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菲里斯 | 惟独你保持着整个悲剧的漏壶默无声息

 子夏书坊 2019-06-05

诺贝尔奖诗人系列之

乔治·塞菲里斯

乔治·塞菲里斯(George Seferis,1900-1971)希腊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父亲是雅典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1918至1924年,塞菲里斯在巴黎求学,获法学士学位。这几年是未来诗人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他接触了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并在其启发下开始创作。30年代至60年代,是塞菲里斯在希腊诗坛独领风骚的30年。他植根于希腊丰富悠久的民族传统中,以历史的眼光讽咏当代,在民族命运的背景中抒写情怀。在艺术上,他作为一个象征主义诗人,喜欢以暗示、烘托、联想来抒写内心意识的活动,写哲理冥思,如生与死、变化与常在、历史与现实等等。1963年,由于“他出色的抒情作品,它们充满着对古希腊文化遗产之深挚感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转 折
  
  时机,由一只我所珍爱的手
  送过来的时机,
  你恰好在傍晚到达我这里,
  象只鸽子扑着黑色的羽翼。
  
  我面前那条发白的道路,
  睡眠的平静呼吸,
  在一顿最后的晚餐末了……
  时机,象一颗沙粒。
  
  惟独你保持着
  整个悲剧的漏壶默无声息,
  仿佛它瞥见了九头蛇,
  在那神圣的花园里
  
  

      你慢慢说
  
  你在太阳面前慢慢地说着;
  现在天黑了,
  而你曾经是我的命运的纬线,
  你,他们会叫你毕里俄。
  
  五秒钟;发生了什么呢,
  在这广阔的世间?
  一种没有写出便被抹掉了的爱
  和一只空空的水罐。
  
  现在天黑了……何处是那个地方,
  和你那直到腰身的裸露,
  还有,上帝,我最心爱的一点
  以及你的灵魂的风度!
  

  拒 绝
  
  在幽僻的海滩上,
  那儿洁白得象只白鸽,
  我们到中午觉得渴了,
  可水是咸的,不能喝,
  
  在金黄的沙上
  我们写下她的名字,
  但一阵海风吹来,
  字迹便立刻消失。
  
  凭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勇气,
  什么样的愿望和热情,
  我们过着我们的生活:原来错了!
  于是我们来改变我们的人生。
  

  神话与历史(选四)
  
  1
  
  三年了,我们热切地等候着报信者,
  密切地守望者
  松树、海滩、星星。
  一个携带着犁头或者乘着船的人,
  我们寻觅着,要重新发现最初的种子,
  好让古老的戏剧能重新开始。
  
  我们回到破败的家园,
  四肢瘫痪,嘴唇破损,
  由于尝够了苦咸干燥的海风。
  醒来伍我们向北方旅行,象一群陌生者
  被天鹅的洁白羽翼击败了,坠落在迷雾中。
  在冬夜,来自东方的雪风将我们激怒,
  而夏天我们又陷入烀日漫长的痛苦。
  
  我们带回了
  这些在艺术上相当粗陋的浮雕。
  
  4

  如果灵瑰
  要认识它自身
  它必须深深透视
  一个灵魂的内心:
  我们在镜子里见过的那个陌生者和仇人。
  
  同伴都是好的,他们从不诉苦,
  对于工作或饥渴,或者寒霜,
  他们有着树木和波涛的风度。
  能接受风风雨雨,
  接受黑夜和白天,
  在变迁中坚贞不渝。
  他们是好人,整天整天地
  低着头划桨,热汗涔涔,
  有节奏地呼吸,’
  而他们的血胀红了一张驯顺的皮。
  他们有时歌唱,眼睑低垂,
  当我们经过那干旱的长着巴巴利无花果树的岛屿
  向西方犬吠不绝的海角那边驶去。
  如果它要认识自己,他们说
  它一定会考察一个灵魂,他们说,
  而船桨敲击着夕阳照耀中
  那金色的海波。
  我们经过许多的海岬,许多海岛。
  大海引向另一个大海,海鸥和海豹。
  有时不幸的妇女们哭泣,
  哀悼她们丧失的儿女,
  而另一些在愤怒地寻找亚历山大大帝
  以及埋葬在亚细亚海底的光辉。
  我们停泊在夜香四溢的海岸边,
  那儿鸟语凋瞅,海波给水手
  留下伟大幸福的记忆。
  可是航程没有终止。
  他们的灵魂与桨和桨架合而为一,
  与船头那张严肃的面孔,
  与舵的足迹,
  与那搅碎他们的影子的海水合而为一。
  那些同伴们一个个死了,
  眼睑低垂。他们的桨
  记下了他们在海岸长眠之地。
  
  没有人记得他们。这就是正义。
  
  5.
  
