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万赖无声——说“声”(聲)

 杏坛归客 2019-06-09
                   

万赖无声——说“声”(聲)

朱英贵

“万赖无声”这个成语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它源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可见,“声”(聲)字的含义是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音响的,而“音”则不同,像钟磬、音乐、歌声等有节奏和旋律的声响方可称之为“音”。本文就来谈谈这个泛指各种音响的“声”(聲)字。

一、“声”(聲)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声”(聲)字的古文字字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聲”字的前两个甲骨文字形均为由两个构件构成的会意字:上边的构件象上有饰物的悬磬,下边的构件为“耳”的象形,表示耳朵听到击磬所发出的声音。“聲”字的后一个甲骨文字形则加以繁化:在右侧增加了手持击磬工具(击杖)的象形符号,表示击磬发声;在左下部增加了“口”形符号,表示耳朵听到的不仅有击磬的物体声音,还有口中所发出的语言声音。

金文字形中未见“聲”字。“聲”字的战国文字(战国秦睡虎地简牍文字)是在后一个甲骨文形体基础上演进而成的。“聲”字的小篆字形则是在战国文字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的结果,更加线条化与艺术化了。

《説文解字》卷十二耳部:“聲,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

《说文》作者许慎是依据小篆字形在解义,其大致意思为:“聲”,就是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它的字形采用“耳”作为表意偏旁,用“殸”作为表音的声旁。“殸”字,籒文(大篆的一种)写作“磬”。

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一书在对《说文》的释义“音也”加以补充解释时说道:

音下曰。聲也。二篆爲轉注。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曰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文》在讲“聲”字的时候说“聲,音也。”在讲“音”字的时候说“音,聲也。”对这两个篆文的解释用的是转注的方法,这样的解释是统而言之(渾言之),是一种笼统的看法;如果拆开来分别看(析言之),则凡是发生于内心显露节奏于外的声音可以称之为“音”。宮商角徵羽,就是“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则是“音”。《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许慎、段玉裁对“聲”字的解释是对的,“聲”指的是自然界与人类发出的各种声音。需要说明的是,“聲”字的构件“殸”并不单纯是一个标音的偏旁(声旁),而是一个兼表意兼表音的构件,“聲”字应该是一个“亦声字”。

汉字正体字形的“聲”字,是在小篆形体的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而形成的,汉字简化后的简体字形则省去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殳”和“耳”,丢胳膊掉腿之后仅剩下了右上角的“声”,这就是构字理据惨遭破坏的简化汉字的“声”字。

综上所述,“声”(聲)字的构字理据最初反应的既是因外物作用于物体而发出的声响,也是之后补充的人类口语的语言声音,这些音响传递到人耳朵被人所感知,那就是“声”。

    二、“声”(聲)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声”(聲)字的构字理据最初反应的既是耳朵听到的撞击之声,也是之后补充的口语之声,它的造字本义就是表示发出的声音或声响例如:“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再如:“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唐·韩愈《盆池》诗之二)又如:“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更闻有下庙之博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元旦》)

“声”(聲)字由声音或声响的造字本义主要朝着言语、音乐、发声三个方面产生引申义,每方面的引申义又都有各自的深层引申义,此外“声”(聲)字还有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意义。下面分别加以例释:

其一,表示言语(口腔发声)的意思。例如:“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公孙丑上》)焦循正义:“恶声,犹恶言也。”再如:“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史记·乐毅列传》)又如:“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口信,消息,传说例如:“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再如:“民间喧然,常云昶当有异志,永光、景和中,此声转甚。”(《宋书·晋熙王昶传》)又如:“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宋·王安石《送张拱征山都》诗)

二是表示善声,名声例如:“文王有声,遹骏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郑玄笺:“文王有令闻之声者,乃述行有令闻之声之道所致也。”孔颖达疏以为此“声”即为“善声”。再如:“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史记·孝武本纪》)又如:“天下有其实未固,而助之以声;其威尚隐,而系之以望。”(清·侯方域《颜真卿论》)

三是表示声势例如:“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书·禹贡》)再如:“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一》)高诱注:“声,势。威,震。”又如:“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唐·薛能《国学试风化下》诗)

其二,表示音乐、诗歌的意思。例如:“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再如:“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养其和平,以发厥声。”(宋·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吟咏,乐歌例如:“德盛功茂,传序不忘,是故竹帛以载之,金石以声之,垂诸来世,万载弥光。”(三国·魏·邯郸淳《魏受命述》)再如:“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如:“屈遭谗放逐之际,不忍宗国沦丧,披历忠悃,声之歌赋,冀其君之感悟。”(明·张纶《林泉随笔》)

二是表示汉字的声母例如:“又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玄护为双声,碻磝为叠韵。’”(《南史·谢庄传》)按,双声是指复词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故声有声母之义。

三是表示汉字的声调例如:“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南齐书·陆厥传》)再如:“公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又如:“古音的四声是平、上、去、入,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吕叔湘《语文常谈·声韵调》)

其三,表示做声,出声例如:“祝升,止哭,声三,启户。”(《仪礼·士虞礼》)郑玄注:“声者,噫歆也。”贾公彦疏:“云'声者噫歆也’者,若《曲礼》云:将上堂,声必扬。”再如:“风兴云蒸,雷声雨降。”(《文子·道原》)又如:“嫦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声扬,声张例如:“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国语·晋语五》)韦昭注:“以声张其罪。”再如:“熙宗之弑,惟大兴国一人,世宗声其罪而磔之思陵之侧。”(《金史·逆臣传论》)又如:“唯海上群雄,声大义于天下,十有七载矣。”(明·张煌言《与张承恩书》)

二是表示声称,宣布例如:“(秦)声德与国,实伐郑韩。”(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从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再如:“今华夏以平,荆汉知亡矣,可声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后汉书·荀彧传》)又如:“时陈人声将渡淮,令景和停军西兖州,为拒守节度。”(《北齐书·皮景和传》)

三是表示使发出声音的意思。例如:“(广川王刘去)令昭信声鼓为节,以教诸姬歌之。”(《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再如:“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元·柯茂谦《鲁港》诗)又如:“你只往九天应元府下,借点雷神,径自声雷掣电,还他就有雨下也。”(《西游记》第八七回)

其四,用作量词,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例如:“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再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又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根据上面对“声”(聲)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声”(聲)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声”(聲)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声”(聲)字的相关成语很多,总数大约有200多个,其中“声”字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表示声音、声响的意思。例如: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源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百啭千声——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语见宋·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雏凤清声——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源自唐·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语见《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吠形吠声——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源自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风声鹤唳——唳:鸟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语见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金声玉润——金:指钟;玉:指磬。比喻文章气韵优美。源自汉·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源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空谷传声——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源自南朝·梁·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声振寰宇——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语见《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同声相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语见《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万赖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源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语见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语见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语见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消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源自《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源自《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其二,表示口腔发声、言语的意思。例如: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语见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大声疾呼——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源自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语见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元稹)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语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语见《后汉书·曹节传》:“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语见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语见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

口口声声——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语见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敛声屏气——敛:收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个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诺诺连声——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语见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源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语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语见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唃痛哭。”

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语见《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声气相求——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语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语见《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声嘶力竭——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语见闻一多《贾岛》:“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语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语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源自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语见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怨声载道——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源自《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其三,表示声势、名声的意思。例如: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语见《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源自《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源自《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势浩大——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语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语见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