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虽说“虎毒不食子”,但父母因为一点小事而把孩子打死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 上个月在海宁万宁,万宁人民医院的蔡医生遇到了这辈子当医生以来最痛苦的一件事。 下午五点,一位父亲急匆匆抱着自己的孩子走进急诊室。 可是医生一眼就发现,可怜的女儿已经没有了心跳。 但医生依旧召集同事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抢救,遗憾地是,还是没办法把孩子救活。 当医务人员看向这位6岁女孩的遗体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位女孩瘦弱的身体上全是紫黑色的瘀伤,她小小的脑袋上头发凌乱、双眼紧闭,整个左臂都被淤血染成了黑色,显然生前遭遇了极大的痛苦。 医生一眼就能看到,小女孩生前遭到了暴力虐待。 于是,医生报警将女孩父亲逮捕。 这位男子蒋某,确实是女孩的亲生父亲,他向警察供述了自己将女儿活活打死的原因。 原因居然是因为,辅导女儿写作业时,他不停责骂孩子。 女儿忍不住顶了几句嘴。 这时蒋某居然勃然大怒,将孩子踹翻在地,拿起皮带、扫把、衣架,一下下抽向孩子。 这一打就打了一个多小时,一会也没有停下。 终于,蒋某打累了,看到女儿全身是黑色,完全没有意识到是伤痕。 他居然叫女儿自己站起来“去洗一下”。 已经奄奄一息的女儿,说出了此生最后一句话。 “爸爸,我起不来了!” 然而,蒋某依旧铁石心肠,他自己对警察供述,他觉得女儿是在装,于是他对女儿说:“你这么厉害还需要人拉吗?” 接着,他就放任女儿倒在地上,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没多久,女儿就离开了人世。 这位父亲在描述过程时气定神闲,一直在抖腿,还对警察说,想用这种方式“好好教育下女儿”。 也许,女儿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不顺生活中,一个弱小的出气筒罢了。 而在他的家里,挂满了女儿的奖状。 据悉,这位父亲曾经以为抢劫罪入狱五年,去年10月才被释放,而孩子母亲这段时间也离开了他。 女孩平日里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位父亲只是偶尔来“教育”一下。 妻子离开,生活潦倒,犯有前科,加之收入微薄。 这一切生活的不如意,蒋某都没有去动手解决。 而是选择了最简单地方式。 把愤怒发泄在亲近的身上,而这次发泄,就彻底要了孩子的命。 “你这么厉害还需要人拉吗?” 蒋某说出这句话时,简直丧失了人性。 他居然要跟一个6岁女孩比厉害,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最后,女儿成了父亲懦弱自私的牺牲品。 一个被学校评为“好孩子”的小天使,就悄然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孩子走好,愿你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没有暴力和虐待。 02 近年来类似的新闻很多。 2010年6月18日,西安长安区一对夫妇因为怀疑8岁的女儿在家里偷钱,将孩子打死。 2011年9月10日,江苏南通4岁儿子不会写数字5和8,狠心父亲将其打死。 2018年12月,深圳虐童视频流出震惊全网。 在短短4分钟的视频中,一名女童被耳光抽到地上,被扫帚猛抽在肩背上,然后被抓住头发按住头撞在地板上,甚至还被一脚踹飞。 打人者一直穿着美团外卖的衣服,然而他其实早已离职。 这些本该爱你的人,为何全都成了对你挥刀相向的人? 这么多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实施暴力,为什么? 这样的新闻牵动着没一个人的心,而众多家庭教育专家和自媒体作者只会反复强调一句话。 “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就会变成恶魔。” 怎么控制情绪吗? 鸡汤作家告诉你:要淡定,要有同理心,要舍弃愤怒。 其实,他们不明白一点。 导致这种悲剧的不是单纯控制情绪的问题。 而是疯狂。 愤怒心理学家戴维斯把它叫做“羞耻型愤怒”和“爆发型愤怒”。 出现这两种愤怒的人,很容易对人发出攻击。 他们会大吼大叫、摔坏东西、威胁别人、暴力殴打,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请注意,任何情绪都有积极意义,人类进化出这些情绪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爆发型愤怒”是为了让人瞬间对危险进行生理反射。 