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人犹龙

 一盏心灯照彻明 2019-06-05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今晚的课程,从今晚开始,我们将系统地学习《老子的大智慧》系列课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耳,是耳朵的耳,这个聃字,左边是一个耳朵的耳字,右边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冉字,聃这个字是形容一个人的耳朵又大又长。据说,老子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老者的模样,而且耳朵有大又长,以至于垂到了肩膀。当然,你可以把它视之为神话传说。你会发现,但凡是伟大的人物,人们都希望把他描绘的更加伟大,以至于伟大到了极致,伟大到已经不再像一个人的时候,就成为了神,于是就有了神话。


所以,什么是神话呢?所谓神话,不过是一群人集体编造的梦。老子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出生地是当时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出于对老子的敬仰,我曾经多次到过老子的出生地,拜访了老子的太清宫和明道宫,最近一次是去年从辽宁徒步到河南鹿邑老子太清宫。


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史,守藏史是周王朝的一个政府官方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一职。所以,老子有很便利的学习条件。当然,大家不要简单地理解因为老子有条件博览群书,所以才无所不知。事实上,老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并非因为老子书读的多,而是因为老子对自己认识的足够深刻。老子说:自知者明。老子认为,悟道是自我认识的结果。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他就知道了一切。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所写下的《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合称为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人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天下李姓的始祖。


中国人曾经一度非常热衷于学习和追捧西方的文化,大力批判本国的文化,但是真正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会知道,在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西方人反而更热衷于学习中国文化。欧美人特别喜欢老子的学说,而在欧美的大学里面,选修老子思想的学生数量众多。我们把自家传承几千年的宝藏扔到一边不要,反而到遥远的国度去寻求宝藏,殊不知外国人却把我们扔掉的东西视为珍宝,不断地学习,并加以应用。


很多国外的心灵导师都公开表示,他们因为学习了老子的思想而受益,其中一些人更是出版了专门的书籍来解读老子的思想。还有一部分人来到中国,他们用自己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来给中国学生授课,收取价格不菲的学费,却依然受到了中国学生的热烈追捧。有一位国外的心灵导师,自称阅读《道德经》100多遍,而且只应用了老子的很小一部分思想,就创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目前他的学生遍及全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有众多的学员。可见,老子并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


谈到老子,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孔子。孔子与老子属于同一个时期,是当时的鲁国人,年龄比老子小了大约20岁。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多次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习。老子已经年迈,孔子则相对比较年轻,老子默默无闻,而孔子则名闻天下。当时各国的君主经常请孔子入宫讲学,智者也经常来求教于他。可以说,孔子是当时中国最具有智慧的人。但是渐渐地,孔子感觉到他的智慧或许对别人有用,但是对他自己并非如此。


孔子已经变成了一个专家,一个非常博学多识的人,拥有一整套治国安民的理念和方法,这或许对别人能够有所帮助,但是对他自己而言却不够,他感觉到自己欠缺了一些什么。
于是,他开始了秘密的寻找,想要发现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人。一般的聪明人是不行的,因为他们以前都来求教于他。伟大的学者也不行,因为他们以前也来求教于他。但孔子相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定在某一个地方有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于是他派出了大量的学生去到处寻找。


有一天,一个学生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有一个人,据说非常有智慧,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称他为老家伙。老子的意思就是老家伙,老子并不是他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这么不知名的一个人,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生的。他已经很老了,只有极少数独具慧眼的人才知道他,并能够了解他,他的存在只是为了非常少数的人。孔子听完学生的汇报之后,便决定到千里之外去拜访老子。


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也就出现了。所以,永远都不缺老师,缺的是学生。学生意味着要成为具有接受性的,成为准备学习的。什么是准备学习?准备学习意味着:我知道我是无知的。如果我认为我是知道的,那么我怎么能够学习呢?那个门已经关起来了,我并没有准备好要学习,事实上我是准备要教别人,或者准备去评判别人。所以,如果你正在收听课程,请扪心自问一下:我是来学习的,还是来教的,还是来当评委的?


