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不少处决犯人的场景,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一旦出现处决犯人的场景,都必须是到菜市口,而且还必须要求午时三刻行刑。那么为何在古代的时候要这样做?这样做究竟有什么用意吗? 其实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古代也是很少处决犯人的,除非是穷凶极恶的人。古代的时候人口比较少,所以人们一般对待罪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流放。其实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发配到不毛之地,让他们做苦役。 这样一方面可以惩罚犯人,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物尽其用。所以,处决犯人的场景根本就不常见。而要说到为何要在人多的菜市口处决,其实也是另有用意。处决犯人一方面是为了惩处犯人,另外一方面也是起到惩戒作用。 而菜市口一般人比较多,所以就会选择在人多的地方行刑。不过为了更好的起到惩戒的作用,则是一般选择秋后处斩。之所以秋后处斩,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杀错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聚集人。一般秋天百姓比较闲,所以有更多的人观看。 所以到菜市口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观看,更好的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之所以要求在午时三刻,则是另有深意。前边说过古代一般都不会处决罪犯,除非是穷凶极恶之人。而对付这种人,则是采用最为恶毒的办法。 而古代最为著名的学说就是阴阳学说,而人有阴阳之分,一天也有阴阳之分。而午时三刻,其实就是现在的12点45分。而我们知道,这个时候一般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古人认为是阳气最盛的时刻。 古人视死如生,十分注重身后之事。而官府为了更好的惩戒罪犯,则是会在午时三刻。午时三刻阳气盛,如果人在这个时候被杀,那么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话,则是可以更好的惩罚犯人,也能更好的起到惩戒作用。 所以古代处决犯人之所以会选在菜市口则是因为让人围观,从而更好的起到惩戒作用。而之所以会把时间定在午时三刻,则是对犯人一种最为严厉的处罚。虽说刑罚不一定能防止犯罪,但是却能够起到最好的惩戒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