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畏不离须臾也——《论语》悟读【418】

 新用户97560OBk 2021-07-27

常存敬畏之心,恒思宽仁之念。

《论语》第十六篇第八章: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轻慢)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悟读】

人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廉耻之心。

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信仰,是支撑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信仰,或只唯物质,不信因果,那么就失去对神佛和天地自然之敬畏。没了敬畏,就无所惧怕;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则会放弃道德和良心,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

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区别在于,君子有“大我”,心存敬畏;小人唯“小我”,肆无忌惮。

上章夫子言及君子三戒,本章承之言及君子三畏。君子三畏,是三戒的依据;君子三戒,是三畏的践行;三戒在事,三畏在心。

“畏”是敬畏,畏与“敬”相近,与“惧”则远,畏诚于外,惧恐于心

君子之道有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君子之三达德,所谓达德,即圣人之德,也是自性中本来具足之德能。君子一生修行,去污除垢,恢复本自具有之本性,故君子不忧不惧不惑

君子不忧不惧不惑,但须始终心存敬畏

“畏天命”:天命指上天之意志,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即万事万物皆需遵循之自然规律。天命在人事之外,非人事所能支配。“畏天命”在于君子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不诳不枉。

畏大人:大人者,临众人之上,为众人祸福所系,非我力所能左右,大人的威严在于权力,“畏大人”在于君子眼中有人,心中有则,一心向善,从善如流。

畏圣人之言:古先圣人,积为人尊,其言义旨深远,非我知力所及,圣人的威严在于道德,是善的化身。“畏圣人之言”在于君子以圣作则,崇尚高尚,远离低俗。


其中,“畏天命”是对超自然世界的一种敬畏,而“畏大人与圣人之言”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敬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