  我们不认识他们;
  那是深处的希望说的
  说我们很小就认识他们了。
  我们大概看见过他们两次,后来他们当上了水手,
  载着煤,载着谷子,我们的朋友
  永远在海洋那边消失了。
  黎明发现我们坐在疲惫的灯下
  笨拙地使劲在纸上画着
  船只,美人鱼,或者贝壳;
  黄昏时我们走向河流,
  因为它告诉我们怎样到海洋去;
  而我们晚上住在充满焦油味的地窖里。
  我们的朋友离开了我们,
  也许我们从未见过,也许
  我们在梦中遇到他们,当睡眠.
  仍然把我们带近那翻腾的海面,
  也许我们寻找他们,因为我们寻找另一种生;
  在越过雕像的那边。
  
  8.
  
  它们在追求什么,我们的灵魂,
  在破旧的甲板上旅行
  同面黄饥瘦的妇女和哭叫的婴儿挤在一起,
  不会因为看到了飞鱼,或者
  看到了桅尖指出的星星而忘记自己,
  整天在留声机唱片的干扰下,
  向那并不存在的圣地走着,
  还低声嘟嚷来自外国语的破碎的思想——
  我们的灵魂,它们在追求什么?
  
  它们在追求什么,我们的灵魂,
  在腐朽的泡透了咸水的船架上,
  从一个港口向另一港口行进?
  
  转动着破碎的石子,一天天,
  愈益艰难地呼吸着松树的清芬,
  游泳于这个海的水中,
  那个海的水中,
  没有触觉,
  没有人,
  在一个不再属于我们
  也不再属于你们的国境。
  我们知道那些岛屿是美丽的,
  在这儿周围我们摸索着的某地——
  稍稍近一点或者远一点
  总之是最小的距离。
  
  密林深处的梧桐树……
  
  睡眠象一棵树,绿叶包住了你,
  你象一棵树在寂静的光里呼吸,
  而在清爽的池水里我凝视着你的脸:
  你闭着眼睛,睫毛刷着水面。
  我的手指在柔软的草中
  找到你的手指,
  我给你摸了一会儿脉搏
  但我在别的地方听见你的心痛
  
  在水边的梧桐树下,月桂树林里,
  睡眠摇着你,把你散在
  我的身边,我的四周。
  我无法触摸你的整个身体,
  和你的默默无语;
  看着你的影子忽大忽小,
  消失在阴影里,在放纵
  而又束缚你的另一个世界里。
  给我们生命生存,
  我们就生存。
  可惜那些耐心等待
  而迷失在繁茂梧桐树下
  黝黑月桂树间的人们,
  可惜那些孤独地与
  水池和井水倾诉而
  沉湎在他们声音漩涡里的人们,
  可惜那些和我们一起遭难的伙伴
  在阳光里,象废墟边远方而来的
  乌鸦,没有希望共享我们的欢乐。
  
  在睡梦之外
  请给我们宁静。
  
  (吴为 译)


      南 风
  
  海连接着西面的山脉,
  南风从左边吹来,让我们发狂,
  这阵风要剥开我们的皮肤。
  我们的房子在松树与皂荚树之间。
  大窗。巨大的桌子
  可以写信,这些月来
  我们写给你的信,填满了
  我们之间的空隙。
  
  清晨的星星,当你低垂下眼睑
  我们的时间和季节
  比伤口上涂的油
  还甜,比口盖上的凉水
  还要欣悦,比天鹅的羽毛
  还要安然。你用空空的手
  掌握着我们的生命
  受过流亡的折磨后,
  夜里我们站在白墙边
  你的声音象温火的希望
  传来,而风在我们的神经边
  磨着尖利的剃刀。
  
  我们每个人都对你写着同样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别人面前沉默,
  每个人分别注视着同样的世界
  注视着山脉上的
  光和影,还有你。
  谁会心里充满悲伤?
  昨天下了一场暴雨,今天
  天又阴郁。我们的思念
  象昨天雨后的松针
  堆在我们的门坎,如思想
  建起松针的塔
  瞬息就会崩溃。
  
  耸立在我们面前的山岭,
  把你藏在里面
  但你躲不开礁岩的南风
  这些被断送的村落中
  谁会理会我们的遗忘的誓言
  谁会接受我们在这个秋末的奉献?
  

