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茶香飘万里 2019-06-10

现在耳饰已经成为不少人必不可缺的配饰之一,但是耳饰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和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古代耳饰分类(图片 | 新浪博客·奁史)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玦(jué)

佩戴耳饰之俗在中国起源于何时,史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最晚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懂得了用耳饰来装饰自己。

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耳饰实物,绝大多数的玦形似缺口的圆环,以玉石质地为主。

《说文·玉部》中解释为:“玦,玉佩也。从玉,夬声。”

其主要流行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纹样装饰趋于华丽,到了汉代则主要出现在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地区不再流行。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妇好墓出土玉玦(图片 | 中国考古网)

进入夏商以后,穿耳的习俗还有所延续,但耳饰的佩戴主要以巫师或奴隶为主。

鬼神巫师所戴首饰带有一定的图腾或复杂的巫术象征意义,而奴隶穿耳在中国奴隶社会时,带有明显的惩罚或卑贱身份标志的意味。

在先秦时期,贯耳是一种肉刑,即对违抗军法者施之以箭簇穿耳的处罚。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中记载:“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耳三人。”

贯耳本作“聅”。

《说文》载:“聅,军法。以矢贯耳也。”

穿耳之刑罚自商周开始,一直到晚清时期还可以见到。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贯耳刑罚《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瑱(zhèn)

中原汉族地区不再流行穿耳,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礼制思想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思想的涌现,对穿耳之俗从理论上进行了明确的抵制。其中以老庄代表的道家观点最能体现这种观念。

《庄子·德充符》篇:“天子之诸卿,不爪翦,不穿耳。”

而对于女子,提倡全德全形为女性美的最高境界。郭沫若所著的《金文丛考》中有对此的解释:

“爪翦穿耳者不得御与天子,乃以为非礼。天子者宗周盛时之王,此尤足证女子穿耳之习避灾周室衰微以后见重于世。”

周朝建立之后,随着礼教制度的强化,中原人开始抵触穿耳这种风俗。

《孝经》明确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穿耳,对于遵守礼制的中原汉族人民意味着对身体的损害,所以穿耳成为了不孝的表现。由此,从周朝开始,历经汉唐盛世,直至五代,耳饰在汉族人的生活中是极其没落的。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了“瑱”这种礼仪性耳饰。

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最初是用来堵住耳朵的。

《礼纬》中载:“旒垂目,纩塞耳,王者示不听谗,不视非也。”

但是塞住耳朵多有不便,所以发展成垂于耳畔。人在行动时,瑱不免会摆动撞击两侧的耳朵或脸颊,既提醒了人们不要妄听,保留了瑱的本意,又免除了塞耳的弊病。

瑱只用于冕冠上,也就是说只有地位极高的上层统治者在出席极为隆重的礼仪场合时才会佩戴瑱。从先秦开始一直沿用至明代,直到清朝废除冠冕,充耳才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冕冠上的充耳(图片 | 黑猫博物馆)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耳珰(dāng)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玛瑙耳铛 扬州邗江西湖胡场汉墓出土

耳珰,特指嵌入耳垂穿孔的饰物,以玉石和琉璃质地居多。

到了汉魏时期,耳珰受到了当时汉族女性的喜爱。汉人认为耳珰源于蛮夷,佩戴耳珰是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和警戒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女子头上饰物或为簪珥 摘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研究》

《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今中国人效之。”

汉族女子想戴耳珰又不可穿耳,所以沿袭前制将耳饰簪戴在头上,同男子使用的瑱一样。耳珰过于简洁体现不出皇家威严,所以一般会在耳珰下佩以珠饰。穿入耳珰的珠玑坠饰,史籍上称为珥。

《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宫廷女子参加重大盛典时均会戴簪珥:

“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翦氂蔮,簪珥。珥,耳珰垂珠也。”“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贵人助蚕服……大手结,墨瑇瑁,又加簪珥。长公主见会衣服,加步摇,皆有簪珥,衣服同制。”

