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里有一首写尽了秋怨孤独的小令,大部分的人读了都会伤心落泪

 江山携手 2019-06-06

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最高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后元曲小令,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说到元曲小令,其实里面也有一首非常不错的作品,例如马致远那首《天净沙.秋思》,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相信大部分的人读了这首小令,都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 ,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可以说是元曲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现在早已是成为了经典之作,马致远一生颠沛流离,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并没有进入到当时的仕途。

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他的杂剧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其剧作大抵写实的效果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去做大段的抒情,以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天净沙.秋思》可以说是把秋怨孤独写到了极致,马致远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从而辜负了自己的一生,他牵着一匹老马,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他的身旁是那些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还有身边的瘦马。夕阳已经落下去了,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惆怅;一个人活了大半辈子,可还是落得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看到这样的情景,他怎能不感到悲伤?

这首小令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是把秋天的景色描写的活灵活现,还把一个失意孤独的人给写绝了,让人读了之后,眼前总是先会浮现出一幅肃杀的景象来,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一匹老马,漫无目的地走在那乡间的小道上,不用他的脸,只看他的背影,那么就能够知道他是有多么的伤心失意。试想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意,他是我多么的伤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