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穿刺术(三)

 我爱杂货铺子 2019-06-11

心包穿刺、动脉穿刺

心包穿刺


动脉穿刺

心包穿刺患者的病因学和长期预后分析!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基础疾病的发病率随患者人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既往报道的系列病例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其他人群。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级医院需要进行心包穿刺术的患者展开分析以评估心包积液的病因和患者生存情况。

研究人员对2006年至2016年期间在研究者所在医疗机构连续就诊的接受了经皮穿刺术的269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随访长达10年。

研究人员发现最常见的病因是特发性(26%)、恶性肿瘤(25%)和医源性(20%),而细菌性原因则非常罕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肺脏(53%)或乳腺(18%)。临床表现为恶性心包积液的新诊断的癌症患者占9%,4%的已知恶性肿瘤患者第一个转移部位为心包。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心包积液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恶性肿瘤的积液患者(P<0.001),而细胞学阳性患者相比于细胞学阴性患者总体生存率要差(P<0.001)。然而,在单纯癌症患者中,积液中细胞学阳性和阴性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在这个队列中,心包积液往往提示为新的恶性原发性病例,这强调了对无癌症患者的非医源性心包积液进行细胞学分析的重要性,因为积液中细胞学阳性患者生存率显著较差。然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心包恶性细胞的存在对预后影响并不显著。

来源:Alexander Strobbe,et al. Etiology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cardiocentesis.JAHA.2017. 

心包积液必须做心包穿刺吗

   心包积液是临床常见问题,最直接的致命后果就是心包填塞,心脏填塞的处理充满了挑战性,临床医生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回答下述问题:1、哪些病人需要立即引流心包积液?2、超声心动图是否足以指导心包穿刺术?病人是否应该到心导管室进行心包穿刺术?3、哪些病人应该被转运到三级医院,或者进行外科手术?4、心包填塞病人转运期间应该给予怎样的医疗支持措施?

    下表为大家总结了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对因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心包填塞,恐怕是来不及解决病因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平稳血流动力学。

心包疾病的病因及心包填塞的诱发因素

很可能进展为心包填塞的病因

    肿瘤疾病

感染(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艾滋病毒,细菌,特别是结核)

医源性心包积血

创伤后心包积液

心脏切开后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破入心包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

肾功能衰竭

很少进展为心包填塞的病因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反应性心包积液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ressler’s syndrome

乳糜心包

几乎从不导致心包填塞的病因

心力衰竭或者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包积液

正常妊娠晚期的心包积液

诱发因素

   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

      抗凝药物

溶栓药物

   损伤

      复杂PCI

      起搏器植入

      心内膜活检

      近期心脏手术

      植入性装置

      胸部钝挫伤

   败血症

心包填塞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一个过程,从初期的心包压力等于右房压力,但低于左房压力,到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心包填塞时可以伴有奇脉,此时心包内压力明显高于10 - 12毫米汞柱,并对右心室产生压迫。

诊断要点如下:

1、心包填塞的病人往往合并有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奇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以及严重的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2、心电图往往存在低电压、QRS波群电交替。

3、胸片可见心影增大。

4、心脏超声是确定心包填塞诊断的常用方法,如果怀疑心包填塞,应立即做心脏超声检查。

5CT和心脏磁共振扫描不是评估心包填塞的常规手段,但它们有助于筛查造成大量心包积液的基础疾病,特别是纵膈和肺部疾病,比如肿瘤和主动脉夹层。

6、此外还需要与限制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及晚期的肝硬化相鉴别。

建议一旦确诊了心包填塞且出现了血流动力学障碍,特别是心源性休克,都应该接受心包穿刺并排除液体。决定是立即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还是有计划按步骤检查,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脏超声结果、风险效益比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根据病因每几个小时到每几分钟评估1次)。主动脉夹层及心肌梗死后游离壁破裂是外科手术引流的绝对适应症,无论如何不应该被心包穿刺延误。如果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手术暂时不能进行或者病人状态十分不稳定无法转运至手术室,那么可以考虑心包穿刺,并引流出少量的心包积血以临时稳定病人状态。当怀疑是脓性的、结核性、或者肿瘤导致的心包积液时,推荐进行心包穿刺,特别是经过药物治疗,患者仍然有症状的情况下。由于大约1/3的大量心包积液(大于20mm)患者在整个病程当中并未出现心包填塞,选择是否在心包穿刺后给予有计划的引流是需要考虑的。即使心包积液量很大,心包引流也不一定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大量心包积液会自行好转或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由于心包积液可以发展的很慢,症状和体征都不是高度敏感和特异的,ESC推荐一种新的评分方法用以对需要心包穿刺的患者进行分类。

