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毒 端午不敢说快乐 端午那些禁忌 屈原姓啥 韩国端午申遗 有酒不敢喝 【粽】情端午, 好文送给最【粽】要的你。 与【粽】不同的你, 需要我们来为你传递最【粽】能量的声音, 倾听我们, 让你变得更出【粽】哦! 端午, 你吃【粽】了么? 你变得出【粽】了么? 清香的【粽】皮千篇一律, 有料的【粽】馅万里挑一。 今日——端午, 悄悄告诉你这是个“有毒”的日子! 也是个危险的日子! 端午不敢说快乐 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有祈福和驱灾的双重含义,但端午节确凿是以后者为主的。我国最早一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端午节”条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即是明证。农历五月初五是盛夏的一个“标志点”,蚊蝇滋生,瘟邪生发、疫疠流行,对于医疗条件极差的古人而言,正是容易感染流行病死亡的时节,所以也被称为“恶日”。 一般来说,古人如果祝亲友“端午节快乐”,轻则拉黑,重则约架,那是免不了的。 端午那些禁忌 ![]() 端午之俗,历史悠久。最初与远古先民祛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相关。到汉代,与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七夕、重阳、腊日等中国传统节日一起形成定制,延续至今。 关于端午的禁忌,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专有记载,“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五日当天不晒 荐席”。《荆楚岁时记》也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盖屋。而端午节的习俗众多,与节令气候密切相关。煎兰汤沐浴、采制草药、采菖蒲、艾叶、剪艾 虎钗于头、悬于臂镇祟辟邪、制作雄黄酒、祛毒杀虫、贴天师符、钟馗像、佩香囊、系五色丝、避兵缯、长命缕、吃粽子、赛龙舟…… ![]() ![]() 《五月五日》 【宋代】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屈原:其实我姓芈 ![]() 每逢端午,屈原又被拉出来科普了!但是,如果问你屈原姓什么,你知道吗?也许会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屈!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 屈原姓芈(mi)!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已经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姓给普及了。屈原是楚国公族,也就是说,他和楚国国君同姓,姓芈。芈姓的起源很早。《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后)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那么,为什么不称之为芈原或芈平呢?这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姓、氏的用法和今天是不太一样的。当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对于先秦时代的贵族来说,这个讲究还是很严格的。屈本来是地名,据说在今湖北秭归一带。春秋时期楚武王封王子瑕于屈,其子孙遂以屈为氏。屈原就是王子瑕的后代,所以,只能称屈原或屈平,而不能称芈原或芈平。 此外,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祭祀演变而来,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而战国时期的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抱石自尽。所以人们选择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是为纪念屈原才有了端午节啊喂! ![]() ![]() 辟谣:韩国端午申遗 犹记那年,闹得沸沸扬扬、引得全中国人都议论纷纷的一件事吗? 2005年,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很多中国人郁闷了,甚至愤愤不平:韩国 “偷”“窃”“抢”了中国传统文化,韩国把咱中国的端午节申遗了。 但是,真相是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传说以及无形遗产著作”。 看见没有?韩国申遗的叫“江陵端午祭”。这听起来跟中国的端午节非常相似,其实不然。韩国的这个“江陵端午祭”是个活动而不是节日,它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所以说,韩国人没有把端午节申请为文化遗产,而是韩国江陵市每到端午节有个庆祝端午的端午祭活动。本来每到端午,朝鲜族都要庆祝,但后来这个活动在各地慢慢消失了,只有江陵把这个习俗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所以韩国把“江陵端午祭”这个活动申遗,而不是端午节。 韩国在江陵申遗中的第一句话就写着,“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可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并非来“偷”、来“抢”。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当年,以“中国端午节”的名称申遗,是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由于湖北是国内端午节习俗最为浓厚的省份,所以,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 ![]() ![]() 端午有酒不敢喝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喝雄黄酒,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驱除体内毒素。中国自古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民谚。 而雄黄酒可以说就是“以毒攻毒”解毒的代表。雄黄,在工业上主要用做提炼三氧化二砷(As2O3砒霜)和制造颜料、焰火、玻璃等工业品原料。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在古代,雄黄被当做一种中药材使用,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有的人会看重雄黄的药用价值。但实际上,医学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古代人认为雄黄作为药材的“败毒祛痰、杀虫、消炎”等等功效,现在早就有很多其他药物可以替代,有更安全的选择,何必还要执着于传统呢? 实际上,近年来大量的研究也发现,雄黄对人体健康是有毒性的。喝雄黄酒在某种程度上与吃砒霜没有太大区别。 关于雄黄酒的民间传说非常多,但在饮用雄黄酒这个问题上面,从药物治疗学上面来讲,它的确不适合内服,外用也不宜长期使用。另外想要用雄黄酒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一定要对症、会用才行! ![]() ![]() ![]() ![]() 端午时节 【粽】香四溢 鼻尖上打转的期许 舌尖上跳动的滋味 这是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温情, 千百年来, 未曾褪色。 ![]() 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王丽鑫 刘聪 审核:周佳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