很多人看起来热衷于学习,到处参加各种学习班,可是他们的内心并不是一个学生的心态,反倒是一个老师或者说是一个评委的心态。所以,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够学到东西呢?记得在大约两年前,我们成立了一个微信学习群,名字叫《帛书老子的奥秘》。有一天新加入了一位男性学员,他进群没几分钟就来了一句:一群无知的小丑,还想探讨老子的大智慧。他的话一出,立即引起群内其他人的攻击,结果他受不了了,很快就自觉无趣地退群了。就在他刚一进群的时候,有同频能力的人就立即同频到这位先生肝郁气滞的厉害,而且脑血管也堵塞的严重。


老子很喜欢水,《道德经》中有多处描写水的文字。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一个特点是往低处流,居于低洼处,所以水的境界接近大道。水往低处流,智慧也往低处流。所以,你会发现一个事实:越是智慧的人越低调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骄傲自负。古代的君王都自称为“孤家寡人”,孤和寡是一般人所极度厌恶的,而君王们却天天把它们挂在嘴边,这充分说明古代君王对大道的认识和推崇。


因为孔子具备非常好的学生心态,所以老子也就应缘出现了。事实上,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好的学生,好的学生也终将成为好的老师。就这样,中国两位最伟大的老师老子和孔子相遇了,他们的会面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邂逅,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最巅峰的碰撞。这一会面的背景是,孔子当时积极奔命于各国之间,主张自己的学说;但天不遂人愿,孔子处处碰壁,没有国君采纳其主张。那时孔子还年轻,未免出现沮丧而迷茫的心境。


老子见到孔子从千里之外殷勤而来,十分高兴,问道:“你积极求索,是否得道了?”
孔子答道:“学生致力求道20余年,至今未见大道。愿请先生指点迷津。”
老子说道:“假如大道有形有质,可以触摸,可以送人,那么大家就会争相将道送给君王邀功了。如果大道可以用语言说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将道说给自己的亲人听了。如果大道可以传给别人,大家都会将道传给自己的子女了。然而,上面所说的,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人对于大道没有深刻的认识,大道是不会在他心中扎根的。”


孔子说道:“学生通读了《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自认为尽得周公、召公之精髓。于是拜谒了70多个国君,然而无一国君肯采纳我的意见。看来,说服人的工作确实太难做了。”
老子微笑道:“你所谓的‘六艺’,都是先王时代的旧东西,试问有什么用呢?你要知道,这些陈旧的东西,犹如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只是脚印而已;而踏出脚印的‘真身’,你是看不到的。”


孔子听了此番言语,大为惊异,突然大悟,似乎得到了此生最为根本的东西。孔子对老子说:“老师此言,使弟子茅塞顿开,着实受益匪浅,令弟子终身难忘。弟子一生之疑虑,尽被老师寥寥数语而解!”孔子向老子请教后,回到家里三天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给学生们讲学,只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学生们吓坏了,以为孔子病了。


到第四天的时候,孔子终于走出了房间,对站在门前焦急等待的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空中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陆地上跑。能在陆地上跑的,可以用网去捕捉;能在水中游的,可以用鱼钩去钓;能在空中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它可以乘风云而上九天,来时不见其首,去时不见其尾,我所见的老子,就像龙一样。他的学识渊深而莫测,他的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一样随时屈伸,如龙一样应时变化。老子,是我真正的老师!”


孔子把老子看作龙,而我们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子并非只是天下李姓的始祖,其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老子的传人,这样说一点儿也不为过。事实上,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老子的思想已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影响着中国人性格的形成。可以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老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的名言,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上善若水”等等,都出自于老子。


从孔子的话不难看出,他对老子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孔子当时已经是全天下人的老师了,是各国君主和众多智者的老师,但他却如此谦虚地向老子学习。而且,孔子不只是一次向老子请教。据史料记载,孔子前前后后多达6次去向老子请教,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忠实粉丝。对孔子来说,老子就相当于一个神秘的太空黑洞,一个无所不包的空,一个没有物质的力量,一个纯粹的万有引力,一个纯粹的存在。


