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业余爱好近体诗,与同好交流自学格律诗的体会。分两步说: 先说第二步,五律诗入门写作练习,要注意几点。①写诗要有感动才能写出好诗。“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触景生情,写出自己的感慨,没有情感的诗既不能打动自己更不能打动读者,感慨要含而不露,口号式、表态式的诗句也不能引起共鸣。例如(以下五律诗全部是本人习作): 游石莲洞公园其二 松竹沾衣翠,登临佛坐山。江湖入吴楚,云雨出巫川。 岚绕罗仙迹,花开五祖禅。流连三径柳,心与寺钟闲。 登山 一夜侵丝雨,烟岚笼险登。松风和泉响,竹露滴衣清。 花发自芳貌,鸟啼无谄声,其中有真意,倚柳念渊明。 如《登山》:第一联直叙山景,第二联登山近景,“和”“清”含有作者的感受,第三联登山远景,“自芳”“无谄”已有感慨,第四联用典言在意外,力求达到“风”的效果(风是风雅颂的风)。 ②诗要一条血脉贯之,形神俱合,看我的这首习作: 芍药 布谷啼春暮,山陂芍药开。空林溢香满,歧路少人来。 雨洗乾坤碧,风过红紫徊。牡丹真国色,可解两同材? 过九姑白马寺 夏日过幽寺,川风玉米香。鸥鸣今古柳,燕听废兴堂。 白马依医圣,玄碑识锦章。禅钟林樾静,客意自清凉。 如《九姑白马寺》:第一联点明过白马寺时间,第二联外看白马寺之景,第三联内观白马寺之状,第四联白马寺观胜所感。 ③全诗要有层次感。我们通常讲“起承转合”,首联(起),通过赋比兴等手法点题。颔联(承),或写景或叙事,承接首联。颈联(转),照应颔联,为尾联留地步。要注意,中间两联一般一联写景一联叙事。尾联(合),升华主题,含蓄意远。例如: 早梅 肃肃后庭梅,清寒一蕊开。丹颜雪难压,暗馥梦还来。 无意东风染,有情翠竹陪。阳和春雨发,笑送百花回。 夏夜 纤云炎暑夜,柳岸赏玩时。蛙鼓声声应,风旋叶叶吹。 荷香醲桂酒,月色嫩苏词。故土依然热,恒蛾知不知? 农历六月十五乡村扶贫遇雷阵雨 万物正愁暑,轻尘忽卷空。树高鸣闪电,湖暗挂抟龙。 场谷随流湿,饥豚逐水疯。吴牛微解热,斜日照苍穹。 第一联雷雨前环境,第二联雷雨远景,第三联近景叙事,第四联雷雨后。 ④通过调整语序或同义词语调整平仄。通过练字练意,减少口语,不生造或者拼凑词语,词精意新,做到言有尽,意有余味。例如: 下班路上 半日徜徉雨,落霞云转晴。原烟笼地碧,路树接天青。 车慢观花影,窗开听鸟声。园丁辛苦事,感此一身轻。 登黄鹤楼 初登黄鹤楼,纵目白云悠。山至襄樊尽,江连天地流。 三桥越天堑,二水毓芳洲。曾惧巫峰雨,调洪今自由。 ⑤讲究句法结构。例如:园竹 落落小园北,丛篁风气清。徘徊消苦恼,慷慨拂琴筝。 叶瘦板桥韵,斑铭帝子贞。枝枝接霄汉,可有子猷行? 中间两联的结构是: 徘徊\消\苦恼,慷慨\拂\琴筝。 叶\瘦\板桥\韵,斑\铭\帝子\贞。 第一联的句眼是消、拂;第二联句眼是瘦、韵,铭、贞。 又如:教师节放怀 育人千古事,天地鉴师心。沂水春风在,程门午雪深。 秦灰时毁誉,鲁语漫浮沉。吾辈日求索,不妨佳节临。 中间两联的结构是: 沂水\春风\在,程门\午雪\深。 秦灰\时\毁誉,鲁语\漫\浮沉。 第一联的句眼是在、深;第二联句眼是时、漫。 总之,中间两联句法要避免结构相同。 ⑥作诗可以有诙谐之趣,但不可有恶趣;可以劝讽但不可以中伤。例如:江湖酒 江湖有缘聚,绿蚁但应酬。一碗霞生靥,三壶雾满头。 欢言微信扫,歧路职名留。归室时对镜,自嗔还自羞。 教师暑假 都道师休假,谁知事未穷。安全晒家访,培训说鸿濛。 桃李丹心竭,诗书白发丰。看看暑将过,何日学芝翁。 六点上班遇雨有感(偷春格) 流水青春去,江湖白发生。吴云楚天阔,风雨一园丁。 身置桃李累,心怀松菊情。海鸥亲左右,饮啄自欢鸣。 再说第二步,选读一些入门书籍。①例如《唐诗三百首》中的格律诗,了解律诗的流派和表象方法;选读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人的律诗一两百诗,揣摩以景入意,以事入意,以意入理。②学习《诗词格律》及平水韵(或新韵),掌握入韵、平仄、粘对、拗救的规律。其实,律诗的平仄形式只有两句: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对平平平仄仄。七言只要在五言前加两个字,五言句首是仄仄加平平,是平平加仄仄。考虑到律诗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如果押韵又有两种形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平平仄仄仄平平。因此七律诗首联就只有四种形式,颔联(第二联)用所谓“粘”,首联第二句首两字如果是“平平”,第三句首两字就用“平平”的另一种句子,如:第二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四联用“粘”类推,不用死记硬背,因此七律诗的平仄就只有四种形式。 谢谢读完,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