    3步评分系统指导心包积液患者选择紧急心包穿刺或者外科手术引流。心包填塞的诊断依靠的是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影像。如果没有禁忌症,总分大于6分有紧急心包穿刺的指征。当存在A型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游离壁破裂,严重的近期胸部创伤以及医源性心包积血无法通过介入手段止血时,都应该立即外科手术,不用考虑评分。当存在下列临床情况或者超声测量指标时,应该进行紧急心包穿刺:(1)心率大于90次/分,(2)收缩压小于100mmHg,(3)奇脉,(4)颈静脉压力大于4mmHg,且超声证实心包积液的量在胸骨旁切面右室前壁前大于1cm,伴有下列超声影像学特点:a.心脏摆动,b.右室或者左室舒张障碍,c.呼吸时,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变化超过25%。PE, pericardial effusion心包积液; 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收缩压; HR, heart rate心率; IVC, inferior caval vein下腔静脉。

    目前临床并没有很好的指南或者专家共识指导哪些情况需要心包穿刺,这个3步评分系统介绍给各位同道,希望能对心包穿刺的决策有帮助。

一种新颖的低成本超声引导心包穿刺仿真模型

一种新颖的低成本超声引导心包穿刺仿真模型

心包穿刺是救治心包填塞患者的重要手段,由于穿刺过程少见,通常使用仿真模拟训练。商业仿真模型通常比较昂贵,研究提出的自制模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本研究目的为确定低成本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模型作为急救医生培训工具的可行性。研究证明所用心包穿刺引流模型用于急救医生的培训被证明是实用、方便实施及容易接受的。

关键字:重症监护;教育;急诊医学;心包穿刺;床旁超声;模拟;超声模型

图1.心包穿刺模型制作材料和过程

表1.心包穿刺模型制作材料和价格

图2.心包穿刺模型的超声成像

图3.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成像

图4.研究参与者使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模型


文献来源:J Ultrasound Med. 2017 Aug 4. doi: 10.1002/jum.14337. 

JACC:经皮心包穿刺治疗肺癌患者心包积液,安全且疗效好

心包积液(PE)是癌症患者中常见的症状,但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不明确的。经皮心包穿刺比手术更加微创,但其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癌症患者接受经皮心包穿刺治疗PE的结果,并评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改程序治疗的安全性。

该研究在2009年11月和2014年10月间招募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经皮心包穿刺治疗PE的所有患者。研究人员分析了与该过程相关的并发症,积液复发率和总生存率。

共有1,645例癌症患者简被诊断有PE症状,212(13%)例接受经皮心包穿刺。99%的患者的该过程是成功的,并没有手术相关的死亡事件。4例患者发生主要手术相关的出血事件,通过血小板计数<50,000/μl 或 ≥50,000/μl (p=0.1281)病情没有发生变化。导管引流3〜5天的患者最低的复发率(10%)。中位总生存期为143天;年龄(>65岁)、肺癌、血小板计数<20,000 /μl,和恶性心包液是与不良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与非恶性胸腔积液相比肺癌患者相比,证明有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平均1年生存率明显较少(分别为16.2% vs 49.0%;对数秩检验p=0.0101)。乳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没有观察到类似的差异(40.2% vs 40.0%;对数秩检验p=0.4170)。

延长导管引流的经皮心包穿刺作为治疗癌症患者的PE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安全和有效的,包括那些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恶性PE显著缩短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乳腺癌患者结果却不同。

心包穿刺术

  目的:

1、明确心包积液的病因。

2、抽取心包积液,以解除填塞症状。

3、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适应症:

  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

  用物准备:

  常规消毒治疗盘;无菌心包穿刺包,内有心包穿刺针(针座接胶管),5毫升和50毫升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洞巾,纱布;其它用物如1%普鲁卡因,无菌手套,试管,量杯等;备用心电图机,抢救药品,心脏除颤器和人工呼吸器。

  操作方法:

1、术前作普鲁卡因皮试。向病人说明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镇静剂。

2、病人取半卧位,检查血压和心率,并作记录。

3、穿刺部位:

  (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

  (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处。

4、常规皮肤消毒,打开穿刺包及无菌手套,协助医师穿刺。

5、术者铺巾,局麻后,持穿刺针并用血管钳夹紧胶管按选定部位及所需方向缓慢推进。当刺入心包腔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有心脏搏动感,即固定针头,助手协助抽液。

6、抽液完毕,若需注入药物,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注入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产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做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安定10mg与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原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关键词】  心包积液;,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

