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传》① | 除了咳嗽和爱,还有一样东西是藏不住的

 晨曲 2019-06-08

概要:

本书是“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为苏东坡所写的传记,在林语堂心中认为,苏东坡是一位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文人。

林语堂先生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顽皮,有时庄重,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

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就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得好美又丰富,来自于他天真无邪的心灵。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本书所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1章到第3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苏家长子

要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

试想,通常要了解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长的生活,实在稍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个古人,不是反倒容易吗?

现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结,一旦遇有危机来临,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行动。

醉汉会戒酒自新,教会中的圣人会堕落,牧师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活着的人总会有好多可能的改变。

在千年万古为阴云封闭的峨眉山的阴影中,在乐山以北大约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在中国文学史上,这座小镇以当地一个杰出的文学世家出了名。

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在这栋房子里,一个婴儿脚踢着繈褓的包布,发出了啼声。自从第一个儿子夭折之后,这个初生的婴儿便成了这家的长子。

这个婴儿便是苏东坡,这一家便是苏家,亦即人所周知的三苏。

父亲苏洵,生有二子,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苏东坡不记日记。他不是记日记那一类型的人,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

但是他写劄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日期,有的不记日期。而别人则忙于把他的言行记载下来。

苏东坡虽然发乎纯良真挚之情,但内容是对政策表示异议,当时正值忠直之士不容于国都之际。

当权者之愤怒遂集于他一人之身,情势严重,苏东坡几乎险遭不测。他会不会后悔呢?

表面上,在他的贬谪期间,对不够亲密的朋友他说是已然后悔,但是对莫逆之交,他说并无悔意,并且说,倘遇饭中有蝇,仍须吐出。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于温和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

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

因此在给过去的人写一本传记时,我们能把一场一场已经完成的戏,逐一观看,观看由人内在的气质与外在的环境所引起的必要的发展,这自然是一项重大的方便。

在我将《苏东坡传》各章的资料钻研完毕之后,并且了解了为什么他非要有某些作为不可,为什么非要违背他弃官归隐的本意。

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中国的星象家,给一个人细批终身,预卜未来,那么清楚,那么明确,事故是那么在劫难逃。

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在苏东坡的青年时期,朝廷之上有一批淳儒贤臣。到北宋将亡之际,此等贤臣已悉数凋零,或是丢官去位。

此时至少尚有二十余位纯良儒臣,宁愿遭受奸究之毒手,不肯背弃忠贞正义。

第二次党争祸起,在愚痴的童子帝王统治之下,忠良之臣大多已经死亡,其余则在流谪中弃世。

身为诗人哲人之苏东坡,拚命将自己个人之平实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

王安石鼓吹的那套道理与中国当时所付出的代价,至今我们还没有弄个清楚。

他和王安石狭路相逢了。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

苏东坡和王安石,谁也没活到亲眼看见他们相争的后果,也没看到北方异族之征服中国,不过苏东坡还活到亲眼看见新政的恶果。

在这种情形之下,玩法弄权毫不负责之辈,就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他们是可以逃脱的。

苏东坡勉强洁身自全,忍受痛苦,却也是无可奈何了。

正如苏东坡所说,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很容易被来自西伯利亚的敌人征服了。甘心充当北方强邻的傀儡,名为区域独立,而向金人臣服。

在此等情形之下,无怪乎朝廷灭亡,中国不得不迁往江南。宋室官室在北方铁蹄之下化为灰烬之后。

历史家在一片焦瓦废墟中漫步之时,不禁目观望,低头沉思,以历史家的眼光,先知者的身份,思索国家百姓遭此劫难的原因,但是时过境迁,为时已晚了。

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

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

他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他在中国绘画上创出了新门派,那就是文人画,而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

他也曾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权威。

他也涉猎炼丹术,直到临去世之前,他还对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极感兴趣。他曾对神恳求,与妖魔争辩,而且有时他居然获胜。

他想攫取宇宙间的奥秘,只成功了一半,乃一笑而逝。

苏东坡是一个极讲民主精神的人,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妇。

他的至交是诗僧、无名的道士,还有比他更贫穷的人。他也喜爱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

他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

今天我们确实可以说,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东坡子由

东坡六岁入学。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人,只有一个老师,是个道士。苏东坡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露出来。

据有些文字记载,苏东坡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

在他那篇《黠鼠赋》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这篇短文是描写一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这样把人欺骗过。

在苏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

国内太平无事,中国北方与西北的游牧民族如金,辽,西夏,这些部落蛮族本来常为患中国,这时也与宋朝相安无事。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在苏家,和东坡一齐长大一齐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弟弟苏辙,字子由。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

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借,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

苏子由生来的气质恬静冷淡,稳健实际。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

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不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

苏东坡有一个堂妹,是他的初恋情人,而且毕生对伊人念念不忘。

东坡的祖父去世之后,他父亲远游归来,他的叔叔和家属也回来奔丧。这时堂兄堂妹颇有机会相见,也可以一同玩耍。

据苏东坡说,伊人是'慈孝温文'。因为二人同姓,自然联姻无望,倘若是外婆家的表妹,便没有此种困难了。

苏东坡一生穷达多变,直到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逝世。

【结语】

研究苏东坡传记,同时也就是研究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终于导致国力耗竭,小人当政。

凡是读《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政治腐败,善良的百姓都因躲避税吏贪官,相继身入绿林而落草为寇,成了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