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三畏

 天高云淡书客 2019-06-08

大樂與天地同和

大禮與天地同節


孔子问礼老聃

杨朝明:君子三畏!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观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有两项内容最为核心和关键:一是仁爱精神,一是敬畏观念。“恭在貌,敬在心”,外在的恭敬以内在的敬畏为根基。有了敬畏,才自觉己身微渺而生谦卑心,自觉德业重大而有使命感。人知谦卑而能自尊尊人,知使命方自弘弘道。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说就是人应当心存敬畏。天命,即天道运行的规律,也指事物的法则、社会人生的规则。大人,指有德有位的人。圣人,则既仁且智,“德合于天地”“穷万事之终始”。君子与小人对天命、大人、圣人之言态度不同,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天命,也往往不知道敬重有德望的人。

“畏”也是“敬”,《广雅》曰“畏,敬也”,二字可以互训。皇侃《义疏》曰“心服曰畏”。心服,即心里折服,心里敬服。《大学》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人懂敬畏,才能忠信。 

所谓“天命不可违”,敬畏天命,就会自觉尊重天地法则;“大人”怀有经验与智慧,敬畏“大人”,就能循理而动,进退有据;“圣人之言”代表着道德与价值,心存敬畏,就不会迷失自我。人缺乏敬畏,就容易骄恣放纵、背离大道。

孔子格外强调“敬”,认为“敬畏”不可离身。弟子子张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能通达,于是向孔子问“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人应当时刻牢记,将“忠信”“笃敬”装在心中,说话忠诚守信,行事庄重严肃。做到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能顺畅通达。人们言之“忠信”、行之“笃敬”,都源于内心深处的“敬”。

孔子儒家提倡的敬畏观念由来已久。在孔子整理的《尚书》各篇中,处处可见关于“敬”的说法。孔子“崇周”,“敬德保民”是西周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政治伦理原则。当年,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至道之言”,以教育当时太子,并“明传之子孙”。太公回答中,有“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一语,格外强调“敬”。后来,太公辅佐武王,也特别以同样的话相告诫,武王惕若恐惧,以“安乐必敬”“无行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以忘”“皇皇惟敬”等为戒书。

中国礼学经典《礼记》的开篇就有“毋不敬”三字,这正是对礼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孔子说:“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与这种思想完全一致。既然敬由心生,那么敬畏就是由敬重而生发的“惶恐”“怵惕”之感。《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生灵都一样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 

人之贵是因为人有“敬”心,可以导出谦、让、谨、勤之德,进入真、诚、和、美之境。对于人之修身,“敬”之义内涵丰富。

敬畏是一种心态与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古人“以祀礼教敬”,中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传统,目的在于教化人心,培养敬畏观念。中国关于“敬”的文化内涵丰富,也影响深远。宋儒说:“‘敬’之一字,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清朝乾隆时期的河南巡抚叶存仁,甘于淡泊,毫不苟取。他做官30余年,离任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心里纳闷,等到明月高挂时,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等至夜里避人耳目。但他知荣辱,讲自爱,自尊自信,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形象的事,将礼物全部送还。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典故就来自叶存仁。这是敬畏观念在历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代表或缩影。

当下,中国传统的敬畏观念、诚敬理念更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只有敬畏天地自然法则,敬畏个人道德使命,心存对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才能保持理性与信仰的平衡,才不会敬畏缺失、骄泰泛滥。 

缺少“敬”,“无知而无畏”的荒诞与罪恶就层出不穷;有了“敬”,才会有更多的真、善、美。

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能否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关乎做人行事的操守和品行,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常握戒尺在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才能恪尽职守、务实奋进,才能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学琴师襄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8集(天命之年)

孔子所说的五十知天命,这里面所讲的天命其实有两点:从客观的方面来讲,天命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生在地球上,这就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生而为人,而不是其它的动物,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就是你的命。你生在这个国家,生在这样的家庭,拥有这样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这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都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些东西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这就是命。从主观方面来看,命包含人的道德责任,人有做人的准则。认识到人是有道德使命的,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的存在,而且人还富有责任,即要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同时,还要有建设道德社会的责任。孔子所讲的知天命的这个知,内涵很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我们必须认知天命。第二点,我们必须敬畏天命。敬畏天命不等于认命,天命本身还包含我们主观上的努力,你付出努力,这也是你的天命。第三点,就是我们必须履行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知天命也就是行天命。人生中必须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必须履行天命。所以说,知天命一方面让我们有敬畏心,同时让我们有进取心。它不但不会让我们消极,反而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在陈绝粮图

