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在生活中的细微处读懂亲情

 木香草堂 2019-06-07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把德育的前瞻性与现实的可行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把社会的要求与学生的成才意愿结合起来,从枯燥的、教条化的灌输形式转向生活化、人性化的活动建构,从而让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地生活。

报载:为了加强亲情教育,某校围绕“成长岁月、读懂亲情、走进校园”等几个主题,精心设计了活动道德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着眼于为学生创设对话的情境、体验的情境、行动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萌发道德感受、产生道德体验。

在“读懂亲情”这一专题活动中,学校设置了“我随爸爸(妈妈)一天”、“爸爸、妈妈每天做什么”、“今天我当家”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当时,一位学生在参加“我随爸爸(妈妈)一天”的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体会:

“我爸爸、妈妈下岗一年多,现在给人家擦皮鞋。虽然我从没埋怨过他们,但还是觉得低人一等,心想干点什么不行呢,为什么干这又脏又丢人的事?

                     

学校开展了'我随爸爸(妈妈)一天’的体验活动。为了完成任务,星期天我跟随爸妈到了车站。不一会儿,来了一个人要擦皮鞋。这哪是皮鞋啊,简直是泥鞋!爸爸先清除泥土,再上油,打蜡、刷、擦、抹、蹭,非常娴熟,不到10分钟,一双泥鞋变了样,泥土全无,黑中放光,简直是刚出厂的新鞋。

一个上午,爸妈共擦了30多双皮鞋,大部分人都很满意爸妈的工作。这期间,我只能递个鞋油、拿个刷子什么的,除此之外根本帮不上忙。过去,我认为擦皮鞋是十分简单的劳动。今天我才体会到:擦皮鞋也要讲究方法,用什么样的布,用什么样的油,打什么样的蜡,打多少,什么时候打,不同的皮鞋擦法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我还跟着爸妈学习了如何做人,如何生存。我们既要别人为自己服务,自己也要服务他人,无论什么工作都要讲究方法,都需要有人干,爸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爸爸妈妈,你们为了这个家辛苦了,我爱你们。”

                      

 在亲身体验中,学生理解了父母,也变得更加富有爱心。这种品格,不仅是一般人的基本素养,更是创新人才、高端人才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这需要教育者为学生创设机会,于生活中的细微处开始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