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词记】灵寿韩氏: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上)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9-06-08

在北宋时期,河北的灵寿县有韩氏一族,该族父子两代均为朝中的高官,父亲韩亿做到了副宰相,两个儿子均身居宰相,另一子也做到了高官,这样的家族在中国少有。灵寿韩氏的发达是从韩亿开始,《桐荫旧话》记载:“忠宪公将生,令公梦人手中书一大‘兴’字示之,知门户之将起也。”

古人特别相信征兆,韩亿还没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友人写了个大大的“兴”字拿给他看,于是他知道韩氏一门将要兴旺起来,这也就预示着韩门的兴旺都寄托在这个未出生孩子的身上。果真,韩亿出生之后极其地勤奋刻苦,《仕学规范》卷二引《韩庄敏公遗事》中有一段话:“忠宪公少年家贫,学书无纸,庄门前有大石,就上学书,至晚洗去。烈日及小雨,即张敝繖以自蔽。”

看来,韩家也是穷苦人,以至于穷到买不起纸让孩子学习。但这阻挡不了韩亿的向学之心,于是他就用大石头当纸,在那上面练习写字,到了晚上他洗掉石头,第二天再去写,即使太阳曝晒和阴天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勤奋。经过苦练,再加上上天给他的福气,他果真成为了朝中重要的人物,而这个本事同时也传给了他的儿子们。《邵氏闻见录》卷八中说:“韩参政亿、李参政若谷、王丞相随未第时,同于嵩山法王寺读书。有一男子自言善相,曰:‘王君,宰相才也。韩、李二君,皆当为执政。王君官虽高,子孙不及韩、李二君之盛。’后韩参政之子绛、缜皆为宰相,维为参知政事;李参政之子淑领三院学士,有文名。两家子孙宦学,至今不衰;王丞相之后微矣。”

安静的乡村

此时,韩亿已经当上了参知政事,这个官职在宋代相当于副宰相,当宰相不在时,参知政事可以行使宰相的权力,可见韩亿在事业上颇为成功。当他还没有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时,他曾跟另外两个朋友到嵩山法王寺去读书,有个会相面的人对他们三人说:其中的王随能够做到宰相,另外两人能够做到副宰相。但此人又说:王随虽然位高,但他子孙的繁盛不如另两位。果真,到后来,韩亿的两个儿子韩绛和韩缜都做到了宰相之职,而另一个儿子韩维也做到了副宰相。

韩亿的这三个儿子如此有出息,在其当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嫉妒。其实韩亿自己在工作上也很努力,相关的历史记载都说他要求自己十分得严格,《厚德录》卷四中称:“韩忠宪公亿性方重有守,治家严肃,虽燕居,未尝见其惰容。益州故事,岁首官出米六万石,或五六倍之以济贫民。亿知州,当岁俭,乃数倍赈之。

可见,这位韩亿严于律己,却能宽于待人。在发生灾荒时,他能拿出米来去救灾,这是他为人宽厚的一面,并且他在外交方面也有着随机应变能力,《东都事略》卷五十八载:“韩忠宪使虏,其介刘太后之姻,庸而自专,私与虏使云:‘太后言两朝欢好,传示子孙。’韩了不知。忽置一筵,遣臣来伴,因问:‘太后有此语,何故不传?’忠宪答云:‘皇太后每遣使,使人帘前受此语,戒使人令慎重尔。’于是以手顶礼云:‘两朝生灵之福也。’”

韩亿曾代表宋朝出使辽国,但他的副手跟朝中的刘太后是姻亲关系,为此此人很傲慢,并且不懂得保守机密,他的失言让辽国有了想法,于是辽主派人来问韩亿:太后说了这样的话,而韩亿作为大使,为什么不通报?韩亿马上知道是那位副使说走了嘴,于是他就随机应变,化被动为主动,这足见其有着很不错的外交才能。

韩亿也爱好文学,史书记载,他曾有《文集》十卷,可惜该书失传了,而今已经不能知道他曾作过哪些作品。

上面提到了韩亿的三个儿子都在朝中为高官,以至于后世有些书上称韩亿有三子,但根据其他史料,其实他有八个儿子,这种说法出自《玉芝堂谈荟》卷四:“韩忠宪八子:纲、總、绎、纬、缜、维、..、绛,时人以此号‘韩氏八龙’。”

看来,这八个儿子都挺有出息,所以被人称为“韩氏八龙”。但以上的这八子顺序,似乎不是按照从老大排到老八,比如这个顺序中的第八位是韩绛,而《梁溪漫志》卷九却称:“韩康公行第三,发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以元祐三年三月薨,皆三数。故苏子容作挽诗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尊。’”

这里所说的韩康公就是韩绛,此语明确地称韩绛是老三。而更为恰好的是,他的一路考试每次都是第三名,而他去世的日子也是元祐三年的三月。如果这段记载不是为了凑数的话,那就可以说明《玉芝堂谈荟》中排列出的八子,不是按照年龄依次递减,而是随意列出。