就某方面而言,老子是平凡的。就另一方面而言,他是最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他的不平凡并没有那么明显,它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只有极少数有慧眼之人才可以发现。他没有作出任何的奇迹,但他的整个存在就是一个奇迹。认出一个佛是很容易的,因为佛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但是,要认出一个老子是非常困难的,他或许就是你的邻居,或许是你的同事,甚至是你的家人,你或许一直错过了他,因为他是那么平凡,他是那么不平凡地平凡,那就是他的美。事实上,如果你能够认出一个老子,你已经是一个老子了。


老子说:正言若反。要想了解老子的逻辑,你必须去打开慧眼,因为它的思想非常的微妙,并非一般人的逻辑,它是一个非常微妙的生命逻辑,任何他所说的话在表面上看起来都是非常荒谬的,但在深处却有着一个非常伟大的一致性,所以一个人必须要改变他自己的头脑来了解老子。换句话说,如果想通过头脑来认识老子,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你试着去了解老子,你会发现他时而东时而西,你会看到他有时候走向东方,有时候走向西方,因为他说,东就是西,西就是东,它们两者是一起的,它们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他相信福中有祸,祸中有福,因为福祸是互相依存的。他相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阴阳是无法分割的,一阴一阳才是道。他相信相反两极的联合,而生命本来就是如此。


多听听老子的话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老子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疗愈能力,特别适合那些有过心灵创伤的人。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失恋几乎是人人都要走过的经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无法走出失恋的创伤,他们产生了悲观厌世的心里,更有少数极端者会选择自杀。如果失恋当事人能够应用老子的思想,认识到失去就是得到,得到就是失去,得到与失去本是一体的关系,就不会只执着于抓取失恋所带来的伤痛不放,进而看不到因为失恋而得到了什么。


一个能够活学活用老子思想的年轻人,虽然也同样要面对失恋的打击,但他不会一直痛苦下去,反而很快地走出来,而且会因为失恋而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智慧。因为他知道得与失的一体性,他会总结出:失恋让我重新获得了一个人的自由;失恋的最大价值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真爱让路;失恋让我懂得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要学会珍惜,分开的时候要学会放手;失恋教会我如何更加成熟地面对下一段感情。


一个了解老子的人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都是举重若轻的,虽然事情很棘手,但他的心里却是轻松的。事实上,如果每次失败都能够被深入地总结成经验教训,并作为未来的指导,那么失败就不只是单纯的失败了,失败孕育着成功,失败已经是成功之母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败就是成功。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东西,好坏的评判往往与评判者自身的立场有关。当你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当你能够超越自我的立场去认识事物的时候,你就是在行于道中了。


请大家理解,当我在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对他下评语,我知道我和他之间并没有距离,我和他只有表象上的差别,而无实质性的不同。这表象上的差别体现在不同的身体,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字形式,相同的是同一真心,同一大道。所以,当我在解读老子的时候,是老子正通过我这一身心有机体来对大家说话。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热衷于批判一切、怀疑一切,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历史上并不存在老子这个人,《道德经》也不是老子所写,而是多个人言论的集合。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哪怕全世界所有人都怀疑老子其人的真实性,我却并不怀疑,因为我知道自己,我怎么能够怀疑我自己的存在性呢?如果说有什么是老子真实存在的最有力证明,我想说的是:我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你进入这个群最初的想法,是想学习一些知识,是想增加一些你本来没有的东西,那么你一定会失望。当你进入这个群里的时候,你就已经踏上了危险的旅程,这绝对是一次冒险,因为靠近我,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相反,你会不断地失去、失去、再失去,到了最后,你的自我也将面临死亡。我就好像是一个深渊,一个黑洞,一旦接近我,你就会掉进去。为此,我已经邀请你了,而你也应邀而来。


所以,要小心。通过我,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通过我,你只会失去所有的一切,因为除非你失去的够彻底,否则本性就不可能显现。除非你完全失去,否则那真实就无法产生。事实上,你本身就是那唯一的障碍。所以,通往自己之路是超越自己。


而你是那么顽固,你的内心充满着你自己,以至于没有东西能够穿透你。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老师,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摧毁你。一旦你被摧毁,那个无法被摧毁的就会浮现,它就在那里,它是隐藏起来的。一旦所有不真实的东西都被排除,那唯一的真实便显露出全然的光辉。那就是你的本性,那就是“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