按当时的礼俗,凡在侍奉君王长辈或接受尊长教诲训斥时,必须事先取下簪珥,以示洗耳恭听,否则就会被视为失敬。所以女子佩戴簪珥也需要在一种比较隆重的正式场合或礼仪场合使用。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琉璃耳珰(图片 | 雅昌论坛)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琉璃耳珰 蚌埠市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耳环

耳环一直流行于少数民族中。南北朝时期的古籍中就多有记载。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明代 龙首金耳环 江西省博物馆藏

《南史·夷貊上》:“林邑国……男女皆以横幅古贝绕腰以下……穿耳贯小环。”

《峝溪纤志》:“苗妇人耳环盈寸。”

《瀛涯胜览》:“阿丹国妇人耳戴金厢宝环。”

最初的耳环是以金属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环状耳饰,汉化后转为带有环脚的形式。这种耳环的变形,有约束行为,使人端庄之意,长长的环脚直戳皮肤,稍有不慎就会被戳破,这也是对女子行为的一种限制。正如前朝不戴耳饰是出于礼制的需要,此时佩戴耳饰也是出于对礼制的需要。

但是从宋代开始,耳饰在中原地区一改其衰败的颓势,在汉族女子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进而很快和缠足一样,成为男女有别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嵌宝石金耳环 南京博物院藏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新儒学口号下,原本儒家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顷刻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女性逐渐局限于室内的生活,只能在方寸之间求其大千。同时因审美倾向的转变,女性耽于修饰,追求世俗风趣,注重感官享受,耳饰成为了女性的专属。这是促进宋代首饰业繁盛的重要原因。当时的汉族女性大都佩戴耳环,玦和耳珰已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葫芦形金耳环 南京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宋代竹叶状金耳环 常州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耳坠

在耳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耳坠,上半部分多为圆状耳环,环下再悬挂若干坠饰,这一变式在明清时期深受女性青睐。

女性在行动时坠饰来回晃动,颇显婀娜摇曳之姿。因为耳坠相对于耳环更显活泼,没有耳环显得正式,所以常是未婚女子或宫庭女子着常服时所戴。

明代《客座赘语》载:

“耳饰在妇人,大曰环,小曰耳塞,在女曰坠。”

即已婚妇人戴耳环和丁香为主,未婚少女戴耳坠为主。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宫灯形金耳坠 南京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清代 累丝花篮形金耳坠(图片 | 雅昌拍卖)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金累丝宫灯形耳坠 首都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丁香”

“丁香”,又名“耳塞”,是一种小型金属耳钉,流行于中国明清时期。

丁香固定于耳垂之上,小巧轻便,为一般家常佩戴。丁香其实本质是耳珰的变形,只不过丁香以金属质地为主,耳珰则以珠玉、琉璃材质为主,也正是因为玉石材质的局限,耳珰需要的耳孔相对要大一些,故不受汉族女性的喜爱。

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记载:

“耳上的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那极贫小户人家,没有金的银的,就是铜锡的,也要买对儿戴着。”

李渔《闲情偶寄》中载: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则不可不求精善。”

戴耳珰(丁香)既强调男女之别,也有护佑之意。古时认为小儿易夭折,刺破皮肤,破一下相,不再完美,以此用来躲避死亡。所以即使是男孩,若儿时病弱,也会给他单耳戴一丁香。这幅画像中孝贞皇后所戴的正是丁香。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佩戴丁香的孝贞显皇后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金丁香 南京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耳钳(qián)

耳钳,原来是满族人对耳饰的代称,清代宫廷女性耳饰多为“一耳三钳”式,钳既可以是环又可以是坠。

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耳钳又指的是带有夹钳的耳饰,也就是现代的耳夹。因其无需穿耳孔,所以流行于民国时期新女性崛起之时。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佩戴耳钳和耳坠 孝全成皇后与幼女像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佩戴耳钳的孝纯皇后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耳饰究竟有多美?绝对晃花你的眼 !

金环镶嵌东珠耳饰 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是否穿耳纯粹是个人选择,已无任何约束,耳饰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材质、样式、工艺等等。

回顾耳饰的发展历史,中国几千年的世情、世相与兴衰跌宕,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似乎都在耳畔不经意间折射出的那一点流光之中悠然显现。

作者:木子李

编辑:戚彧卿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