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分钟学会米芾笔法的不传之密,米芾笔法是有套路的!

 guohfy2012 2019-06-09

想了想,还是给这个专栏加两篇文章,毕竟书法文章专栏,应该没有比我价格高的,况且章节还很少。所以没事的时候会多写几篇,看情况而定,起码得对得起这么多朋友的信任。

米芾用笔,晚年千变万化,但是中年时还算规矩,而且有明显套路,所以中年的字很容易学,尤其是把笔法原理弄清以后。

今天就说说米芾用笔的原理。

记得我在做头条时,第一个视频就是录的这个,现在估计很难找到了,那时候讲的比较粗,现在可以细致一点。

这篇专栏,之前讲过笔法的时候,也讲过王羲之和颜真卿的笔法逻辑,相信那两张图大家还都能记得。

这个图就不解释了,这篇专栏之前解释过很多遍,就是转、折用笔,也是中国两大笔法体系规律的简图,王的笔法为隶变方笔,颜的为篆籀圆笔。

只能说很重要,是现代书法理论中对笔法有总结性的一点,古代没有。你看到的那些如书协会员,科班本硕博,都会学这些。本文实在不能照顾第一次接触这个的人,因为解释这个原理的篇幅太长,专栏之前文章解释过,就不说了。

当然,放两张图还是能做到的,善于动脑的人即便第一次看到,看两张简图也能思考出一个大概。

王氏墨迹单字,为翻折多。

颜正卿为左右转笔多。

简单解释是这样的,但不仅仅是这两张图表现的这么简单,否者这点理论就不算现代理论中很有价值的东西了。里边的逻辑思考可以很深入,这篇文章实在不能讲清,有兴趣的往前翻,讲转折逻辑的那几篇文章。

黄庭坚属于将二者笔法结合,得二王笔法,也得篆籀笔意,这就是将两种笔法结合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点在另一个介绍古代理论的专栏《与古为徒》中也说过。

笔法体系,一共就两路,所以后来的所有人,只能从这两大门派中去吸收融合,包括米芾。

都说米芾学二王,其实米芾有一半的笔意,来自颜真卿。

所以,学米芾的时候,分清两家笔法的取舍,规律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换言之,临帖就会清晰多了,而且单字字形也不用死记硬背,毕竟外形结构很大一部分是由笔法催生的。

我们现在说米芾笔法的逻辑,米芾的大多数字,左半部折多,右半部转多,也就是说左边王羲之用笔多,右边颜真卿用笔多。至于原因,我们一会再讲,先来看举几个例子,解释解释这句话。

这个字比较典型,而且笔法的区别比较清晰。

看红色部分,都是王羲之的折笔规律,上下左右的翻折。而用笔一旦从左侧偏向右侧,就开始变成颜真卿的转笔,中间只夹着一个折笔,还是在笔画的左侧。

这是一个规律,很重要的规律。

米芾的字千变万化,很难学,尤其晚年,他的运笔变化也很难总结成规律。但是他中年和晚年三分之一的字,大体都符合这个规律。

也就是说,你掌握了这个用笔规律,就等于学了米芾将近三分之一的字。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没人能学透米芾。

这时候你看看王羲之的单字用笔,就会明白了。

如果你再去看看王献之的单字用笔,你会发现王献之处于王羲之和颜真卿之间,比米芾的转笔要少一些。

这就是王献之拓展笔法的地方,他比他爹强的地方。

不要小看一个转折的变化,虽然篆籀笔法是张旭传给颜真卿的,但究其根本,是从王献之和张芝处学来的。

如果去研究笔法传承,你会发现王羲之最后传给羊欣,羊欣传给王僧虔,羊欣无真迹,但是王僧虔有,王僧虔后就是智永,智永后就是欧阳询陆柬之,最后是张旭,中间隔着很多人才能把他们联系起来,但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那就是他们之间都是八竿子能打到的亲戚或者朋友。

古人讲笔法秘不示传,甚至残纸片墨都不愿意外泄,不是没有原因。

刚才说的规律是用笔的左侧为王多,右侧为颜多。这是中年米芾的特征,也就是苕溪帖和蜀素帖的特征。尤其蜀素帖,因为纸面光滑,这种处理更多。

苕溪帖是纸本,米芾所有的右侧笔画虽未必都是转笔多,但绝大部分都有颜的转笔味道,所以很多学米芾的人会发现,米芾很多字学起来并不容易。

相信很多朋友学米芾的时候,这种用笔是处理不好的,什么原因呢?

