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福建三大渔女的头饰和服饰!

 zqbxi 2019-06-09

福建泉州惠安女穿着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脐,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于是,所谓“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

惠安女特殊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她们都头戴黄斗笠,笠内也缀上各种绒花和塑料花。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较大、厚、重,边沿稍有弯曲;后者斗笠较细、薄、轻、小。后者也蒙上头巾,但头巾上缀有红色小花蕾,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黄色竹篮。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成为吸引人们注目的风景线。

福建泉州浔埔女头饰和服饰

福建泉州浔埔女的服饰独特,别具一格。浔埔妇女把长发梳成一串后,即把这串长发盘成几圈髻子,中间横插一根象牙或塑料筷子,两端外伸,就轻而易举地干脆利索地完成。浔埔女独特发髻除横窜的“骨格”从随地取材到采用贵重象牙或塑料制成外,花是女性装饰重要必需品,而东海的花色品种为泉州一带之冠。浔埔妇女用花苞或花朵,用麻丝把它缀成一串串碗口大小的花环,然后在发髻四周围拢起来。平时只用一二串就够,每遇喜事时则围上四五环之多,有的还可再选一二朵美丽的鲜花,用镀金珠子针插在头髻上,使整个头髻花团锦簇,美丽而芬芳,形成浔埔妇女在头饰上一大特色。浔埔女的服饰也很特别。上衣是 藏青色或蓝色斜襟掩胸的大裾衫,裾是圆形,乍一看,与 惠东女的特点有点相似,其实有很大差别。埔妇女是衫不露脐、不带腰饰。至于裤都是清一色黑色大筒裤,裤头为腰部的两倍宽。

福建莆田湄洲女头饰和服饰

福建莆田湄洲女头饰和服饰是该地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显性表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妈祖的大爱精神,又表达了百姓对妈祖的敬奉之情。在湄洲岛流传着一首民谣“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说的就是妈祖服饰。帆船头是一种形如帆船的发型,也叫做“妈祖髻”,大海衫、红黑裤就是妈祖装的代表。 相传妈祖髻这个发型是妈祖生前为了表示矢志救助渔民,终生不嫁的决心而设计的。整个发型全部由真头发梳成,船帆状发髻左右两边各别一根波浪形的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头顶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一根根的发卡和发绳代表船上的零件,这些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相传妈祖装是妈祖生前最爱穿的服装,上身是中式海蓝色斜大襟上衣,海蓝色象征大海;下身是上红下黑拼接的宽腿直筒裤,红色和黑色分别象征吉祥和思念 。

有时间,约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