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烈文论曹操

 海潮轩 2019-06-06

    赵烈文,他被当代有之士看重,那是因为他的那篇关于满清亡国的著名预言。这则预言准确无误的判断了清朝的亡国之日,而且他也提出了他做出这种判断的原因,是满清君德固然正,但是创业之初,得天下太过容易,杀戮的人太过之多,所以一旦满清享国的时间达到老天给予的“食报”期限,便会抽心一烂,方州并起,亡国可期。

    仔细推敲一下赵烈文所给出的理由,不难发现,他的观点所基于的条件,仍然是根据传统文化中的“因果之论”来判断的。这个“因果论”与佛家的因果是有区别的,佛家的因果论的基本单位一般是一个人,而传统文化的因果论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个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所以《易经》上面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家庭,祖宗所作出的功业与德行,可以影响到他往后十几代的子孙,恶行也同样如是。这个“家”也可以看为国家。这种态度与事迹在《左传》、《史记》里比比皆是,此处不赘述。

    总而言之,赵烈文之所以能准确作出满清亡国时间的判断,是基于他对中国传统史学、周易、儒家等等诸门学问的精深学识综合深思熟虑所得出的一个结论。遗憾的是,今人往往只对赵判断满清的事情熟悉,而不熟悉他其他各种精彩的历史的评论。这是极为可惜的一件事情。

    我有幸读了赵烈文先生的《能静居日记》,深深叹服于烈文先生别具一格的学识,尤其是他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的臧否,精深准确,发人深省。觉得有必要将赵先生的观点宣扬出来,这必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赵烈文有一则日记是读《三国志》时对曹操的评判。读者们想必很好奇赵烈文先生是怎么看待曹操的吧。以下细细道来。

  曹 操是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诗人,同时也是民间妇孺皆知的名人,所谓“说曹操,曹操就到”,此公之大名鼎鼎,已然化为民间日常必备的用语了。

    闲言少叙,曹公的一生,主要的事迹与精力仍然是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建者的身份上。赵烈文的点评也是着眼于他这方面的功业。

一、讨伐董卓时期

    曹操在军事上的发家,起于镇压黄巾军起义。开始在全国各方诸侯中正式露脸则是在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中。赵烈文认为这时期的曹操军事上已经十分成熟,拥有着卓越的军事才华。这时期他的行为与语言已经与十年之后能够战胜袁绍有很大的关系。曹操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力主诸侯同心协力,急速进军,一举成功。他所给出的理由是,眼下董卓劫持天子逃离长安,正是上天让他灭亡的时候,机不可失,一战可以成功。曹操分析道,董卓无道,擅自废立天子,恶贯满盈,而我们义军以讨伐暴乱,安定王室为宗旨,人心所向,正义与不正义相争,正义必胜,这是要急速进军的第一条理由。其二,董卓虽然所行的都是悖逆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挟持天子自重,打着天子名义采用权术收买安定人心,占据洛阳和长安两处的险要地点,那么他也有继续与我们相持的条件,我们也很难战胜他,但是眼下他抛弃稳定人心的时机与险要的地利,烧毁宫室,挟持天子西迁,不但让人心惶惶不知皈依何处,同时也丧失了地利,这是我们战胜他的第二个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马上进军,灭董一定能够成功。曹操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可是袁绍袁术两哥们却不当回事,为了保持实力,停兵不进,谁也不愿当出头鸟,唯恐先到吃亏,后到占功。曹操此时虽然军事上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思想上仍然是一个忠君报国的热血青年,在对诸侯的灰心之时,决定独自追击董卓军。在荥阳汴水这个地方遭遇了董卓部徐荣的拦截部队,大败曹操。曹操差点丧命,只能连夜逃走。赵烈文认为,这一时期的曹操,固然军事观点非常正确,但是军队都是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的士兵,当然不是董卓部身经百战西凉军的对手。这是不足为奇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曹操正确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才导致董卓得以继续苟延残喘,讨董的失败应该归咎于联军的短视逡巡。但是曹操与袁绍的差距也在此刻体现出来,曹操自身才干杰出,看准时机就能马上行动,勇敢果决,不愧是一个英杰。而袁绍优柔果断,面对良好的建议不能采纳,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小利,而看不到追击董卓的巨大利益所在,错失良机,同时也不能准确识别曹操这个人物的才干,袁绍就像一个迟钝的农夫,曹操却像一个敏锐的猎人,二者的差距可想而知,这是日后曹操战胜袁绍的关键所在。所以赵烈文认为,这个时候的曹操就已经是一个英雄了,这也是十年之后曹操平定中原的前奏曲。