       【关键词】  心包积液;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

  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受压,影响心脏扩张,导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压升高,腔静脉回流入右心的血量减少,使心搏量急剧下降,以致心包压塞而死亡。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病人极易因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损伤、心包填塞等而死亡,或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1]。其致命性并发症可高达10%~20%,制约着临床工作开展,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操作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02―20069月,共38例病人采用心包穿刺置管法。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岁;癌性积液20例,结核性1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例,化脓性积液2例,尿毒症1例,非特异性心包炎3例。心包积液为中至大量,穿刺部位多在心尖部,女性乳房肥大及肺气肿者选剑突下,引流量第1200~300 ml,以后据病人情况引流300~800 ml不等。保留天数据病人局部反应及疾病性质不同而不等,大致7~30 d,总引流量500~5 000 ml

12  材料  益心达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10 ml注射器1只,2%利多卡因1支,输液器1套,引流袋1个,便携式超声仪一台,心脏监护仪一台。

13  方法  心包穿刺前先用2D超声定位,心尖部或剑突下脏壁层(右室前)心包间液性暗区>10 cm,即可采用本法。术前进行心电监护,取心尖部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剑突下穿刺点时取仰卧或半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角),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逐层麻醉。麻醉生效后,遂在负压吸引下进穿刺针(心尖部进针时针头应指向心尖,剑突下进针应与腹壁呈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在穿刺过程中可在超声探头上套一无菌手套,给予引导,待穿刺针刺入脏层心包,有液体涌出后立即停止进针。抽出少量液体,若为血性液体,先验证是否确为积液,将其滴于纱布上,若中心为深红色斑点,外周呈浅红色晕圈,则为心包积液(若为全血,滴于纱布则均匀扩散呈深红色斑点)。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约10~20 cm,拔出穿刺针,然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约10~20 cm。拔出指引钢丝,中心静脉导管用敷贴固定,下通过输液器接无菌引流袋。让心包积液缓慢流出,并根据病因注入不同药物。癌肿患者可注入化疗药物,淋巴瘤者注入地塞米松,结核性者注入抗痨药物,化脓性者注入抗菌素,并反复冲洗。定期换药,更换输液器及引流袋。积液引流干净后,去除输液器及引流袋,盖上肝素帽。以后操作时拔下肝素帽即可。

2  结果

38例病人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经临床及理化检查,均明确病因,及时解除了心包压塞症状,病情得不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7例非恶性心包积液病人治愈;仅1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后因发生缩窄性心包炎而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肿瘤性积液经引流并注入肿瘤药物后好转吸收,避免了心包积液引起的憋喘及心包压塞引起的死亡。总引流量500~5 000 ml,引流管保留7~30 d。并发症少,除局部轻度疼痛外,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反应、气胸、损伤冠状动脉及心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以非特异性、结核性、肿瘤性、化脓性和风湿性等多见[2],不及时诊治极易因心包压塞危及生命或导致缩窄性心包炎,但诊疗过程多需心包穿刺。国内外资料显示,心包穿刺的危险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高达11%~20%3],如撕裂心腔和冠状动脉、心肌或冠状动脉损伤引起的出血本身可产生心脏压塞、心律失常、气胸等;且多需反复穿刺更会增加操作风险,加重病人的经济、心理负担,严重制约着心包积液的诊治。本组38例心包积液病人,穿刺置管成功率100%。该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且中心静脉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局部损伤轻,不易感染,可长期保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并发症的产生。采用便携式2D超声引导床边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准确,一旦进入心包腔立即置入导引钢丝,避免了所有损伤心肌、冠状动脉的因素,保留置管避免多次穿刺操作的风险。保留置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且便于对心包积液反复理化检查,大大提高了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另外,通过导管可多次向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方便治疗。因此,超声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方法简便、可靠、安全、有效、经济,可极大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愈后,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包积液

概述

   心包由脏、壁两层构成。脏层由单层间皮细胞构成,附着于心脏外表面。壁层(纤维层)由脏层心包反折构成,两者之间为心包腔。通常容纳1550ml液体作为润滑剂,该液体是血浆的超滤液,正常时经右淋巴导管及胸导管吸收。心包腔内的过多液体表明了心包液的产生与吸收出现异常。其产生原因是明确的,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慢性心包炎。超声引导下的心包穿刺结果显示心包积液的原因多见于恶性肿瘤(34%)、手术后心包积液(25%)、心导管所致心脏穿孔(10%) [1] 。在正常心包中,压力-容积曲线是以平台压力曲线为特征。当心包腔内有轻微的容量增加时,其中的压力会急剧增加,这种容量-压力关系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并反映出当容量急剧增加时,以弹性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心包壁层扩张性很小。但若心包积液发展缓慢超过数周或数月,则压力曲线右移,心包膜顺应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性松弛(指组织被给以压力而伸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心包腔可容纳更多液体而腔内压保持最低水平,故心包腔内压的影响因素取决于渗液量或心包的扩张性。对于慢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时机应依赖于病因及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当心包腔内压增加时,平均右房压及心室压升高以维持心脏的充盈。当心包腔内压增加到与心室舒张压相等的临界点时,收缩期静脉充血,心输出量减低,从而导致心脏压塞。对于存在明确的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者,关键是进行快速诊断及有效治疗。

