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20考研进行时-第216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6-10

第二章 腧穴总论

本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腧穴的概念、腧穴的分类、腧穴的治疗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腧穴的定位方法。该章的知识点多数都是属要理解的内容,内容虽不多,但考查频率较高。尤其是各考点中尚未考到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更大,需重点掌握。

考点一:腧穴的概念

考点击破

输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输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 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需注意,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具体含义则有所区别。输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考点点拨
此考点考查对输穴概念的理解,应记住三点:腧穴是经络之气输注之点;是疾病反应点;是治疗施术点。对于腧穴的别称了解即可。

考点二:腧穴的分类


考点击破

输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名、定位及系统分类等阶段,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该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而归纳于十四经系统中,简称“经穴”。它们是输穴的主要部分,现共有362个。

2.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对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输穴主治范围单纯局限,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有一部分也被列入了经穴。

3.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和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作为病针灸部位。阿是穴多治局部病变,其命名由唐代孙思邈首先提出。

考点三:输穴的治疗作用(即主治特点)

考点击破
输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  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点。指输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疗眼病;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


2.远治作用  十四经输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脑穴,不仅治局部病症,还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还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能治手腕部病症,又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还可治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能冶下肢病症,还可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人体防卫、免疫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3.特殊作用  指针刺某些输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针刺天枢既止泻又洽便秘;内关可治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输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

考点四:腧穴的主治规律

考点击破
腧穴(主要指十四经穴)的主治规律,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1.分经主治规律  指某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定经不定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选穴原则即是其体现。


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见下表: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主治

三经主治

手太阴肺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心包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

心病

手阳明大肠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

侧头、胸胁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阳明胃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胆经

侧头、耳病、胸胁病

足太阳膀胱

后头、背腰病(背腧并治脏腑病)

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肝经

肝病

足少阴肾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任脉

颈及面口病,前阴病、虚证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热病、五官病


表2-1十四经输六分经主治规律

2. 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分布主治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症,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症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等。

真枪实练  

1. 十四经腧穴总数是

A.365  B.363  C.361  D.349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都析:C 腧穴总数:《内经》为10个;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截经穴349个;北宋·王唯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经穴354个;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记载经穴354个;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经穴359;清·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经穴361个,延续至今。

2.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

A. 输穴  B.五输穴  C奇穴   D阿是穴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阿是穴的命名由孙思邈首先提出。五输穴为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输穴,输穴为五输穴中的第三个腧穴。

考点点拨
这三类腧穴的特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以区别记忆:是否定位,是否定名,是否归经,各自主病特点。需重点掌握此考点。

3.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都具有的主治功用是

A. 远治作用  B.近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双向调节作用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B。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点。

4.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主要体现的是
A.十四经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B. 腧穴的特殊作用

C. 腧穴的近治作用

D. 腧穴的远治作用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对于常用腧穴主治特点的掌握。至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但用于矫正胎位是其主治特点。符合腧穴的特殊作用,即腧穴的相对特异治疗作用特点。

考点点拨
此考点很重要,要结合具体例子理解记忆,弄清楚穴位具体的某个主治所时应的治疗作用。

5.治疗眼病、热病、神志病,宜选用的经脉

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  C.足三阴经  D.足三阳经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6.下列各组穴位中可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等疾患的是

A.外关、足临泣  B.后溪、申脉  C.公孙、内关  D.列缺、照海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①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可以治疗腓、喉病。②手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复溜、肓俞,可以治疗肾病、肺病、咽喉病。

7.手太阳经、手少阳经穴均能治疗的有

A.鼻病  B.目病  C.牙病  D.耳病

点击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D 此题旨在考查分经主治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