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与娜达丽娅的结合,可以说郎才女貌,天生一对。1830年,普希金诗人的声誉如日中天,此时,芳龄十八的娜达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普希金被迷住了,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他再次求婚,终于实现了梦想。1831年2月18日,婚礼仪式在尼基茨基门的教堂进行。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每次,当普希金把他的新诗朗诵给她听时,她就大喊:普希金,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一次,几个朋友来到普希金家,他们在一起朗诵普希金的新作,娜达丽娅也在场,大家问她,朗诵是不是影响她时,她客气地说:“朗诵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听。”可见她对诗歌的索然寡味。 婚后普希金陷入了经济困境,因为他的妻子整日沉迷与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也不打理家庭生活。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 随着普希金带着妻子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娜达丽娅的魅力越来越呈现出来。在众星捧月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达丽娅已经晕头转向。她开始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不顾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 19世纪初期,俄国因为学习法国,在贵族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气:偷情。贵族男女都为自己有几个情人为自豪的事情,因此丈夫和妻子对彼此有情人也是互不干涉。甚至沙皇本人也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洛娃。据说,普希金和妻子散步的时候,与沙皇、皇后不期而遇。吃惊的不是冈察洛娃,而是沙皇夫妇,因为皇后这个时候才发现,俄罗斯居然还有比自己更美丽动人的女人。尤其是沙皇,他的'斜眼病'马上被冈察洛娃治好了,后来他封给普希金一个宫廷职位,目的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冈察洛娃。 (普希金和娜达丽娅) 1836年11月,普希金和他的朋友们都收到了内容相同的匿名信,上面主要是写了关于普希金“被戴绿帽子”的事情,这种行为极大地刺激了普希金。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名誉,他向丹特士发起决斗(据说幕后黑手是尼古拉一世)。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