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与自由”养育的迷思(一)

 Dxy360 2019-06-10

给孩子“爱与自由”有界限吗?是要无条件满足

他吗?可不可以不接纳不满足?

昨天,有新入的会员在群里问:刚刚接触“爱与自由”理念,也很认可,但想这样对待孩子时,心中总是会有迷惑,甚至是恐惧:这种自由有没有界限?我要不要全然满足他?全然满足他会惯坏他吗?这和溺爱有什么区别?他不想上学就可以不去上吗?我这次同意了他不上

学,以后他天天不上学怎么办?他不睡觉打游

戏到很晚,就这样不管他吗?

好,那就结合我所有的所学,蒙特梭利爱与自由、亲密育儿、华德福、P.E.T.、无条件养育、情绪、界限、控制、自我负责、规矩,等等各种理论,我们就好好说说,关于“爱与自由”养育的系列迷思,我们今天说:自由,和界限。

首先我要直接亮明观点:用“爱与自由”理念养育孩子,或者说,“无条件养育”孩子,不是要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而是——我不去利用父

母的身份父母的权威来操控你,我不控制你,

但是,我也不委屈自己;你的需求很重要,我

尊重你的需求,我的需求也很重要,我也我尊

重自己的需求。

我认为这里面涉及三个层面:行为;情绪;需求。

1、 从行为层面上来说:

“爱与自由”养育孩子,不是说接纳你所有的行为——我也是个真实的人,我做真实的父母,真实的父母有时就是会有情绪,会有评判,甚至,想要控制孩子来缓解自己心中的焦虑——我对你的行为,内心是有“接纳线”的,你的有些行为,在我那个当下,我确实是接纳不了的。这就是我这个真实的人的“界限”。是的,比如我对少女化妆上学,我的头脑中就是有我从小的固有评判:“学生上学怎么能化妆呢?”那我就是接受不了这个化妆上学的行为啊,这就是我的界限。你在公共场合大嚷大

叫,我就是接纳不了啊。你的有些行为,是需要讲规矩的呀。所以,在行为层面上,无条件养育,爱与自由养育,不是说,我要接受你的

所有行为。

而我不接受你的行为,通常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你的行为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的需求,比如我要安静地看书,你非要在旁边大声听音乐;第二种更可能的原因是,你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实实在在的影响,但是,我就是“看不惯”。比如上面我举的那个化妆上学的例子。(这两方面的不接纳孩子的行为的情况,我后面再单独分析)。

2、 从情绪层面上来说:

“爱与自由”养育孩子,是我的确有时不能接纳你的行为,但是,我理解你因为我不接纳你的某些行为而产生的情绪,我看见你的这些情绪,我不妄图控制你的情绪,我陪伴你一起经历这些情绪,我深刻地知道:情绪无关好坏对错,情绪是你在那个当下产生的能量。我不评判你应不应有这些情绪。你当下所有的情绪,都是可以的,都是被我看见和理解的。比如我特别累,不想给你讲故事了,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缠着我哭,那我在行为上无法满足你,但我理解你因为我没有满足你而产生的情绪;而不是说,我不许你哭,不许你有情绪,非要你高高兴兴理解我接受我——我不妄图控制你的情绪。

3、 从需求层面上来说:

我深刻地知道,我们是不同的人,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需求。当我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不是你的需求有问题,我更不会评判你不应该提这

样的需求——你有权利提需求,我也有权利根

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你的需求很重要,我的需求也很重要。你可以提你的需求,我也可以提我的需求。有时我愿意满足你的需求,有时不愿意。我是个真实的人,我确实在有时不愿意优先满足你的需求,而是选择优先满足我的需求。但当我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我知道是我无法满足,而不是你不能提那样的需求;你想要我满足你的需求而我又确实不想满足时,我知道,我自己的需求也值得被尊重。

说完上面三个层面,我想说说,我认为,几乎所有的育儿困扰,都来源于一件事,就是:你当下的样子,和我头脑中认为“你应该的样子”不一样,我该怎么样才能把你当下的样子改造成我头脑中认为“你应该的样子”?

其实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不接纳——不接纳你当

下的样子。

是的,我有权利不接纳。

但我知道我不能接纳你当下的样子,可能来源

于两个方面:

一是你的行为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的需求,比如我要睡觉,你非要在旁边听音乐,你的行为的确给我造成了困扰;再比如我急着上班,你非要让我陪你搭乐高,在那个当下,你不让我走的行为,我确实不能接受。你的需求很重要,我的需求也很重要,我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我知道是我无法满足,而不是你不能提那

样的需求;你想要我满足你的需求时,我确实不想满足时,我知道,我自己的需求也值得被

尊重。

第二种更可能的原因是,你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实实在在的影响,但是,我就是“看不惯”,我看你这样,我就是不爽。比如上面我举的那个化妆上学的例子:孩子上学化妆本身并不会给我造成什么具体的影响,但

是,基于我固有的信念“学生不应该化妆上

学”,所以我就是不能接纳。

对于第一种情况,也就是:你的行为实实在在地给我造成了具体的影响,也就是P.E.T.中所说的需求冲突。那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坐下来探讨解决方案的(即P.E.T.中的“第三法”):也就是说,我尊重你的需求,我也尊重自己的需求,那我们坐下来头脑风暴一下,有没有一个方案或办法,能满足我们双方的需求;比如,我下班急着做饭,你要让我陪你讲故事,那我们就想一想,找个方案,来满足我们双方彼此从需求:我们需要填饱肚子,你想让我陪伴你,那也许我可以点外卖,同时来给你讲故事;或者你的实际需求是让我陪伴你的话,那我们可以一起做饭,我给你一点大米菜叶面团啥的,你在我旁边玩,我做饭;或者我

先把米闷上以后,我先给你讲个短一些的故事,我再去做饭;等等——大部分时候,对于这种需求冲突,只要我们坐下来探讨,大多数

时候是能找到满足我们双方彼此需求的方案

的。

然而据我观察,生活里,真正困扰养育者们的,是第二种,就是我说的“看不惯”——我认为你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样,而你偏偏不如我所愿;其实你不如我所愿,并没有给我带来实际的什么具体影响,但我就是看不惯,就是不爽,就是不能接受。因为我头脑中有了一个固有信念,比如你应该9点之前上床睡觉;你每天玩手机的时机不应该太长;你放学回来应该先写作业;你玩好了玩具应该学会归位;你应

该大方,应该开朗,应该学会分享,应该勤快,应该专注,应该不挑食,不多吃零食,应

该好好吃饭;等等等等。

这就是P.E.T.所说的价值观冲突,也就是你当前的行为,与我头脑中认为的“应该”不同;我头脑中的“应该”是我的信念,或者叫价值观,

你当前的样子,不符合我价值观——而这,也

是我认为当下所有育儿的痛苦的来源。

一个妈妈来找我咨询,她说,孩子吃饭特别挑食,就不吃主食,就是爱吃肉,爱吃水果,但是几乎不吃主食。“你说不吃主食还怎么长身

体,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怎么能行呢?“她

很苦恼,甚至一度焦虑得无法入眠。

iiiiiiiiii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