韩绛也是宋朝政局中的重要人物,王安石能够当权,跟韩绛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在韩的支持之下,神宗皇帝才开始重用王安石。宋熙宁三年,韩绛时任参知政事,当时西夏人侵犯边境,韩绛提出要加强边防,当时王安石也要求前往,韩绛却说朝廷正指望着王安石,不应让他离朝。于是,皇帝就任命韩为陕西宣抚使,后来又兼管河东。

皇帝对韩绛十分地信任,告诉他在当地处理事务不用禀报,并且给他空白的任命书,任由韩绛来任命官吏。虽然韩绛有着空前的权力,但他毕竟是位文官,对军事不在行,经过一系列事件,在当地竟然发生了叛乱,而后韩绛也被降为邓州知州。

熙宁七年,韩绛接替王安石任宰相,而后他跟吕惠卿发生了争辩,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他又向神宗皇帝提出自己让位给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一次出任宰相。虽然如此,但韩的一些观点却跟王不同,而后他就离开京师,去任许州知州。

祠堂外观

韩绛在朝中任职时,苏东坡曾是他的手下,而韩绛雅好文学,曾请东坡等人到他家中作诗。《侯鲭录》卷四载有如下的故事:“韩康公绛子华谢事后,自颍入京,看上元。至十六日,私第会从官九人,皆门生故吏,尽一时名德,如傅钦之、胡完夫、钱穆父、东坡、刘贡父、顾子敦,皆在坐。钱穆父知府至晚,子华不悦。坡云:‘今日为本殿烧香,人多留住。’坐客大笑。方坐,出家妓十余人,中燕后,子华新宠鲁生舞罢,为游蜂所螫,子华意不甚怿。久之呼出,持白团扇从东坡乞诗。坡书云:‘窗摇细浪鱼吹日,舞罢花枝蜂绕衣。不觉南风吹酒醒,空教明月照人归。’上句记姓,下句书蜂事。康公大喜。坡云:‘惟恐他姬厮赖,故云耳。’客皆大笑。”

此时,韩绛已经辞去宰相之职。上元节的第二天,他招来了九位下属,其中就有东坡,韩绛命家中的歌妓在席间伴舞。这些歌妓中,韩绛最宠爱的一位叫鲁生。这位鲁生刚跳完舞,就被一只蜂螫了一下,这个小意外让韩绛不高兴。鲁生在后面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她就拿出了一面素团扇让苏东坡题诗。以东坡的高才,这等小事不在话下,于是他当场就在这个扇面上题了四句诗,而此诗的上句巧妙地用了这位宠妓的姓氏,因为“鱼吹日”就是一个“鲁”字,而下一句就提到了蜜蜂围着花枝绕。东坡的这个机敏让韩绛又高兴了起来。

即此可知,这位韩绛也喜欢诗词。但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者,大多是一些诗作,而他的词作,我仅搜到了一首,并且还是一首残词——《踏莎行》:

嵩峤云高,洛川波暖。举头乔木森无断。囗囗囗雨绝风尘,小桥频过春渠满。

囗囗离宫,囗棱斗焕。万家罗绮多游伴。囗囗囗囗自风囗,囗囗是处喧弦管。

韩亿的另一子韩维,也是北宋名臣。韩维的性格很耿直,《宋名臣言行录》后集卷十中称:“神宗尝与公论天下事,语及功名,公曰:‘圣人功名,因事始见,不可有功名心。’神宗拱手称善。”看来,他连神宗皇帝都敢劝,以至于让皇帝给他拱手称赞。但他的耿直也给自己种下了隐患,《却扫编》卷上中称:“富韩公之薨也,讣闻,神宗对辅臣甚悼惜之,且曰:‘富某平生强项,今死矣。志其墓者,亦必一强项之人也。卿等试揣之。’已而自曰:‘方今强项者,莫如韩维,必维为之矣。’时持国方知汝州,而其弟玉汝丞相以同知枢密院预奏事,具闻此语,汗流浃背。于是亟遣介走报持国于汝州,曰:‘虽其家以是相嘱,慎勿许之。不然,且获罪。’先是,书未到,富氏果以墓志事嘱持国,既诺之矣,乃复书曰:‘吾平生受富公厚恩,常恨未有以报。今其家见讬,义无以辞,且业已许之,不可食言。虽因此获罪,所甘心也。’卒为之。初,持国年几四十,犹未出仕,会富公镇并州,以帅幕辟之,遂起,其相知如此。”

既然进不去,就登上侧墙向内拍照

宰相富弼去世后,神宗皇帝跟大臣们说:这位富弼平生就性格耿直,今天他去世了,而能给他写墓志铭的人,恐怕也是一位跟富弼性格一样的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大臣们不敢回答,神宗皇帝又说:而今性格最耿直的大臣,恐怕就是韩维了,看来,富弼的墓志铭很有可能就是韩维为他所写。