二、讨董之后到平定袁绍之前

    ok,既然你们不跟我合作,那我自己干。理想主义者曹操在对于各路老油条(诸侯)的失望之余,决定自力更生。中央大事既然无力改变,那便从自己用得上力的事情做起。这个时候,黄巾军开始流窜到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想主动出击,他的手下鲍信劝谏他说:“今贼觽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志,不可敌也。观贼觽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觽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意思就是说这是一群流寇,并没有攻城的武器装备,目的无非就是想抢劫钱粮财物,如果我们坚守城池,不与交战,那么这群人求战不得,攻城又没能力,粮食一定马上吃光,必然自败,我们就可以不战而胜。赵烈文认为这是历代对待流寇的上策。可是刘岱可能觉得这样做不够男人,一定要亲自出击,结果战死。太守没了,得有人继续干。鲍信邀请好朋友曹操来担任兖州牧。曹操也是一位“进击的巨人”,并未采取竖壁清野的战略,与黄巾军进行了艰苦的血战,终于战胜了黄巾军。不幸的是,一直最赏识他的真正朋友鲍信在战斗中丧生了。当然同时,曹操也得到了黄巾军这一巨大的军事力量,也就是大名鼎鼎“青州军”的来头。

    地盘有了,部队也有了。曹操有了问鼎天下的力量。接下来几年,败袁术,征陶谦,征吕布。一系列征战,曹操的实力大增,开始迎来了建安元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因为曹操将天子迎接到他治下,并迁都于许都。一贯流离失所的献帝终于有了安身之所,本着投桃报李的精神,慷慨的封曹操为司空,总领百官。曹操的身份显然已经有所转变,他的地盘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在这一年分,曹操开始正式推行屯田的政策,东汉末年,各处军阀士兵的伙食大抵都是没有靠抢,有多的就丢下,能过一日是一日,基本上没有长远的打算,很多部队都因为没有吃的而失败,比如“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曹操实行屯田政策,采取军队忙时作战,闲时种田的政策,这让他与其他军阀有了显著的区别。赵烈文认为,曹魏之所以能够立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孔子说治国靠足食足兵足信,曹操能够成就事业,与圣人之言相符合。

接下来的日子,曹操彻底打败袁术、吕布,距离官渡之战的时间也就越来越近了 。

三、官渡之战,曹操与董卓,今与昔

   赵烈文认为,官渡时期的曹操所处的形式,与董卓昔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进攻方同为袁绍。董卓手中握有天子,曹操也是。董卓昔日为守势,曹操今日也是守势。昔日,袁绍凭借家庭资历,振臂一呼,天下诸侯云集,组成讨董联军,声势汹汹,吓得董卓要迁都,曹操也如是,与袁绍军相持数月,粮食吃光了,想要退军。昔日袁绍不用曹操的话,而今,袁绍依旧不用田丰许攸的话。唯一的区别就是曹操的文韬武略要远远胜于董卓。

    曹操畏惧袁绍势大,想要退回许都。这个时候荀彧写信来劝他坚守。不知曹操在动摇之时有没有想过昔日他对董卓的评断,既然已经持有天子,心态上就应该拥有着一颗必须争天下的观念,别无选择,奈何想要退兵?退兵只能死无丧身之地。幸亏手下有荀彧这个明智的人,才最终得以战胜袁绍。

    赵烈文认为,曹操往日战无不胜,但是面对袁绍这个与他同样的量级的政治势力,心中产生了畏缩之机,这是他最终不能统一全国的重要因素。曹操固然在他所处时代中的群雄中是首屈一指的英杰,但是对比之前的汉高祖,光武帝,则大不如之。昔日,刘邦在睢水之战中大败于项羽,五十万军队被消灭,老婆孩子也丢掉了,仍然退回荥阳继续坚守,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昆阳之戰,刘秀凭借数千人战胜几十万大军。这两人所遭遇的险要情况都要远远大于曹操,没有看到丝毫畏惧退缩的意思,反而慨然担当,不以生死存亡为念。那是因为他们夺取天下的意志坚韧无比。而曹操退缩动摇的行为在其军事人生中何止一处,关键时刻每每需要手下谋士分析打气。曹操粗定中原,赤壁之战大败,弃军而逃,汉中之战委任夏侯,自己当丞相享福。而刘邦在一统天下之后,仍然为了消除隐患之后,快要死了也要亲征消灭各种他认为可能存在隐患的诸侯王。由此可见,所以曹操的气量远远不如刘邦、刘秀,未能一统天下的结局也就因此注定了。

    因此,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在烈文先生看来,已经开始达到他气量的极限了,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官渡以前,曹操战无不胜,之后,则每每不尽如人意,并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曹操潜意识所预期的功业也就只有中原这一块了。所以之后的赤壁 汉中之战,曹操都失利,不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够,而是他的心气已经满足,没有进取的意图了。赤壁之战,曹操的军力不管是百万还是千万,都必败无疑。

四、曹操功业的结局

    曹操的那篇鸡鸣狗盗的《求贤令》,历来为人所称道。烈文先生不以为然,以为曹操发布求贤令之时,魏国的基业已经确定,不大可能有太大改变,这个时候不是创业,而是守成,守成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选择有操守的人才,这是两汉统治长久的原因,而曹操公然昭告天下,不在乎人品操守,只在乎有才干即可。这也就是后来曹魏帝业数代为奸雄所把持的原因。打天下可用无操守的人,治天下若是不看重人品操守,这个国家的寿命可想而知。司马家所以得势,曹公的这个态度是一种纵容滋长的原因,立国之日,已种亡国之机,可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