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庵:怎样读诗经?《诗经》版本众多,哪本适合你?

 行潦斋 2019-06-09

阅读十种经典版本的《诗经》,如果选择三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读本来读,应该如何选?

这十种书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最浅,除了《诗经词典》之外,凡是附带译文的,如《诗经译注》等,都是初步读本、粗浅读本;第二级是今人只注不译的,如程俊英的《诗经注析》;第三级是古人注本,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如《诗集传》《毛诗正义》《诗三家义集疏》,它们不是欣赏类而是集注类,注疏内容相对深奥,另一种如《诗经原始》,属于欣赏类,是古人注疏相对浅显的。

这十种书确实照顾到由易到难的各个层次。就我个人而言,是不主张今译的,因为古文译成白话文就没法读了,尤其是《诗经》,翻译成白话文,一点诗的味道都没有了。

如果让我挑三种书,由易到难,第一种是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这是最浅的读本;第二种是方玉润的《诗经原始》;第三种我选三本,分别是《诗集传》《毛诗正义》《诗三家义集疏》,这三本书正好可以相互参照,不能相互替代。因为三家诗和毛诗不是同一派,看法不同,而朱熹的看法与它们又不完全相同。

所有的古书,严格说都不应该今译,而应该根据需要作或略或详的注释。今译使得读者过分依赖译文,从而无法真正读懂古文。阅读古书有一个阅读能力的问题,古籍整理应该是帮人读懂原典,而不是用别的东西替代原典。将《诗经》译成白话,与这次活动的宗旨——使今天的读者能够接近《诗经》,而不是远离《诗经》——正相违背。我觉得这份书单里,以《诗经词典》作为辅助读物足矣,其他白话翻译的几种都应该舍弃。

《诗经》有很多种解释,不只是从文学和经学的角度,名物学的解释也是一种方式,这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扬之水老师的《诗经别裁》是文学的把握,而她的《诗经名物新证》则可归于名物学的解释,这应该说是她主要下功夫的领域,而《诗经别裁》在她也许只是《诗经名物新证》的余绪。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就包含了多种解释《诗经》的方法,其中“可以怨”大概比较接近文学的把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名物学或者说博物学的解释,而“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以及“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都是社会学的解释。

《诗经》与包括《楚辞》在内的其他先秦作品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充分地反映了我们的先民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境遇和生存状态。文学的《诗经》,其实并不只是文学欣赏的对象。文学终究是人学,《诗经》对先民的人生境遇和生存状态有真切的反映,这里有悲伤,有喜悦,有叹息,也有无奈。这正是《诗经》的特殊性所在,如果将这一部分文学内容抽离出去,代之以仅仅是道理的阐释,未免是舍本求末了。

说到《诗经》的妙处,一方面,《诗经》字句特别精炼,换个说法就是有所局限,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不能尽情描绘;可它的好处也正在这里,字句都特别管用,传神极了,如“鸡鸣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意境高绝,后人费尽笔墨不能道出。

中国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从绝句、律诗到词的中调、长调再到曲的套曲,字句、篇幅越来越长,古风也没有篇幅限制,但写相同的意境却难以超越《诗经》。另一方面《诗经》又不惜笔墨,曲折细腻,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桃》)等,反复吟咏一种情绪,后人下笔恐怕难得如此落在实处,很容易就空泛了。

说到底,《诗经》的妙处就在于对先民的人生境遇和生存状态予以反映时,情感非常质朴,非常结实,譬如我读“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兔爰》),感觉特别古老似的,是那种人类最久远的悲苦太息,这是后来的文学作品包括《离骚》也难以比拟的。

在孔子的时代,人们能够看到的书很少,大概只局限于“六经”的范围之内,后来子部和史部的书才逐渐多了起来。在那个时代,也没有独立的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正好《诗经》里面涉及了一些鸟兽草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正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通过后来一代又一代人对《诗经》的注释,一种依附于经学的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发展起来了,从这个层面而言,《诗经》的博物学解读意义重大。但是《诗经》里写到的植物、动物、昆虫毕竟有限,如今又早已有了独立的植物学、动物学和昆虫学,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依附于经学了。

当然《诗经》的名物学研究还是可以继续做的,我们仍然可以用现在的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来解释《诗经》。然而自然科学的性质与社会科学毕竟不同,自然科学是后出的替代原有的,至少也是后来居上;而社会科学是后出的补充原有的,后来未必居上,其间这种不同,也值得我们留意。

点评:尹涛

1. 《毛诗正义》(全三册),李学勤主编,龚抗云等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诗经》的系列读物中,这部书当得起三个“最”:最基础、最重要、阅读难度最大。里面的毛《传》和郑《笺》,是今存最早且完整的《诗经》注释;孔颖达《正义》,集汉魏六朝《诗经》研究大成;整理本又依阮刻收入了《经典释文》。唐以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汇集到这部书里了。毛诗序不拘泥于诗的字面意义,进而研究诗的时代和用途;郑玄《诗谱》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恢弘的历史坐标——这都是研究《诗经》的正大方向。宋以后许多学者主张废毛诗序,也瓦解郑玄的《诗谱》,近代以来渐多学者专从文学上理解《诗经》,局部收获很多,积累也很厚,但都是以《毛诗正义》为靶子,为巨人的肩膀。即以爱情诗而论,我们当相信毛、郑完全能读懂,所以不必沾沾自喜于时代进步和学术进步。从爱好进到研究,《毛诗正义》是必过的津梁。