其实就是米芾二王和颜真卿的笔法融合的还不成熟。

转也不是转,折也不是折,似转又似折。这是米芾中年行书的一个典型特征。

比如这类用笔,在米芾之前是没人这么写的。因为按照王羲之笔法规律,平直的横后应该接直角折,而米芾处理的非常圆润,也就是把转折结合到一起。

是折笔,但是有转意,这个很关键。

很多人写米芾味道都不对,就是因为折的太死,转的太圆。

究其原因,就是没明白米芾对颜王二人笔法的取舍。

再来看这个“白”,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用笔转折,而这个具有创新性的雨字头折钩,别人都是折出锋,米芾是转出锋,这是很关键的地方。

而且你会发现,米芾中年时期的字,右半部分都比较重,即便有些字不重,那也不是王羲之那样粗细分明的。

比如这个转折,外框为转笔,但不重,不过你能明显感觉米芾是收着劲儿写的,所以这个地方的墨色笔别处深。

这就意味着米芾是在控制着用笔变重。

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

相信学过颜体的朋友,都有一点感触,那就是写右半部笔画的时候,会不自学加重写,尤其是右半部是竖的时候。

很多学颜楷的朋友学行书都很困难,就是因为控制不好重笔,相信都有过体会。

米芾也是人,自然也难完全把控住重笔的习惯,不过米芾是高手,高手总是能控制住笔锋轻重的,所以他的右半部分笔画,都是似放似收。

你懂了这个,你就明白为何米芾中年的字,总是右边难写的像了。就是因为米芾也是刚刚尝试把颜真卿和颜真卿融到一起。

这个尺度,临帖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要清晰。懂了这个逻辑,你就会发现,有些字你是根本临不像的,因为米芾第二次写都未必能写成那样。就好像你初学横竖的时候,都要控制笔锋不要走歪,一个道理。这个控制是一瞬间的事,有时候写的顺,有时候写的不顺,过了几天后习惯了,就不用可以控制了。

你看米芾中年的字,其实三十多岁和四十岁这几年的作品,用笔虽然没变,但是用笔感觉上差很多,就是这个原因,从青涩到熟练,再生巧,这是一个过程。

所以学米芾,可以不求全像,但必须要重视他的运笔逻辑,这样你即便写不像,笔意也在。

再看看这个字,中间的“束”颜真卿笔法多一些,但是我们稍作改变,让“束”和“页”都转笔多一些,甚至把颜真卿“页”的用笔直接拿来,是不是依旧能感觉到米芾的意思?

其实这就是米芾的规律。

米芾中年的字,左边二王多,右边颜真卿多。

我说的左右边,并不是指的单字左右边,而是笔画的左右边。

如果你把用笔的转折变化理解到一个笔画内,那你就能明白米芾是如何把二者做到融合的了。

其实这个规律很明显,我这么一说,你再多看看字帖,就很容易发现这个规律。

所以,初学米芾,最好从苕溪帖开始,因为笔法变化简单。

好入手!

你按照我说的笔法规律去分析米芾,你会发现入手更快。我一般不临米芾,但是我字中永远有米芾的东西,就是因为我摸清了他的笔法规律,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学过米芾,只不过学的不细致。

所谓的取百家,就是这样一点点抠出来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米芾,之所以取的少,不是因为需要的少,而是现在没能力取那么多,这是实话。米芾中年作品不难学,但是我不喜欢,晚年书风更加淬炼,变化多端,扪心自问,只能临到,看到,消化起来很难,举步维艰。因为那时候就不是学字形了,而是用笔和外形变化的关系,能把这点用的像点样子,就足矣称为当代高手。只不过“像点样”也不是轻松就能达到的,之所以有人把米芾称为宋后千年第一人,也不是没有根据。

看看中晚年时米芾的字,对颜和王的运用几乎炉火纯青,变化随心了。

两路笔法的融合已经天衣无缝,虽有转意,但还是二王东西。

米芾中年颜和王的笔法还参半,但是晚年已经把颜的外部特点都消化的无影无踪了,留下的只是纯纯的笔法动作融进二王中,让别人一看整体,还是取法二王多,这是极高的水平,说天人合一不为过。

这时候你在看看大字诗卷,已经是把二王笔法中融进了篆籀笔意,太难了。真不是简简单单的学点外形就算能学到的。让我临单字,临组合,都没问题,笔法结字都能临好,但是让我临几行就不行,很容易出现纰漏,肯定会有某处用笔不符合原贴,或者某处笔法的变化不及时导致结构偏差很大,这些都算没学好。

