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诗词中的意境美

 杏坛归客 2019-06-10

欣赏诗词中的意境美

秦汉礼

 

意境这个概念,我们已经说过,这里再加以分析,并作初步欣赏。

欣赏诗,创作诗,总也离不开意境。那么意境,重要在哪里呢?从通常所说的环境描写或场面描写,与诗词中的意境相比较,就更清楚,容易理解。

通常说的环境描写或场面描写,虽然也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其中,但总还是客观描述。诗词中的意境,虽然也像是环境描写,那已经带着浓浓的情感色彩了。出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诗人情感的流露。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

在诗词中,作者的写景叙事,只是铺垫,都是为抒情阐理准备的。诗词,是语言艺术。语句精炼,用词精雕细刻,还有格律的限制,不允许语言拖泥带水。要想在简短的篇幅内记述和表达丰富深邃的思想情感,要求在语言上惜墨如金。这就是常说的“一花一叶总关情”。真敬服前代文人们,创造出“意境”这个概念。“境”前加个“意”字,就把环境和情感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不说情境,而用意境呢?

情境,仅仅是思想感情和环境的关系,也许是触景伤情,也许是触景生情,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的情感波动。这里的外界环境是自然的,是影响人们情感变化的因素。意境,则不然,在诗词中出现的景物和环境,都是诗人创造的,安排的,都是为叙事抒情阐发道理而铺设的。换言之,是先有用意,或抒情,或叙事,或阐理,再创设一种环境氛围,使情与境相呼应。这里的“意”,既有情感的,又有想象虚拟的;“境”,才是根据需要创造的特殊氛围。意境,也就是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有人把意境分为实感性意境、改造性意境和含蓄性意境。其实,无论是实感,改造,还是含蓄,只要与“意”相关,就都是主观创造出来的特殊环境。大致相同,只是细微区别而已。

所谓的实感性意境,就是诗人运用状物、描写、叙事等艺术手段,通过刻画形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真实形象地再现客观环境。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所谓的改造性意境,即将客观环境和事物,经过主观的想象加以改造再表现出来。其手法或者是以人拟物,赋予无生命的事情和物体以生命动态,或是赋予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以人的思想和情感,或是以物喻人,将无知的物体寄以灵性、托为有情,以造成物我交会的境界。

所谓含蓄性意境,就是让诗词丰富的内涵欲吐未吐,深沉蕴籍,需要读者自己去发掘、去思考,才知其中三昧。这种境界,称之为含蓄性意境。

写诗填词,抒发的是情感,表达的是观念。无论用什么手法,都应以让读者受感染、能接受、明主旨为目的。如果让人读过作品,如坠迷雾,如同猜谜,不知所云,那何谈感人!所以诗词表达,还是能被读者接受为好,不要故弄玄虚。

欣赏古代诗篇,几乎都有意境的创设,从而叙事、抒情、阐理融为一炉,自然天成。而没有创设意境的作品,可以说星星点点。

举几个乍一看似乎没有创设意境的七言绝句,分析一下,多是说理的。


1、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诗没有写景,却带有哲理性,前两句叙述古人学习精神与毅力,后两句点题。这首诗创设的意境不是自然景物,而是治学氛围。古人治学那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刻苦精神,用无遗力,精当概括。治学须厚重积淀,不能急功近利,体会更为深刻。这种创设意境的手法,很独到。

2、清·赵翼《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创设的意境,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李杜诗篇,从唐到今,家传户诵。当然这首诗里不是单指李白杜甫的诗篇,而是代指陈腐的,僵化的旧思想,旧观念。揭出社会现实。一个“不新鲜”,写出人们的厌倦和反感,呼唤变革,呼唤更新,创设一种特殊意境,为后两句直接入题,点明主旨做铺垫。

3、清·郑板桥《咏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的干,竹的叶,大家熟知,一笔没写;竹的根,在地下,看不见,却写得那样有力!只要一读,就受感染,这就是情感与外物的融合,意境之美,就在于此。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且诗中名句堪称经典,经常被引用。美就美在不仅写出了竹的风姿,更抓住了神韵。咬定,不放松,立根,破岩,突出执着坚韧,让人一读,就能感受竹子的任凭风吹雨打,任凭霜欺雪压的顽强。