此时,韩维正在任汝州知州,而他的弟弟韩缜时任副宰相。韩缜听到了皇帝的这句话,觉得神宗所言对哥哥韩维并不是好事,于是他就立即派人到汝州见韩维,劝韩维说:如果富弼家人来找他写墓志铭,千万不要答应,否则肯定给自己招来大麻烦。

那个时代,交通不便,等韩缜派来的人见到韩维时,韩维已经答应富弼家人写墓志铭的请求,于是韩维给韩缜回信说:当年富弼在时对我特别照顾,我一直找不到报答的机会,今天他的家人有这样的请求,况且我已经答应了,所以我绝不能食言,即使为此事获罪,我也心甘情愿。于是韩维就坚定地给富弼写了墓志铭。

韩维在朝中为官时,跟理学家程颢的关系很不错,后来理学人物在朝中受到了排挤,而韩维也被连累。宋绍圣二年,韩维被定为元祐党人,遭到了贬斥,这应该跟他的性格有较大关系,比如《道山清话》中说:“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

现代的画像

虽然是亲兄弟,但是韩维跟韩绛与韩缜的性格很不同,那两位兄弟在聚会时谈笑风生,而韩维坐在那里却一言不发。虽然如此,但这并不证明韩维的内心也是这样的死板,比如《明道杂志》上说:“韩少师持国,每酒后好讴柳三变一曲。其一句云:‘多情到了多病。’有老婢每听之辄云:‘大官体中每与人别,我天将风雨,辄体中不佳。而贵人多晴致病耶?’”

看来,韩维在喝酒之后才能表现出真性情。每当他喝美时,就开始吟诵柳永的词,而他的这种性格让家中的老婢女都觉得有很有意思。

而韩维也很喜欢作词,流传至今的,其中有两首都是他写给哥哥韩绛的:

《西江月》

早岁相期林下,高年同在尊前。风花绣舞乍晴天。绿蚁新浮酒面。

身外虚名电转,人间急景梭传。当筵莫惜听朱弦。一品归来强健。

《踏莎行》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凭高目向西云断。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良辰谁是同游伴。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弦管。

这两首词倒写得中规中矩。虽然他不跟兄弟们在一起说笑,但并不证明他没有兄弟之情,只是他把自己的感情用填词来表达。

韩家的教育故事

在朝中任职的三兄弟,以韩缜最具影响力。这位韩缜的性格也很严厉,不像《道山清话》记载的那样——他喜欢调笑,《东都事略》卷五十八载有如下事:“(韩缜)知秦州。指使傅勍夜被酒,误随入州宅,缜令军校以铁裹杖箠死。勍妻持血衣,挝登闻鼓院以诉,落职,分司南京。秦人语曰:‘宁逢乳虎,莫逢玉汝。’其酷如此。”

韩缜在做秦州知州时,有个官员可能是喝多了,误入韩缜的私宅后院,不知什么原因,这件事令韩缜大为恼怒,他竟然命手下将此人用铁杖打死。这个意外当然让死者之妻不干,她到有关部门去投诉,终于使得韩缜被降职。而他的严酷在当地也出了名,以至于有人编出了口头语说:宁可遇到老虎,也不要碰到韩缜。

不知以上的这段记载是否确有其事,但从其他的记载看,韩缜似乎也能照顾他人,比如《夷坚支志》上说:“(韩庄敏)平生严毅,令行禁止。罢相之后,出镇长安。时藩镇庭参之仪久废,唯初到日聊一讲,韩令五日一为之,僚吏厌苦。一旦得小诗于屏上,其词曰:‘五日一庭趋,全如大起居。相公南面坐,只是欠山呼。’韩读竟,略不动色,徐言:‘却是我错了。’于是改令每遇坐厅日则为之,谤者亦息。人服其临事不懼,坚彊有决云。”

韩缜对下属要求很严格,他被罢了宰相到地方任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已经松散惯了,韩缜的严厉让他们很不适应,于是有人就在屏风上写了首小诗,以此来说官员们被他要求得如何之苦。韩缜看到后并不生气,他说自己错了,于是立即就改变了严格的制度。看来,他也是个会变通的人。

韩亿在石头上练字

虽然如此,他也并不就此懈怠,但没想到的是,他的勤政却意外地破坏了文物。《能改斋漫录》卷十二中说:“元祐中,韩丞相玉汝帅长安,修石桥,督责甚峻。村民急于应期,率皆磨石刻以代之,前人之碑尽矣。说者谓石刻之一厄会也。”

韩缜在长安任职期间,进行市政工程建设,他要建一座大石桥,但是施工管理部门却找不到巨大的石材,因为众人惧怕韩缜的责怪,于是他们就去找古碑,而后把碑上的文字磨掉用来做石材。经过这么一搞,长安附近的大碑很多都被毁掉了,否则的话,今日的西安能留存下来更多的古碑,也会有更多的拓片传世,这个结果,韩缜应该没有料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