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0日电 太阳分几层?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满天星河,为什么夜空却漆黑一片?会眨眼的星星,为什么看起来都是黑白的?黑洞又真的是个“无底洞”吗?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甚至认真思索过这些问题。 对于神秘的宇宙星空,人们总是有着天然的兴趣。这也让专注于天文研究,“牛人”云集的国家天文台,在大众眼中充满了“神秘感”,不过,你可能还不知道,天文研究的“国家队”国家天文台不仅也有接地气的一面,皮起来还十分的惹人爱。在抖音平台上,国家天文台开设了官方账号,而且吸粉无数,俨然一副“科普网红”的架势。 浏览国家天文台的抖音官方主页时,你会发现这里好像并没有很“高产”,黑洞、星云、天眼……加起来也只有20部作品,可点赞、评论、转发量却十分的高。其中最为震撼的黑洞科普短视频作品,直接创下了39.7万点赞、10272条评论、3.8万次分享的喜人数据,甚至评论区的回复内容都盖起了“楼中楼”。 全球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纵然能引发全民的关注热潮,可国台抖音号上的部部作品的点赞、转发、评论数据都十分出彩,并让国家天文台迅速在抖音俘获了近40万粉丝,一定在运营以及内容输出上有着某些奥秘。国家天文台抖音账号负责人科普主管万昊宜老师近两个月辛勤的忙碌,也许能为大家解开国家天文台“蹿红”的秘密。 抖音平台账号的运营模式是什么?用户都偏好什么样的内容?几分钟内的视频更适合抖音用户的浏览习惯?如何将“又专又精”的天文知识呈现的更通俗大众……在国家天文台准备入驻抖音时,万昊宜老师在这些方面着实下了不少功夫,甚至初期发布的视频,也抱有一丝尝试摸索的心态。 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传统科普视频模式的国家天文台来说,抖音平台特有的短视频创作,可以说是一种挑战。采访中,万昊宜老师就坦言,天文学知识通常需要更强的逻辑推导以及知识内容支撑,才能更好的讲述清楚知识点及其脉络。这就要求科普时间不能太短,而对于最多不超过5分钟的短视频来说,如何用更短的时间,讲清楚讲明白一个天文知识点,比想象的还要有挑战。抖音特有的短视频传播,需要将关键信息更多的融入在一帧帧的画面中,且还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观看体验,视觉效果、通俗性都要更好的兼顾,要在“打比喻”讲科学这件事儿上下更大的功夫。在视频创作和科学审核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确认与调整。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