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精品课 | 杨艳敏教授: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要点

 漠水llo9ygesv9 2019-06-11

杨艳敏教授

一. 急性心梗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1、急性缺血后的代谢障碍与离子变化

2、急性缺血后的电生理改变

3、自主神经平衡失调

4、再灌注损伤

5、梗死心肌心室重构

6、神经心理应激可诱发心律失常及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

二. 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概述

1、院前的心脏猝死主要是VT/VF所致

2、早期再灌注治疗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和心血管死亡

3、STEMI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需紧急血运重建

4、STEMI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有限且有可能增加死亡率

5、谨慎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考虑电复律、起搏治疗或消融

6、纠正电解质紊乱、早期应用β阻滞剂、ACEI/ARB、他汀

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早、短阵室速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显示多形室早、短阵室速、室速加速自主心律(常在再灌注后出现)能明确增加持续VT/VF

2、治疗方法有:血运重建、β受体阻滞剂、ACEI/ARB

3、应用利多卡因可以预防室颤但因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死亡率升高,目前已不建议使用利多卡因

四. 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预警

1、ST段墓碑型抬高(见图1)

1) 其ST段向上凸起并快速上升,达8mm~16mm之间

2) 凸起ST段顶峰高于其前的R波,R波矮小

3) 抬高ST段与其后T的升支相融合,因此难以辨认单独T波,且T波常无倒置

4) 意义:是严重心肌损伤的表现形式,常提示:冠脉多支病变;梗死面积较大;易导致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预后不良。

▲图1 ST段墓碑型抬高

2、巨R波型ST段抬高(见图2)

1) 多发生在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常见于AMI超急性期,提示急性严重心肌缺血,易发生室颤、猝死及泵衰竭

2) R波振幅增大,ST段呈尖峰状抬高,QRS波轻度增宽,QRS波、ST段、T波形成单个三角形

▲图2 巨R波型ST段抬高

3、缺血性J波(见图3)

1) 急性心肌缺血时出现新发J波或在原有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

2) 与急性缺血发生同时或稍有间隔

3) 形成机制是缺血引起心外膜Ito电流增强,这种电位差导致不同部位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增大,易致室颤

▲图3 缺血性J波

五. 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建议

杨教授回顾了2017年ESC STEMI指南中对于急性期发生心室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建议,包括:

①存在多形性VT和/或VF的患者若无禁忌症,推荐经静脉β受体阻滞剂治疗(IB);

②复发VT和/或VF患者推荐进行快速完全血运重建从而治疗心肌缺血(IC);

③复发多形性VT患者推荐经静脉胺碘酮治疗(IC);

④VT和/或VF患者推荐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症和低血镁症)(IC)。

▲图4 2017ESC STEMI指南

        同时,杨教授对于β受体阻滞剂与抗心律失常药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即:①两者均重要;②交互加量;③β受体阻滞剂非经典离子通道阻滞剂,标本兼治在电风暴不稳定期更重要;④胺碘酮经典离子通道阻滞剂在稳定期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更有效。对于两种药物,杨教授认为“β受体阻滞剂——中流砥柱;胺碘酮——冲锋陷阵”。

六. 小结

  杨教授在会上最后总结道,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心律失常与传导障碍仍较常见,也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早期再灌注治疗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措施。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风暴需要综合防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