君子三畏、四不、五耻、九思

君子有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里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这是哲学问题,和宗教信仰一样。我常劝朋友,有个宗教信仰也不错,不管信哪一教,到晚年可以找一个精神依靠。但是谈宗教信仰,第一等智慧的人有,最笨的人也有,中间的人就很难有宗教的信仰。人生如果没有可怕的,无所畏惧就完了。孔子教我们要找畏惧,没有畏惧不行。

第一个“畏天命”。等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而有宗教哲学。有一位大学校长说:“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越说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学。”这虽是笑话,也蛮有道理,由此可见哲学之难懂。中国的乡下人往往是大哲学家,很懂得哲学,因为他们信命。至于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这就是哲学。天命也是这样,这“畏天命”三个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这些都是“畏天命”。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

第二点“畏大人”。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第三“畏圣人之言”。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怕违反了圣人的话。

君子有三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一是没到发言的时候就开讲,这叫“躁”。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有的人生怕遭到冷落,或者怕被认为没文化,或者为显示自己博学,常常不等人家说完,就贸然插嘴,令主讲者不得不中断思路来回答问题,以致常令主讲者找不回思路而无法收场。

二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这叫“隐”。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往往多少有点心理障碍,或者是自闭症患者,属于不大适应社交或者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一部分人。由于错过发言的机会,其观点、立场、意见、智慧、风度、气质都无以表现,所以这种人多数会逐渐被边缘化,最终淡出社交圈子,成为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孤独者。

第三种情况最可怕,叫作“瞽”——俗语叫没长眼。谈话不看对象,不注意对方的脸色,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不管是否触到人家的痛处,只在那里自说自话。这样的谈话,百分百的失败。遇见这样的谈话者,客气的人会忍耐,或作转移话题的尝试;不客气的也许会拂袖而去,或者干脆下令逐客,扫地出门。

君子有三态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俨然”是指伟岸高大的样子,就是看上去很一本正经,很严厉;“即之也温”,指的是跟他打交道后发现他挺好,很有人性,也很通情达理;“听其言也厉”,意味着说话都说到点子上,很有力量,而且不能够违背。

君子有三患

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

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君子有五耻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君子有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退修琴书图

君子三畏

1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其意是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物,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天命,轻视大人物,轻侮圣人的言语。”

这里有必要说说“天命”“大人”“圣人”“畏”等几个字词的含义:

“天命”,指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

“大人”,指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指旧时君主大臣也指品德端重、能用直言指出自己纰谬的长辈或朋友。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对圣人的描述是::“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用现代话表述,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他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东、西、南、北加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八个方位的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采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尧、舜、周文王和孔子、孟子等都是我国古代认定的圣人)。

“狎”,轻慢。

“畏”,“敬畏”,不能望文生义释义为“怕”或者“恐惧”。“敬”是尊重、尽力而礼貌,爱敬、严肃而认真。“敬畏”就是严肃认真、恭谨有度地为人和遵从规律、合乎规范地做事。

2

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

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子先前比你阔得多了。”那才是无根据的妄自尊大。

比较起来,手里有权,口袋里有钱,或者有那么一技之长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

对此,思想家王夫之说得很是透彻:“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圣人有所不敢,故禹、汤不以天下与人,孔子述而不作。

人皆有不敢之心,行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中。 ”这里的“不敢”,便是“敬畏”。小人狂妄,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

王夫之举例道:“王莽自以为周公,曹丕自以为舜、禹,敢也。杨雄以《法言》拟《论语》,王通以《元经》拟《春秋》,敢也。闻古有之,不揣而傲之,无所惮而为之,皆自绝于天者也。

”王莽、杨雄、曹丕这些人,大家都是熟悉的;王通其人,也许陌生一些。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祖父,号“文中子”,仿效孔子作《续六经》,自封圣人,也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共同特点是“敢也”。可是此类天不怕地不怕的狂妄之徒,到头来,没有一个能有好的结局。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 ”这样的人,在今天也不能说已经绝迹于世了。譬如在现代文坛上,便有那么几个人,放言攻击鲁迅,称 “光靠一堆杂文和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正经的作家要有 ‘戳得住’的长篇小说。”意思是说,他自己写过几个所谓的长篇,就要比鲁迅高明得多。还有更狂妄者则宣称,他 “一不小心便能写出一部《红楼梦》来”。曹雪芹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小菜一碟。反正现在口出狂言不用上税,还能藉此提高 “知名度”。但如果他们心里真是这么想的,那就危乎殆哉,离孔子所说的“小人”不远矣。

3

德国哲学家康德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中外先贤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感知万物的神圣,才能有内心的庄严与自知。

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试看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最精密的制造,一摆在大自然的创造面前,即显得拙劣。而人类移山填海式的壮举,初看热闹非凡,当越出大自然的容忍限度,必然遭到加倍的惩罚。敬畏自然,就是认清大自然的威力,正视大自然的神圣。

我们还应敬畏生命。每条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有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