这就是能看到,能临到,但没能力做好的原因。学晚年米芾,本是就需要功夫,想学好更难。

所以建议大家都学中年,晚年的字帖就别碰了,但是可以多看看,因为逻辑都是我讲的这些,看看总会理解米芾更深一些,以后入手也会容易一点。

当然上边说了这么多都是米芾晚年的,像今天讲的米芾运笔逻辑,对米芾中年的字大多都是能解释的通的。

这个逻辑如果能想通的话,很实用,学米水平高低放一边,最次也能让你字中有米芾的东西。

赵孟頫就理解的很透彻,所以在《二诗二赞》中,就明显流露出了米芾的东西。这本行草跟他以往的作品相比,是独树一帜的。初学者可能看不出这个行草的水平,甚至以为很丑,但是没关系,眼界总会有高的那天,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张字帖笔法的妙处。

看字千万别看外形,学字也别学外形,尤其学米芾这种天才型书法家。

一定要看内在。

看到了以后,你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临的好,临的像。因为当你真正看到米芾的高处,你会觉得你怎么写怎么学都是恶心的,就是学不到位,这个很痛苦。

当别人还在要求临的像,要求临的好看时,说明对书法的认知还在表面上,没看到古人的书法为何不可逾越。如果仅仅像就是好,那书法也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几十年的精研,有几年就够用。

今天就说这么多,这个对米芾的认知是很有用的,我说的很简单,因为只是举几个例子而已。但是很多关键的东西我都提到了,能不能悟到,就得看你平时有没有拿帖多分析多想。

这个专栏本来就是一个讲专业知识的,只不过扯淡比较多,接地气而已,没那么多文言雅词。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以前练字时的感悟笔记也都找不到了,忘记了当时自己的需求,所以现在很笼统,没有什么方向,多是想到一个主题就拓展一下,如果大家有什么比较困扰的问题,确实可以留言一下,有价值得我会细说一下。

所以,这个专栏会慢更,尽量坚持下去,想到要写什么的时候,就多加两篇,至于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也不知道,看缘分。

订阅与否,大家就看情况而定吧。因为这种文章不适合急于求成的练习者,毕竟实用性技巧不多,多的是技巧下的逻辑问题,比如这个技巧的价值在哪里,原理是什么,在书史中如何演变等等。

我有一个讲技巧的专栏,定价才20块钱。我不知道别人把技巧看的价值有多高,反正在我这里技巧从来不值钱,因为这个只要有时间就能学的会,无非是快慢而已。

真正有价值的是思考,是那些能带给你灵感或者启发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因为悟到了一点点,才能让自己练字效率提高,让练字时间利用的更充分,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这篇专栏不讲练字技巧,都是一些书法逻辑,为的就是提高大家对书法的认知,让大家更清楚的体会到书法本质,什么是专业角度,什么是大众角度。所以讲笔法的时候,说的是笔法的来龙去脉和可拓展之处,讲楷行草也是从书体的根本原理出发,讲清他们的难点及重点,方向留给你们自己去找。

我从来不认为好学生是“教”出来的,这也是我讨厌老师,也是讨厌老师称呼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在死教,就按照他的套路死教,不管别人死活。反正我个人会觉得这种方式祸害了很多人。

会动脑的人,往往几句话的提醒就能领悟到新东西,这种人才比较适合深入学习,也容易学好。

我个人的初衷就是,能多说一点就多说一点,总会有一句话能给你带来一些什么,听不听看你个人,觉得有用自然会思考出东西,觉得没用就是没什么缘分,也没关系。

千万别觉得我能教你东西,如果你有收获,都是你自己的思考所得,我就是一个点火的。恰好你是个干柴,那就能点着,如果还湿,我也不执着,所以我配不上老师这个词儿。

怎么说呢,今天说的这个东西还是要多看帖思考,多用单字去分拆对比。其实米芾中年笔法有规律,是可以通过思考学到的。

虽然米芾水平高到了极致,但40岁的水平也不可能跟晚年成熟一样,所以不要把他年轻时的水平神话,他年轻时的字虽好,水平虽高,但还在大多数人可学的范围内,只要方法对还是容易的,可以多尝试一下。

本文内容小众,看不懂的也不用细看,费神,这些文章只适合恰好处于一个阶段的人群,需要一些不错用笔功夫和理论基础才能看懂。

最后,例子是死的,方法是活的,要靠自己实践才能领会,光看文是没啥用的,就跟喝米汤一样,只是解一时之饥,当不了饭。文章十分钟能看完,但是如果仅仅是觉得有道理,那就白看了。

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订阅一下本专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