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烦君更抚文王操 慰我寒窗在此琴(上)

 花小鼠 2019-06-10

之前在查阅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时,曾看到一个孔子学琴的故事,故事里出现了一首琴曲——《文王操》。这首琴曲今天琴人仍在弹奏,但不是很流行,老汪也没怎么听过。近有琴友将演奏此曲,与老汪聊起此曲曲意,老汪于是将此曲作了一个了解。

孔子与《文王操》

孔子弹奏《文王操》的故事,见于《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孔子家语·辩乐解》《淮南子·主术训》,《淮南子》所载极为简略,其他三种文献的记载基本相同。《韩诗外传》成书于西汉初,《史记·孔子世家》在撰写时间和选取的材料上与《韩诗外传》大体相同。(宋代朱长文的《琴史》记载的师襄子的故事,取材于以上几书。)

今本《孔子家语》,过去学者以顾颉刚为代表,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伪书,但最近的出土文献表明《孔子家语》也是西汉初年编订的,所根据的材料,与《韩诗外传》等可能是同一批,都是从先秦传到汉代的典籍。

烦君更抚文王操 慰我寒窗在此琴(上)

明 仇英《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

《史记·孔子世家》把这个故事记录在孔子五十多岁,开始周游列国、刚到卫国时。有学者认为孔子少年时就开始学琴了,到五十多岁时,音乐造诣很深,不该再向乐工师襄子学琴了,《史记》这里记录的时间不正确。

司马迁和孔子相隔了有400年,《史记》所记载的时间肯定有不正确的地方。但就老汪弹琴的经验而言,无论弹琴的年限多长,总还有继续学习和进步的空间。孔子本就是“学而不厌”、“学无常师”的人,他向师襄子学琴,自然不会考虑自己的年龄和师襄子的身份,而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古琴造诣,才能达到故事里所说的境界。因此孔子弹《文王操》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就比较高了。

这个故事以《韩诗外传》所载最为通顺完整: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

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

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韦,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 传曰:闻其末而达其本者,圣也。

孔子跟着师襄子学琴,没有继续学新曲目。师襄子告诉他可以继续学新曲子了,他拒绝了,如此反复几次,理由是:曲子是学会了,但是进一步的节奏、技巧(数)还没掌握;掌握了节奏、技巧,还没理解曲子的思想(意);掌握了曲子的思想,还不知道曲子的作者(人);知道了曲子的作者,还不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大背景(类)。

烦君更抚文王操 慰我寒窗在此琴(上)

清 焦秉贞《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

孔子终于把琴曲的几个层次都理解了,他说弹奏这个曲子,他看到了作者在伫立远望,盛大庄严的样子,创作了此曲;作者皮肤黝黑、身材颀长,称王天下,让诸侯们来朝见臣服,这个作者就是文王吧!师襄子惊讶于孔子对曲子理解之深,他告诉孔子,根据自己老师的传承,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操”是琴曲的一种题目名称。)

孔子弹奏文王的曲子,就能知道文王这个人,师襄子很惊奇这样的洞察力,向孔子请教怎么能通过曲子了解作者的思想。孔子说仁者喜欢和缓(好韦),和者喜欢细腻(好粉),智者喜欢急促(好弹),思想丰富的人喜欢沉思(好丽),通过曲子的特点能知道是文王的曲子。

《韩诗外传》最后评论说,像孔子这样通过曲子所呈现的特点(末)就能知道曲子的根本内涵(本),是圣人的境界。这个故事以孔子的弹琴经验,告诉读者如何由表及里地层层理解琴曲。

宋代的朱长文据此认为,像师襄子这样的琴人,只知道古琴的曲调,这是最浅的层次;而孔子弹琴追求深层次的意境,这是古琴更高的追求。古人教琴,有时候不先告诉学生曲子的名字,而让学生通过对曲子的揣摩,去悟出曲子的含义,这样更能达到琴学根本。

我们先听听成公亮老师的《文王操》,下篇聊聊琴曲《文王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