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科普文—香囊辟邪篇

 roselihong 2019-06-11

楚灵均,屈正则。

谗波困,遭放流。

千古憾,汨罗江上,

一点丹心殉;

倾浊酒,慰忠魂,断肠离骚,

问尽九章渺渺;

俗世向多宵小,屈原安得前程。

又近一季五月五,又过一年端午节,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的华夏儿女早已陆续开始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以庆祝并纪念这一传统节日。

对于粽子和龙舟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可是佩香囊这一习俗却鲜有人知,甚至有人以为香囊就是装满香料持续散发芬芳的锦囊,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香囊文化。

据史料研究,中国香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可谓历史悠久。《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中均有关于人类使用香料植物的记载。屈原《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说明当时在香囊中放置辟芷、秋兰、艾草等。


正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香料在中国古代多用于芳香避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很多关于薰香与香料的内容,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古人所云好香如妙药灵丹,可助人化病疗疾,开窍通关,悟妙成真,皆非虚言。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香袋”,有些地方也称之为荷包。香囊起源很早,魏晋时期繁钦《定情诗》即咏:“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唐宋以后,风气大开,熏香佩袋,更为流行,秦观满庭芳曾咏:“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明清以后,男女佩香囊则极为普遍

香囊的制作,都是极为精巧玲珑的,多用丝绸、彩线为原料。香囊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由此可见,香囊文化历史悠久,代代相承,那么,盛有中草药的香囊究竟有何功效呢?

驱邪避秽

相传五月五日为恶日,虫害滋生,瘟疫流行。在这一天佩戴盛有中药的香囊可保证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避疫气,令人不染”,就是使人不受污秽之气或毒气的污染。

闻香养生

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皮毛腠理与五脏六腑相贯通,其药物外用,药性可从皮肤毛窍汗孔而入腠理,再经过经络的输送直达脏腑,从而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的作用,所谓“服气”二字,则起源于服香气也。因此,定时将香囊置于口鼻处深吸其香氛,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驱除蚊虫

夏季蚊虫较多,小孩皮肤娇嫩,蚊子最容易咬小孩的头面和脖子,所以把香囊戴在脖子周围和胸部,可有效驱除蚊虫叮咬。因所选香料具有释放性,随着时间的流逝香味逐渐变淡,又可防止因长时间受香料熏染而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或影响嗅觉。但由于蚊虫嗅觉灵敏,因此,即使人体已察觉不到香囊较为细微的气味,同样也可以起到防蚊防虫的功效。

如此好的香囊哪儿能得到呢?成年人的佩戴香囊,因为需要含有芳香化浊香气的药粉,药方市面上是没有流传的,每家每派的药方都是珍而藏之,今年我们少量制作了一批浴芳兰香囊两天之内即已脱销,但孕妇及幼儿因为不适合佩戴刺激性强的香囊,一般都是配戴以艾绒填充而制作的香囊,药性缓和而同样有辟邪驱毒之功,大家可以自己在家手工DIY。

如此有效的辟邪香囊,你“服气”不?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