我们同样需敬畏规律,敬畏法则。人力即使再强悍,也无力对抗规律,我们可以高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现实只给出合乎规律的答案。如果说规律非人力所创,应该敬畏,那么,法则完全由人制定,是否无需敬畏呢?华盛顿作了很好的回答,他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因为戴上了比普通公民更重的法律枷锁。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

很显然,世间需敬畏的东西还很多。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对它们心存敬畏,不是由于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庄严。

没有敬畏之心,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只有心存敬畏,人们才能更加充满理性、良知和责任感。

4

“君子三畏”作为一种倡导“有所畏”的人生哲学,是我们每个人修心养性和锤炼人格德操的一门基本课程。

敬畏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成熟的标志。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历史、敬畏规则、敬畏良心……

敬畏之心是一种至高的心灵境界。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就有了规范。

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

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不敢有忘乎所以之举,能够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

常怀敬畏之心,才会在坚守本分,保住德行。上对得住天、下对得住地、中间对得住自己!

常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明白永恒;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会懂得珍惜;常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才可赢得尊敬;常怀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才可守住底线;对自己的敬畏之心才能不昧良心。

人有敬畏之心,并不是面对困难的时候畏缩不前,并不是丧失人生勇气和斗志。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清醒权衡自己位置和重量,做一个清醒而理性的人。我们只有心有敬畏才大无畏,才会有一个自由从容的人生。

人在做,天在看。常怀敬畏之心,祛除邪念,树立正念,还世界一片清平!

有敬畏之心,就不会老子天下第一放荡不羁。;有敬畏之心,私欲膨胀的贪官也会有所收敛。

敬畏,不是对勇敢的否认。

无所畏惧的勇敢者更应拥有对正义的坚守;对至善的执念;对人类根本信仰的畏惧。

历史上暴君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自持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目空一切,兴土木,厚赋敛,但却忘记了“君舟民水”的金玉良言,一朝荣华在,转眼亡国君。西方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曾说出“我是太阳”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太阳却太过耀眼,以至于刺瞎了他的双眼。尼采的无所畏惧亦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无畏主义终将使人走上自戕之路。真正的勇士,绝不是永没有畏惧的时刻,他们始终怀着对人间真善美的敬畏之心。

敬畏,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听惯了一往无前,勇者无敌的豪情词语,敬畏也变得生疏。其实,人还是应该有所敬畏的。西谚说:'上帝要叫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纵观古今,多少曾经辉煌的才俊豪杰,都是因为心中无所谓,而招至失败,走向末路。

作为一个民族族,如果真的做到了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一点敬畏的心里,则必会做出许多愚蠢之事。敬畏,就是对规律的尊重;就是对自我的约束;就是对理性的崇尚;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时候也当留一份敬畏。有所敬畏,是一种心态,他可以使人保持一份冷静,理智。多一分从容,平和;多一分谦卑,审慎;多一分安详,宁静。

删述六经图

君子三畏,附于其身

在《论语》这本书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三畏”,是这样说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作为君子对于这三个东西是需要敬畏的,第一是天命,第二是大人,第三是圣人的话。老话说,“君子本无畏,因敬而生畏。”今天啊,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孔子发自内心敬畏的三样东西。

第一,畏天命。

关于“天命”,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是一种绝对的善,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这也正是孔子提出来的。我们看孔子前半生的经历,他是肯定天命的存在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们从这句话当中就能看出来孔子对于天命这一说是有点后悔的,说五十岁我才知道天命。根据史料的记载,五十岁的孔子一心想恢复“周礼”,他游历各国,但是却四处碰壁,甚至是嘲笑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后来孔子的学生商瞿提醒老师去学习一下《周易》,孔子这才从书中知道,“原来天命不可违啊”。感叹道,“如果再让我多活几年,用五十岁的阅历学习《易经》的话,我就不会有大过错了啊。”对于天命,我们可以相信但是不能完全认命。

第二,畏大人。

《周易》当中有一段对“大人”的解释,是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说大人的德行要跟天地、日月、四季、鬼神相契合。四点都存在,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人。说完这四点之后,在大家的认知里,这个“大人”应该就是德行很高、地位很高的人了,所以,我们要敬畏。

第三,畏圣人之言。

“圣人之言”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古今圣贤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权威,他们就是我们人生的导向标。对于这些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态度呢?这样理解的话,大家自然就明白了。对于这些,我们要敬畏。

说到最后呢,我想起来《格言联璧》当中的一句话,金兰先生对古代的学者做了一个总结,“古文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说古代的学者获得别人的赞美跟肯定,是会身体力行地去提高自己的修养的。就像是孔子一样。但是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学者,对于别人给自己的赞美,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甚至是不分轻重地挑战权威。这点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反思的。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