  决定忘记
  
  谁来为我们计算我们决定忘记所要付出的代价?
  ——乔-塞弗里斯:《大海向西》
  
  在那寂静的湖边停步吧,过路人;
  那水波荡漾的大海和历尽折磨的船只,
  那环抱群山和产生了星星的道路
  都在这辽阔的水面上终止。
  
  如今你能安静地观察那些天鹅,
  瞧它们:全都那么洁白,象深夜的睡眠,
  一无所碍地在薄薄的平波上滑行,
  平波利索地把它们举起,高出水面。
  
  它们象你,陌生人,这些静止的羽翼,并且你了解它们,
  当那石狮的眼睛盯着你,
  那大树的叶子在天空仍保持生机,
  而笔尖刺透了牢房的墙壁。
  
  不过正是这些而不是别的鸟儿屠杀了乡下姑娘,
  鲜血染红了石板路上的奶浆,
  她们的马匹默默地向木槽里
  抛下了象熔铅般难以辨认的东西。
  
  于是黑夜突然在它们弯弯的颈项周围缩紧,
  它们并不歌唱,因为要死也没有门径,
  只好抽打,胡乱地摔打着人们的尸骨,
  而它们的翅膀使恐惧为之镇静。
  
  那时发生的情景也象你现在所看见的这样宁静,
  同样的宁静,因为已没有留下一个灵魂让我们思考,
  除了那种在石头上刻几个记号的才能,
  而记号如今触动了我们记忆的底蕴。
  
  我们也同他们一起,已经远离,很远很远了
  ——停步吧,过路人,
  在这寂静的路边,同这些洁白无瑕的天鹅,
  它们通过你的心象些白绸片一样旅行,
  唤起你注意那些你经历过但已忘记了的情景。
  
  你也忘记了,当你读着石头上我们的文字;
  即使这样,你和你的羊群一起仍大为惊奇,
  而羊群用它们的毛扩充了你的身体,
  于是你觉得你的血脉里有个牺牲的消息。
  
  译自《航海日志-初编》
  
  (李野光 译)

塞菲里斯是现代希腊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是从一开始便引入注目。他的第一本诗集《转折点》(1931)以内涵丰富的隐喻、简练而凝重的手法,清新明快的语言,向当时沉闷萎靡的希腊诗坛提出挑战。评论家认为,希腊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30年代”是以塞菲里斯的这本处女作为起点的。作为他创作成熟标志的诗集《神话和历史》(1935),受到批评家的普遍赞扬。这部由24首无题短诗组成的杰作,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诗歌中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的成功典范之一。在《航海日志》(1940-1955)中,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将写实、象征、抒情、幻想糅为一体。表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较出名的诗集还有《“画眉鸟”号》(1947)。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是塞菲里斯在希腊诗坛独领风骚的30年。他植根于希腊丰富悠久的民族传统中,以历史的眼光讽咏当代,在民族命运的背景中抒写情怀。在艺术上,他作为一个象征主义诗人,喜欢以暗示、烘托、联想来抒写内心意识的活动,写哲理冥思,如生与死、变化与常在、历史与现实等等。

2000年被希腊宣布为“塞菲里斯年”,同时也是“诗人和公民:乔治·塞菲里斯”展的起始年。为了纪念诗人塞菲里斯诞辰一百周年,展览首先在其故乡伊兹密尔举行,同时也借机组织召开了乔治·塞菲里斯国际研讨会。其后,该展览曾在雅典的Technopolis国家当代艺术中心展出。2001年10月至11月期间,作为主宾国,希腊将“诗人和公民:乔治?塞菲里斯”展搬到了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书展,堪称该展览世界巡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展览的主题和美学特点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不仅通过介绍塞菲里斯的文学作品(迄今已经成为经典之作,却也不乏鲜明的当代意义),而且主要通过呈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诗人的生活、以及他所生活时代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表现出一个完整生动的乔治·塞菲里斯。

展览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经历”,主要介绍了乔治·塞菲里斯的生平及各个时期的人生准则;而在“练笔生涯”部分,观众可以在清新明快的语言和至纯至美的气氛中,充分领略诗人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在这时空交错中,色彩、意象、抒情和声音完美地融为一体,作为突出元素的大海象征着无垠的生命和永恒的灵感。

“怀旧”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感情,它也是自始至终所贯穿整个展览的主线:回忆昔日的人和物,回忆逝去的一切,但这决不是对过去的盲目痴迷。

2008年9月,“诗人和公民:乔治·塞菲里斯”展将参加中国希腊文化年的文化节,在北京“希腊之家”举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