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招「独穴」推拿,如何让孩子长得又快又好?

 桂林兔子 2019-06-11

脾为后天之本,一招「独穴」推拿,教你如何帮孩子顾好脾胃,远离疾病困扰。

孩子少生病,才能长的又快又好。

我们都知道,孙俪娘娘是出了名的好妈妈,她经常在微博上晒儿子等等、女儿小花,这两个孩子被她养的非常壮实,长得也是虎头虎脑,特别招人喜爱。

为什么娘娘这么会养娃?其实,早在2014年,她就分享过「让孩子少生病」的秘方——小儿推拿。

确实,小儿推拿因其「不打针、不吃药」就能解决孩子感冒发烧甚至腹泻等病痛,深受父母们的追捧,明星父母们也不例外。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小儿推拿中常用的穴位——脾穴。

何为中医之「脾」

近年来,小儿推拿法因其「以指代针」、「以穴代药」的安全、绿色、有效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小儿很多疾病归根寻因皆因脾的问题所致。如小学生脱发、遗尿等可能与之有关,而非仅发育迟缓、厌食纳呆才是脾的问题。有时长时间咳嗽带痰不愈也与脾有关。

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穴的位置和推法

部位: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属线型穴位。

操作:用推法。分补脾、清脾、清补脾3法。

✦ 补 脾 ✦

自指尖推向指根,用于虚证如脾虚泄泻。

✦ 清 脾 ✦

自指根推向指尖,用于实证如伤食、积滞。

✦清补 脾 ✦

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证,如消化不良。有云:「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

而运脾之于推拿就可用清补脾独穴即可实现之。

次数:1000﹣2000次(5~10分钟)。

作用:健脾调中、补血生肌、消食滞、化痰涎。

主治:伤乳食、消化不良、脾虚泻、疳积、脱肛、黄疸、湿痰、虚喘嗽、慢惊风、隐疹不透等。

而脾穴可作为独穴,可以解决很多孩子生长中困扰家长的大问题,例如:

1、慢性咳嗽:可以只用补脾一穴,每天推约6000次;

2、脾虚胃弱的纳呆(不爱吃饭有木有):可以只用清补脾一穴,每天也推6000次。效果还是不错滴。

难怪140年前,徐谦光即把独穴补脾土比作「六君子汤」。

小贴士:六君子汤是传统中医为数不多的经典名方之一。

它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等六味中药材组成,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

通过配伍后,其药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中和之意,又符合中庸之道,所以中医界把他们称之为「六君子汤」。

所以,各位宝爸宝妈,顾护小儿脾胃,从脾穴开始吧!

关注我们

获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