同样写自然环境,季节变化,情与景的巧妙融合,景就有了感染力。人受自然景物的影响,或悲或喜;自然因人的介入,也有了感情。如果单纯写景,作品就减了韵味。以元代白朴和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为例,欣赏一下。

4、白朴·天净沙


春山暖日
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孤村
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声
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我们可以看到,白朴笔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分明,春有莺啼舞燕,夏有水冷瓜甜,秋有轻烟老树,冬有衰草孤村。可是读起来总有平淡之感,只是景色的罗列,人在其中只是看过一遍而已,没有让人回味的东西。

5、我们再欣赏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味道大不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开篇就把人带入清冷萧条的氛围,古道西风瘦马,似乎感受到古道长长,西风阵阵,瘦马疲惫的场景,结尾句“断肠人在天涯”,篇末点题,更增添苍凉伤感流落他乡的悲愁。这就是情景融合的效果,意境之妙,就在这里。

再回头欣赏白朴的作品,比较一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
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从欣赏角度看,有色彩纷杂,有动静结合,有上下视觉角度变化,可总觉得是在看一幅画,却没有让人动情的东西。

马致远的一首,读过之后,让人回味,留下伤感,勾人想象,胜过白朴的四首。这就是情感的作用。

同样的景,为抒发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也不同。选一首宋词和一首元曲,我们感受一下。

6、宋·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里写的秋景,色彩分明,视野旷远辽阔,抒发的是乡愁和忧国情怀。写气温,用了“寒烟翠”,只是视觉的观察,没有冷意。结尾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没有人觉得作者是在沉湎儿女情长,只读到将军报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抱负。


7、元·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里也是秋景,色彩也很分明,选取的意象也很多。碧云天,黄花地,与范仲淹词句几乎相同;而其他则差别很大。西风紧,增强了冷意与萧瑟;北雁南飞,则暗示远别;而霜染层林,更突出冷落凄清,与结尾的离人泪相呼应。写出了儿女情长,离情别恨。从创设意境角度,手法也是精妙的。

所以说,意境之美,美在情趣,美在情与境的融合。单纯抒情,显得空洞;寓情于景,顿增风韵,耐人回味。

8、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友们耳熟能详。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前六句写山中秋景,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高低错落,明暗分明,真是一幅美妙图画!如果诗句到此为止,我们也只是看画而已。巧在结尾一联,点睛之笔,抒发感情。春花烂漫,鸟语花香,人们都喜欢春天的美好。可是这里,秋天的山中,更美!任凭它春色已去,诗人更喜欢山中秋景,并且希望长期隐居于此。因结尾两句,使秋景增添了人情味,诗味更感染人。

9、苏轼在情景融合上更巧,《新城道中》很典型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这首诗意境优美: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与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在用情手法上,连铺垫都没有,开篇就用拟人修辞,直接进入。东风知我意,吹断积雨声,真是天公作美。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10、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紧扣题目“春望”,写眼前所见,扣开篇的“国破”写心中之痛。平时的鸟语花香,此刻都成了溅泪惊心的因素。以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看到国家破败,感受亲人离散,情何以堪?

结尾的“浑欲不胜簪”,因生活动乱,长夜难眠,饥寒交迫,头发都脱落了,更见忧虑之深切。全诗先创设意境,后抒情感,情境融合,悲怆感人。


11、毛泽东·《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正处建国初年,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的血吸虫病时,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时刻系念着人民的领袖,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热忱化作了这两首七律。

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点评,只对创设意境与抒发情感简要欣赏。第一首,开篇的“枉自多”和“华佗无奈”,写出旧中国人民悲苦,疾病肆虐;“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写出社会凋敝,死气沉沉的傪象,流露出诗人对人民对社会的忧思。

第二首,开篇的的明丽畅快,立刻给人以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气象。新中国治愈血吸虫病患,领袖心中的欢快之情,激荡飞扬,让读者热血沸腾,受到感染。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写作品,应先有情,这是根基。无论辞采如何华丽,技巧如何高妙,如果没有感情作基调,那作品就是没有灵魂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谓经典。意和境,不可分离。

无论写诗填词,首先自己要情入其中,身在其中。这样才能把读者引入其中。时间,地点,气氛,要有切实感受。总不能人在天南,眼前是地北的风物;漫天飞雪,赏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当然不是在温室大棚。一首诗词,应该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展示一幅画面,抒发一种情感,阐述一个道理。不能太杂乱,一杂乱,意境就乱,作品表达的主旨就模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