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苓汤加味治疗肾癌尿血30例分析

 臭心结 2019-06-08

摘要:目的 分析猪苓汤加味在肾癌尿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肾癌尿血患者采用升降散加味方治疗,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治疗后随访1~6个月,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治疗尿血的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近期疗效。结果 中位随访期为5个月。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中药组)和73.3%(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 猪苓汤加味治疗肾癌尿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关键词:猪苓汤;肾癌;尿血

尿血是肾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腰痛和腹部肿块。肾癌尿血属于祖国医学”血证、尿血”范畴。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猪苓汤加味治疗热盛伤阴型肾癌尿血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第107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男 18例;女12例;年龄50~65岁。西药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1~64岁。病程6个月~1年。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肾癌诊断参照西医诊断标准[1]。尿血的中医诊断依据[2]:①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②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酚磺乙胺 2.0 g,氨甲苯酸 0.3 g,静滴 1/d。中药组加用猪苓汤加味:猪苓20 g,茯苓20 g,泽泻20 g,滑石(布包)20 g,阿胶(烊化)12 g。1剂/d,水煎分2次饭后服,1个月为1疗程。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标准评价疗效:①临床治愈: 1 w内血尿停止, 尿常规连续 3 次无红细胞, 出血及伴随症状消失;②显效:1 w内血尿停止,尿常规镜检偶见红细胞,出血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③有效:1 w内血尿好转, 尿常规镜检红细胞减少, 出血及伴随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1 w内血尿不止, 出血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中药组痊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西药组痊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肾癌尿血属祖国医学”血证、尿血”范畴,外感六淫、酒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以及大病久病之后等均可引起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之于外而导致血证的发生。尿血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以归纳为火热偏盛,迫血妄行和气虚失摄,血溢脉外这两个方面。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说明火热在血证发病中的作用。肾癌尿血,多因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或外受湿热邪毒,入里蓄结,内外合邪结于水道所致。猪苓汤原治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之证。方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甘咸,滋阴润燥。五药合方,渗利与清热养阴并进,利水而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证自解。岳美中喜用猪苓汤治疗肾系出血, 认为本方” 淡能渗湿,寒能胜热。 茯苓甘淡, 渗脾胃之湿;滑石甘淡而寒,体重降火, 气轻解肌,彻除上下表里之湿热;猪苓甘淡, 泽泻咸寒, 泄肾与膀胱之湿;阿胶甘平滑润, 既能通利水道, 使热邪从小便下降又能止血”(《岳美中医案集》)。刘志明教授认为”猪苓汤是治疗肾炎湿热病机的一张良方,方中诸药和缓而峻烈,互相配伍, 共奏育阴利水、清利湿热之功,其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是治疗下焦湿热的专剂良方”(《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肾炎尿毒症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