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茂林之家 2019-06-07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据《太平御览》引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思就是,端和初为同义词,初五就是端午。由于是五月初五,两“五”相重,故又称“重五”。

“端午节”是起源于我国,且历史悠久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像吃粽子、赛龙舟都可谓众所周知了!今天介绍一些年轻朋友可能觉得陌生的内容:包括辟五毒、插艾叶、悬蒲剑、斗百草等。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绢本设色

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说法,最为大家所习知的,就是纪念伟大的楚国诗人屈原。此外,尚有源于恶月、恶日之说。旧俗以为,五月毒虫滋生、容易引起疫病流行,故而诸事不吉,《荆楚岁时记》就直言“五月俗称恶月”;《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由此也可明了构成端午习俗中辟五毒、悬蒲剑、饮雄黄酒等的由来。

“辟五毒”也称为“驱五毒”、“避五毒”、“禳五毒”,这五毒包括“蛇、蝎、蜈蚣、蟾蜍和蜥蜴(或其中的壁虎)”,也有以“蜘蛛”或者“黄蜂”代替其一的。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在屋子的四角及阴暗处洒雄黄酒、熏草药、悬艾叶、菖蒲等。

同时,虎为百兽之王,从远古起就被视为神兽,《风俗通》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而民间认为老虎可以镇宅驱邪,摧灭五毒,纷纷绘制《天中五毒献瑞图》挂于家中。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天中五毒献瑞图》·四库全叔拍摄

为了保护小孩子免受五毒的侵害,家长往往要给他们穿这种“中间为老虎,周边绣五毒”的黑地绣花肚兜,和上面的画类似,也是取以虎镇五毒辟邪之意。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清代五毒肚兜·四库全叔拍摄

除了老虎之外,端午节也有在家中悬挂“钟馗”画像的风俗。传说钟馗生前相貌奇异,铁面虬鬓,然而却才华横溢、刚正不阿;科举未中自杀身亡后,专门捕食恶鬼。道教封钟馗为祛鬼逐恶的判官,端午时尊他为斩五毒的天师,乃民间知名度颇高的神仙之一。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清代钟馗像·四库全叔拍摄

旧俗认为端午节为“天医星降临日”,此时节草药成熟,正好达到了最佳采集的阶段,这一天所采的药,不仅药效最好,而且最为灵验,因此也称“采药日”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绢本设色

所采的草药有艾、菖蒲、仓术、车前等,当然也不仅仅是草药,还有捕蛇、捕蟾蜍之类。此外,新采的草药及捕到的蛇蝎要送给长辈,出嫁的女儿也要给娘家带草药回来,所以又称“送药节”

这些草药可都是有实际作用的!比如将采回来的艾蒿或者艾叶,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有驱避搵气的功效,因此剪成人形,或插或挂在门上,称为“插艾人”。古代医药典籍记载艾叶性温、味苦、有营血、祛寒的功效,用之浸酒,俗称艾叶酒,旧俗认为饮用这种药酒可辟邪祛病。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绢本设色

再比如,菖蒲之叶,形如宝剑,成为蒲剑,民间以为压胜之物,《燕京岁时记》中说:“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详”。此外还可以如《岁时广记》中所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也就是说,把蒲叶刻成人形或葫芦形,随身佩戴,用来辟邪。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雄黄酒,顾名思义,这种酒里有少许雄黄。《本草纲目》认为:雄黄辛味、性温,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等功效,俗信饮用雄黄酒可以禳瘟驱毒。民间传说中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可见其威力之大。

除饮用之外,还可以像上面说的洒在屋子的四周,或者涂在家中小孩儿的面颊等,或者放入香囊挂在身上。不过,需要说明一下,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砷硫化物,加热后会转换成砒霜,因此,雄黄酒若饮用不当,得癌症的概率会提高。

现今端午节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连上周六日,被称为“三天小长假”,大家平常工作很忙,一般都会选择在此时外出游玩。古代的时候,端午也是大家出游的日子,《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所谓斗百草,是一种的游戏,即各持花草,或者斗花草的韧性,或者斗花草的品种多寡,或者斗花草的名字。这项游戏从唐宋到明清都很流行,白居易在《观儿戏》中云:“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有也有生动的描写:

“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荳官便说:‘我有姐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荳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道:‘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版画》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至恶气。”就是说,最晚自汉代起,端午节就有用赤、黄、白、黑、青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绳索,悬挂在门户上,以除邪祟、止恶气的习俗。后世稍有改变,即用五色丝绦缠于手臂之上,用意则依旧,虽然各地叫法有异,如五色缕、五彩缯、长命缕等,但形制和用途没有什么区别。

端午习俗中有辟五毒、插艾人、悬蒲剑、斗百草等,你都体验过吗?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绢本设色

端午节中蕴含着的文化信息,传统民俗,实在太多太多,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 《太平御览》
  2. 《荆楚岁时记》
  3. 《风俗通》
  4. 《帝京岁时纪胜》
  5. 《燕京岁时记》
  6. 《本草纲目》
  7. 《红楼梦》

注:

  1.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具有公共版权。
  2. 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