县邓王庄村张氏等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邓王庄屋子。

李学家屋子:沾化县李学家村郭氏、李氏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李学家屋子。

本市移民

本市移民也是一样,固有的习惯和故土情结,原来的村名大都成为了他们新建村的村名。那块厚重的村碑,纪念着他们永远的乡愁

垦利县永安镇的牛圈村迁自广饶县丁庄镇的牛圈村,部分村民迁此立村,始种地屋子,沿用原村名,称牛圈屋子,简称牛圈;利津县盐窝镇的小街村迁自垦利县董集镇的小街村,灾民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小街;河口区六合街道的梅家村迁自垦利县胜坨镇的梅家村,当年王氏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梅家庄,简称梅家;河口区六合街道的闫家村迁自垦利县垦利街道的闫家村,刘氏迁此垦荒种地,后形成村落,沿用原村名,称闫家;河口区六合街道的毕咀村迁自利津县汀罗镇的毕咀村,部分村民迁此立村,沿用原村名,称毕家咀,简称毕咀。这些村,都以原籍村名为村名。

东辛集(东营区六户镇):由原辛集(东营区牛庄镇)部分村民迁此立村,以与辛集相对位置得名东辛集。

前毕(利津县汀罗镇)、后毕(河口区六合街道):因利津县毕家庄(利津县利津街道)部分村民因灾迁此立村,并分前、后(南、北)两个村,分别得名前毕家庄、后毕家庄,简称前毕、后毕。

大夹河、小夹河(河口区六合街道):因利津县多个带“夹河”两字的村(利津县利津街道)村民迁此垦荒种地,形成了两个村落,并按村落大小和原藉村名,分别得名大夹河、小夹河。

东崔、西崔(河口区六合街道):利津县崔家庄(利津县利津街道)部分村民迁此垦荒,沿用原村名,形成东、西两个崔家庄,分别得名东崔家庄、西崔家庄,简称东崔、西崔。

五一、五二(河口区义和镇):利津县五股道村(利津县利津街道)张氏迁此居住,沿用原村名,称五股道,后形成两个自然村,自南向北以序数命名,称五股道一村、五股道二村,简称五一、五二。

这些村,都是原籍村名加方位等修饰字为村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