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思明居士 2019-06-07

“社仓”是古时由民间自发组织储备粮食,以防备灾年饥荒的仓储制度。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社仓要数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所设置的朱子社仓,后人也一直误认为朱熹是南宋时期社仓的创始人。但是,历史上首个社仓其实是朱熹的好友,南宋士绅魏掞之设立的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社仓济民的典故


1. 魏掞之与其建立的社仓制

魏掞之,建州建阳人。他与朱熹同为南宋理学家胡宪的学生,也是私交甚好的好友。魏掞之虽然仕途之路不顺,“以乡举试礼部不第”,但是却是个重礼法、有德行的士绅。

从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开始,建州就频发旱灾,民众们饱受饥荒之苦,每到饥年,就会爆发农民起义:“然其民悍而习为暴,小遇岁饥,则群起剽略”。绍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149-1150年),建州又因饥荒发生农民起义,魏掞之所在的建阳县也深受饥荒之害。

对饥民深感同情的魏掞之,就煮粥赈济灾民。不仅如此,他还向官府借米建社仓,把米无偿借贷给百姓,等到冬季熬过灾荒,百姓再还米于社仓。用这样的借米方法,建阳县的百姓得以熬过灾年,这就是最开始的社仓。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而朱熹设立的朱子社仓则是效仿好友魏掞之,只不过其规模和影响都比魏公所设社仓更大,并且,其向全国推广社仓制的建议被宋孝忠采纳,是全国农民都深受其益,才被认为是社仓制的创始人。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图 朱子社仓的运作方式

2. 为什么民间要建立社仓?

从魏掞之建立社仓的过程可以发现,社仓是完全有民间人士组织建立的。为什么民间要绕过官府,自己建立社仓救济百姓呢?

因为,宋朝的官方仓储救荒制度存在缺陷。

和前朝一样,宋朝的皇帝们也很重视国家仓储的建设。太宗皇帝赵光义曾向宰相表达对仓储之事的重视。因为,宋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间,灾害频发,常有饥民聚众起义。如果不能做好灾年的赈灾措施,轻则饿殍遍野,重则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所以,宋朝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仓储,其中仅救灾仓储就有近三十余种。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宋朝救荒仓储分类

国家设置的救灾仓储确实起到了显著的赈济灾民的效果。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监察御史黄庆基向宋哲宗奏:“臣去岁道过太平州(今属安徽省),则见饥民甚众,而无流亡沟壑者,盖犹有当日义仓所积之米足以赈济故也。”,提出因为设立了义仓,所以虽然是饥年,但并没有饿死的百姓,救灾仓储的作用可见一斑。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但是,国家所设的仓储依然存在弊端。宋朝虽然疆域狭小,但是仍有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北宋时期),所辖之地不凡“深山长谷”之地。而国家所见仓储大多设于州县,所以边远山区的灾民们往往不能收益。此外,朝廷的赈济程序复杂、法令冗苛,官员无令不敢私自开仓。所以,制度的僵硬也使得官方仓储偶尔失去作用。因此,民间成立社仓组织自救也就理所当然了。

3 为什么民间能建立起社仓?

首先,宋朝士绅及富民阶级以天下为己任的品德教化使然。

“以儒立国”的治国理念,使得宋朝儒道思想得到空前的振兴:“艺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宋朝的士绅们深受儒家礼仪的教化,“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他们作为文人的集体意识和文化情怀。 所以,宋朝能够有乡约、书院、社仓等诸多民间组织,“仁里”是士绅们报国的另一种途径。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宋朝的富民群体主要包括两类:富商和富农。富民群体加入到民间救荒中,无外乎出于高道德感或增加自身威望。无论哪个目的,富民阶级对社仓的建设都是极其显著的。

此人设立社仓被朱熹仿效,宋孝宗皇帝推广,开宋朝民间救荒先河

结语

社仓自南宋士绅魏掞之初设开始,经过朱熹等人的仿效推广,最终使其造福于举国百姓,其意义是深远的。社仓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宋人灾难时的自救意识,还体现了宋代士绅阶级和富民群体惠及乡里、以人为本的道德操守。而社仓能脱离于政府的管束长久地正常运作,和宋人彼此间极高的信任程度与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离不开的。

书写本文,虽不敢夸口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但是自认参考了众多名家之言。虽然很想呈现一篇可读性强,引人入胜的文字,但奈何学识疏浅,有言之不尽之处,望您海涵。


参考文献

[1]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2] 《续资治通鉴》

[3] 《宋史》

[4] 《宋朝农业管理初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