2.《诗集传》,[宋] 朱熹集注,赵长征点校,中华书局

《毛诗正义》之后影响最大的古代注解本,是《诗经》宋学的代表作。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注解,都是长期甚至一生沉潜涵泳的结晶。《诗集传》下的功夫,可能是《四书章句集注》外最大的一种了。他大胆突破一千多年来的汉学传统,废除毛序,只从《诗经》文本入手,同时慎重吸收前人成果,实事求是钻研诗意,发展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之说,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有说服力的《诗经》阐释理论。王力先生说“诗经的词义,当以毛传、郑笺为主;毛郑不同者,当以朱熹《诗集传》为断”,这是语言学家角度的极高评价。《诗集传》注释亲切、简洁、明畅,至今仍是一个很好的读本。绕过朱熹而想深入《诗经》堂奥,可能会事倍功半。

3.《诗三家义集疏》,[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中华书局

东汉以来古文经学派的《毛诗》成了《诗经》阐释的主流,但是在西汉还有三个地位甚至比《毛诗》更高的流派:齐诗(齐国辕固)、鲁诗(鲁国申培)、韩诗(今存《韩诗外传》作者韩婴),都属于今文经学派。毛诗占了上风后,三家的研究成果逐渐散失。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王先谦在前人基础上,汇集三家诗遗说,又“窃附己意,为之通贯”,还把“毛郑二注,仍列经下”,将齐、鲁、韩、毛四家汇为一炉。好比《春秋》经文下胪列三传,极方便比较研究,可收辨别是非、求同存异之功。这部清人研究《诗经》的名作,虽然贬抑《毛诗》,鼓吹今文,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客观上具有资料集成的价值,是拓展《诗经》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4. 《诗经原始》,[清] 方玉润著,李先耕注,中华书局

原始,是“探求古人作诗本旨而原其始意”的意思。在方法论上,方玉润继承了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的观点。今天看,《诗经原始》称得上是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的一部经典。如讲《芣苡》一扫“后妃之美”旧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像这样的解说,开启了《诗经》研究的新路,对20世纪的学者影响较大。《诗经原始》新意迭出,启人深思。要注意因为他的方法论的局限,对部分作品的解读,主观性可能稍强了一些。

5. 《诗经词典》(修订本),向熹编著,商务印书馆

这是“我国第一部音义兼备的专书词典”。向熹先生按现代词典的编辑方式,将《诗经》的全部文字打散,一一列为字头,加以音义方面的详细注释。注释先列出作者的定论,又裁剪取舍历代《诗经》注释成果附后,用功极深。案头备此一书,读诗遇到难解文字,可直接查询意义、读音,可看到历代权威解说,可查该字在其他篇章句词中的所有用法。作者从词汇角度,对《诗经》进行了碎片化之后的重组和系统研究。比起一般《诗经》注本,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确实是“阅读和研究《诗经》的桥梁”。

6.《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中华书局

余冠英先生《诗经选》出书较早(1955),对《诗经》的普及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全书106篇,每篇都有题解、原文、注释和今译,这个模式今天已成为常规。《前言》对《诗经》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和余先生选注乐府诗、三曹诗、汉魏六朝诗歌一样,注解部分功力深厚。有些学者反对今译,实际上今译和一切注解一样,都可看作筌蹄。何况余先生的今译,是很能传达民歌特点的。

7.《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亨先生《诗经今注》出版于1980年,是当代全注本中出书较早的一部。他的目标是 “依循它的本文,探求它的原意”,视野开阔,不专主文学立场。注释简明,文字、音韵、训诂方面功力极深。这个全注本可看作是《诗经》注解中继往开来、守正出新的一个典型,可惜普通读者对该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8.《诗经诠释》,屈万里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1952年出版《诗经释义》,影响台湾地区几十年,这是1981年的增订本,改名《诗经诠释》。屈万里先生为台湾权威学者,另有《尚书今注今译》等多种著述。《诠释》遵循傅斯年“欣赏文辞”“当历史材料整理”“当古代言语学材料书”三个研究《诗经》的态度,总的路数还是守正为主,可与高亨先生《诗经今注》比较阅读。本书附录诗地理图和一些古器物图,对阅读有帮助。

9.《诗经注析》(上下册),程俊英、蒋见元著,中华书局

程俊英先生另有《诗经译注》,以普及为主;《注析》后出,是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注本中有深度的一种。每篇题解,小结前人旧说并出以己意,更加上一段艺术分析,要言不烦,具见精彩,是该书的一大特色。注释部分认真吸取前人成果,深入浅出。每篇附韵读,提示押韵。这个注本,可以帮助读者比较系统深入地走进《诗经》。

10.《诗经译注》,周振甫注,中华书局

《诗经译注》在周振甫先生去世后出版,是他最后的一个经典注本。先生另有《文心雕龙注释》等,广受欢迎。他是做编辑的,很能体会读者的需要。有今译,比较贴合原文。读这个注本,能时时体会到周先生那种嚼饭喂人、朴实平易、好学深思的态度。适合初学入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