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传统文化中的隐逸

 Zhanjh1936 2019-06-06

在古代,隐与仕从表面上是相对立的。仕的含义是做官,所谓仕进就是指通过到朝廷做官而谋求个人的发展,实现个人的理想。

而隐,则是指归隐山林田园,淡泊名利,既不入世也不做官。但是,隐与仕在本质上却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和微妙复杂的联系。有时,隐是为了仕,有时,仕是为了隐,等等。

尧舜时期的隐士——许由、善卷辞帝

中国有记载的比较早的隐士是尧那个时代的名叫许由的人。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可是,许由坚决不要,他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平君,予无所用天下为!”这里,许由把天子的位子看得一文不值,也就是说,他把名看得一文不值,而把归隐山林看成是“实”。其实,他的“实”,是指自己内心的充实,而内心的充实又是通过自己对顺天行性的自由生活的获得来实现的。

比许由稍晚的大隐者是舜时的善卷。《庄子· 让王》中写道,舜曾经想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天地之间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当天子要好得多显然,许由和善卷二人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们把名和利都看成是身外之物,特别强调自己内心世界和自己行为的无拘无束。

孔子之隐逸

孔子对于隐逸的论述主要见于他的《论语》。在《论语・泰伯》中,孔子有这样一段话:“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这一段话中,最重要的是“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一句。

那么,什么是道呢?

《归去来兮》中总结道:“道,基本上是种伦理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它大致包括由礼所生发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秩序,和由仁所生发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王道理想。”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说,如果国家的政策法规符合“道”,我就出仕参政议政为国效力;如果君主的治国之策不符合“道”,那我就不仕,不但不仕,而且还要隐起来,谁请也不去。

另外,孔子的另外一句关于隐逸的重要论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里,隐居的目的是为了求志,求志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达道,但是,如果不能达道,那么就要隐居,这就又归结到“无道则隐”上。孔子的隐逸观还是以儒家的入世和“内圣外王”的思想,“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其目的最终还是指归于对现实的参与和干涉,还是立足于政治理想的实现。

庄子的隐逸

庄子本人就是一个名隐士,而且是隐逸流派中的最重要的流派。因此,他本人的经历就是他的隐逸观的最好说明。

司马迁在《史记・庄子传》中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日:“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这里,庄子的伟大在于,他首先承认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也就是说,他也认为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庄子不像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他的仁道,得着机会就仕,而是压根就不想仕。在孔子那里,隐是为了求志,是为了实现道,所以,他的快乐也在道的实现上。

而庄子的隐则是为了远离道,“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是为了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所以他的快乐就在隐的本身。为能够实现这种快乐,庄子对隐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不但要隐身,而且还要隐心。

就像《归去来兮》中解释的那样:“隐身是针对外部世界的,不管是抗议还是逃避这个世界,那颗心总是还活着,不然就没有避世的行动。”达到这一境界后,就可以进入“游于天地,邀乐于天”的道遥游的最高境界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孔子和庄子这两个对中国隐逸理论贡献最大的人,他们的生存境况却有天壤之别,一个生都在“行道”,跑细了腿,累弯了腰;一个逍遥于天地之间悠哉悠哉。这实际上也是儒道两家思想形成的不同景观。但不论怎样说,孔子和庄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评论、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