比如,当你看到歹徒残害你的亲友时,你会愤怒地不顾一切冲向歹徒,这就是“爆发型愤怒”的优势。 但爆发行为本身是危险的,它不仅会严重伤害别人,自己还可能遭到激烈报复,甚至为此受到社会规则的惩罚。 因此,人类为自己的大脑设定了一个开关。 好比一把枪,必要时,大脑会扣动扳机。 而“爆发型愤怒”就是这把枪的子弹。 大脑里的这把枪失控的原因有二: (1)你根本不知道这把枪已经上膛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把枪 (2)你想让一切事情都顺利,你想所有人都对你尊重,但这一切都是妄想,你根本对生活失控了。 每个人都会有“爆发型愤怒”,包括情绪管理专家的我,也包括隔壁天天诵经念佛的老奶奶。 你是没有办法彻底丢掉“爆发型愤怒”的,你越是想压抑它,它只会越在你意料不到的情况里爆发出来。 有个大家很熟悉的概念和它很像——“心魔”。 要化解心魔,最好的方法就是有“心眼”。 所谓“心眼”,从心理学上理解,就是内心监控情绪变化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内省的一部分。 举个简单地例子。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某天,你邂逅了一个老朋友,你们在餐馆吃饭。 你却从内心中闪过一个想法。 你想把盘子砸在朋友的脸上! 可是不应该啊,朋友没有招惹你啊,他不应该被你这么残忍对待。 于是你默默把这个想法收了回去,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如果,你情商足够高。 你就要明白,这就是你“正在步入失控”的情绪警告信号。 这些信号因人而异,但情商高手能准确把握他们,比如你进单位时会突然恶心,你面对伴侣时会失去耐心,你在听到自己名字时会心慌意乱....... 这建立在对自己的深刻了解上。 当这些信号频繁出现时,你就要明白,大脑在向你预警。 为此你需要做两件事。 (1)把子弹打向正确的地方。 (2)放下执念,把子弹卸了。 比如,某天我在学校做完演讲,一个漂亮的女生拿着我的书来给我签名。 (暴露自己内心全部想法是很危险的,但我为了通俗解释给大家,我也就敞开一次吧!) 她说:“老师,我看过你抖音,学校有你这样的老师我感到自豪!” 但是,我却闪过一丝阴暗的想法。 我想拿书砸在她的脸上。 当然,这想法最多出现了一秒,我立即高兴地为她签了名。 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没一会儿,我明白了! 因为,学生觉得学校有我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 但教授、处长们只觉得我是个怪胎! 哈哈哈 我用自嘲缓解着自己的尴尬,同时我也很快就明白。 我该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为此,我悄悄删除了自己刚买的《全战三国》,重新学习起了英语。 我改变命运的那一刻,我一定要让现实打某些人的脸。 我在内心中悄悄想着。 你别劝我豁达,别劝我大度,更别劝我想开。 如果我一再压抑自己,那我就有极大风险,某天去伤害自己珍惜的人。 当情绪失控步入失控和疯狂,A伤害了你100分,B伤害了你50分,C只伤害了你1分。 大脑很可能把复仇的子弹打向C,而这个C确是你在乎的人,只和你有小摩擦。 C不幸被你伤害的原因只有一个:TA是在你失控后招惹你的。 真正让你失控的人,你却放过了。 这难道不可悲吗? 不过,我也放下了一些东西。 比如,我曾经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某些人认可的。 现在想来,还是尽快和他们拜拜为好。 所谓心魔,都只不过是最初卑微的愿望罢了。 “得不到”和“放不下”,是多少人的心魔的根源。 03 为此,请大家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 “我当时被愤怒情绪控制了!” 其实,你是早早就选择了放弃理解情绪,才让你最终失控。 爱一个人,请学会四招: 留意:关注你大脑正因为生气而失控的信号。 撤退:在做出伤害行为之前离开现场。 理解:思考理解那些让你失控的原因。 勇敢:去解决那些问题,或者放下某些执念。 所以说,心平气和,从来都不是一种态度或者精神。 而是一种技能,熟能生巧后,它便成了一种智慧。 正如奇异博士说的那样。 心魔不会被消除,我们只是学会了如何与之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