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tjboyue 2020-02-29

在中国,隐逸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隐逸之士的记载。这些故事中的隐者高蹈自守,超逸绝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类风景。

隐士名称的前世今生

“隐士”的前世。隐而不仕者之谓。中国古代把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士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隐士便是“士”阶层的隐逸者,《旧唐书·隐逸》云:“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

中国的隐逸文化与中华文明相始终,《周易·上经·坤》中说:“天地闭,贤人隐。”又说:“遁世无闷”,“高尚其事”, 隐含“贤人隐”之意。《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是高蹈于世俗之外的高人,不是一般隐逸之士。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黄帝问道广成子

诸子中也多有记载隐士的文字,《庄子·在宥》云:“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黄帝先问治世之道,再问修养之法,最终得道,乘龙飞天。

古代所谓的隐士多是指“能为之而不为”的人,与为官不成而隐居不同,他们是特立独行、追求自由,具有超凡才德学识而不愿入仕的人,并非官府之外的能者皆可称之为“隐士”。

《南史·隐逸》说: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就是说,真正的隐士是有相当境界的,与樵夫林叟、山民野夫不是一码事。

“隐士”的今生。后世所言之隐士与先秦文献记载大不同,大多介于“官与民”之间,或者身在官府心在山林,或者身在山林心在朝堂,有的甚至名为隐者,实为走“终南捷径”。与官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也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在。比如唐代卢藏用,想入朝作官,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借此得贤名,召授左拾遗。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桃花源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都是士人的终生追求。但后世确有“十年寒窗”熬出了头,却隐而不仕的,这大概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隐者的推崇有关,直到现在,“世外高人”“高手在民间”等依然是人们对神秘的隐逸之士的美称。

道儒两家的“隐逸观”

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形似而异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一段话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老子劝导孔子:君子志士时来运转,就要有所作为。不逢其时,就安稳处世。

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论语·泰伯》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子主张积极入世,但不是随便可以入世的,如果一个国家政治上昏聩不堪,天下祸乱不已,百姓流离失所,就不能入仕,也不要停留。因此他强调,如果天下海清河晏,天下太平,那就出来当官;如果社会黑暗无道就退隐不仕。

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寻隐者不遇

我们从字面上看不出道儒两家对隐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但是作为一代大隐者,老子尊道贵德,“贵生”轻物,旨在教人顺应自然,不要强出头,乱作为。顺应时势而为之,不刻意追求某种生存状态。所以在道家看来,隐逸是士人的生存常态,随时可隐可现。

对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把天下有道无道作为隐逸与否的标准,只是迫于没有明君时,不得已不退隐,是一种权宜之计,并非“君子”的生活常态。

正是儒道两家的相互影响,共同奠定了中华传统的文化根基,给历代隐士们提供了诸多选择的可能——隐则为道而立德,出则为儒而立功。

小隐、中隐、大隐的人生境界不同

关于隐逸之士的分类,说法不一,正如民间的三教九流之说,各有编排,皆有依据。也许这只是人们对于闲逸潇洒生活一种情怀,而世人通常把对隐士们的理解固化为出家到山林的隐修者。但对于隐逸而言,高道们一般认为,出家修行的都是常人的隐逸生活,基本脱离世俗生活。而真正的大修大隐者,圆融四达,锋芒内敛,一切随缘居处,不择地点,不避世俗,上可朝堂闹市安然居处 ,下可山野林泉畅叙幽情。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竹林七贤

中国自古不乏隐者,从尧帝时期的许由,到商周之际的伯夷、叔齐,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颜回到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的王维等等,史书记载,诗词传颂者成千累万,形成了一道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影响国人几千年的另一支文化血脉,闪烁着中华文化的熠熠光辉。

西晋诗人王康琚的《反招隐诗》对隐者境界作了简单分类,如下: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

有白居易的《中隐》诗: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白居易

描写隐士生活图景的诗词很多。但从上述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小隐是指出家至山林道观静修,这种静修生活可能是一种向往,一种精神寄托,也可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之举。但作者将各种隐逸生活放在一起写,从中可以看出,诗中的隐士们是指追求精神生活的族群,与迫于某种压力而出家修行没有关系

小隐。应该说,小隐就是指当下那些隐居山林或居家修行的人,这类人不用细说,都知道。由于竞争压力增大,修行的人增多,仅终南山隐修者,高峰时期就高达5000余人,男女各半,其中不乏事业成功者。这部分修行者有的是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有的是自幼好道礼佛,有的是迫于生活压力,有的是出于学术交流,等等。但不管如何,者些人都应该属于“小隐”的范畴,是隐者中人数最多、成员最复杂的一类隐修者。

我们讨论一下中隐和大隐。

中隐。白居易说“不如作中隐”,是相对于庙堂中的大隐和山林中的小隐而言的。唐代道学风行,上自朝堂皇帝,下至乡野庶民,崇道尊老者特别多,比如李白就是道教正一教授箓弟子,比如大唐公主就有20多个道士。

从白居易《中隐》诗中看得出,“大隐住朝市”,大隐就是享名禄之实的朝中官员,比如老子就是周王室的守藏史,东方朔就是汉武帝的太中大夫。“小隐入丘樊”,小隐者通常脱离世俗,居处山野。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东方朔》剧照

在白居易看来,朝官身处朝堂中枢高位,名高权重,名利场中,难免枉道徇物;小隐于山野林泉者,虽能独善其身,却难免窘困寂寞。因此他选择中隐,中隐,既无“风尘吏”的奔波之苦,又无朝堂纷争之累,既无名利之诱,也无寂寞之忧,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吉安夹缝。中隐者比大隐者多了一份从容况味与恬适的意境,比小隐多了一份恬淡的安然和浓郁的烟火味。

不仅白居易,自古及今,所有为官而好道的人,无不是身在闹市心往净地的“中隐者”,他们寄身于官府尘世,神游乎虚静妙境,虽寄身于万丈红之中,却可偷得浮生闲情雅致,此种中隐,不正是大多数普通官员的理想生活吗?

以前曾写过《心在修行,滚滚红尘才是最好的道场》的文章,对三种隐逸生活进行了简单地梳理,我把小隐比作上学,宫观寺庙就是专业院校,在这里可以从小学读到大学读到硕博。而把滚滚红尘喻之为社会大学,在其中修炼的诸色人等为中隐者,他们心怀光明大道,却不离烟火气,身上一样闪耀着道的光辉。

大隐。大隐是那些具备顶尖智慧的人,他们隐身于庙堂之上,潜修于中枢之间,他们阅尽人世沧桑,惯看秋月春风,既有千钧力,更具万指柔,大智若愚,泰然处世,这是修者之至境,隐者之圣师。自古身处龙穴,生前玩得转,死后得荣耀的都是真正的大隐,老子、尹喜、庄子、东方朔都是大隐。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老子与孔子

不要小看滚滚红尘中的修炼,身处世俗中的你我他,其实都在修行,都属于中隐行列,不要将修炼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心中若有道,无处不道场。修学业功德,修处世为人等等,我们每天会接触许多人,经历不少事,这些人和事无论远近悲喜,都是我们修行的参照。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级的道,其间的酸甜苦辣咸,隐含着人生的妙道大德,能参悟透那些坛坛罐罐中道的人,一定是人中杰,是高层级的得道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