症状与体征

   做出心包积液的临床确诊可能是困难的,主要因为缺乏典型表现。急性心包积液常继发于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损伤、重症感染,并迅速进展为心脏压塞状态。其液体量可能小于150200mlBeck曾描述了低血压、颈静脉压升高、心音减低的“Beck三联征。但这种情况仅存在于1/3的急性心脏填塞患者中。慢性心包积液除非积液量足够大以致压迫了周围结构及心腔,否则心脏压塞的体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出现。与心包积液有关的其他症状反映了渗液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包括食管、气管与肺。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少见症状有咽下困难、呃逆、声音嘶哑,这表明增多的心包积液分别压迫了食管、气管及喉返神经。慢性心包积液的体征有:窦性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肝淤血、周围水肿、心音遥远、心浊音界扩大。肺部湿性罗音与Ewart征不多见。大部分患者肺野清晰,这有助于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鉴别。
奇脉存在于77%的急性心脏填塞患者中,而仅存于30%的慢性心包积液患者。奇脉的缺失不能排除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心包积液。无奇脉的心脏压塞可见于伴有: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严重的右心室肥厚或已存在LVDEP升高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实际上在不伴血容量减少时,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心包积液患者将都有颈静脉怒张,但许多有症状的大量心包积液者并无颈静脉怒张,这表明压迫了邻近的非心脏结构及相当程度的循环血容量减少(低压性心脏压塞)。

常规诊断性检查

   对怀疑心包积液者,应常规做ECG、胸部X线摄片。90%以上的患者ECG都有异常,但大多为非特异性改变:QRS电压减低、非特异性ST-T改变为常见,而电交替少见(010%)。整个电交替(P波及QRS波)则更加提示心脏压塞。但反映心脏在心包内摇摆的电交替也可见于严重的心力衰竭、张力性气胸。心脏X线可以提示心包积液,表现为心影呈球形扩大,或无法解释的心脏横径扩大(烧瓶心)。它是在中、重度心包积液中敏感而不特异的表现(分别为78%34%)。心包腔内心包脂纹的显影具有特异性(92%),但缺乏敏感性(22%)。故胸部X线对诊断心包积液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较差,尤其是如何诊断快速出现的小量心包积液,以及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区别。但正常的胸片并不能排除心包积液的诊断。

特殊影像研究

   确定诊断常需要使用其他影像形式,更好的方法是超声波。它运用二维成像原理来显现心包腔,但在胸腔积液、纵隔损伤、肺不张、脂肪心中可出现假阳性。另外,超声心动图可以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量及位置,有助于判断其血液动力学意义,并指导治疗。二维超声表现包括:1/3个心动周期以上时间内,右心房受压(舒张晚期)及舒张早期右心室受压;异常的MV运动;扩张的下腔静脉缺乏吸气相塌陷和心脏摆动。孤立的左房和左室塌陷,可见于单纯左室压升高或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2] 。近来多普勒超声已被用于测量呼吸变化对二、三尖瓣血流速率的影响来诊断心脏压塞。持续奇脉、更加过度的呼吸气流速的改变可以预见心脏压塞的存在。吸气时二尖瓣血流峰值减少30%以上,及三尖瓣血流峰值减少50%以上,提示心脏压塞的存在。近来,Merce等研究了二维超声波及多普勒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率与相关的临床症状是一致的。在有心脏压塞的患者中,90%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右侧心腔舒张期受压。近37%的患者因心房纤颤、三尖瓣反流、起搏器心律及获得清晰信号的技术缺陷,静脉血流无法分析。但是,在另一些可分析静脉血流的有明显压塞症状患者中,多普勒超声提示75%有心脏压塞。二维超声对任何心室受压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65%;右心房单独受压者68%66%;右心室单独受压60%90%。多普勒分析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5%91%。故异常的静脉血流与心脏压塞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敏感性方面高于右心室受压,特异性方面高于右心房受压 [3]。经胸腔探测的超声心动图可能探测不到小的渗出,或因孤立性心腔压力升高而致的血肿。对于可疑病例或超声存在技术限制时,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可用于诊断,但其选择仍存在限制。原因是:1)超声心动图的高阳性率;2)对于急性病人,CT、核磁共振的不方便性与安全性。对手术后心包渗血和心包内血栓发展来的心脏压塞,经食道超声探测特别有帮助。

治疗的选择

5.1 心包穿刺 慢性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与时机依赖于基础疾病的性质、症状的进展及预后。对急性心脏压塞的患者,急诊心包穿刺是救命的治疗措施。但慢性心包积液在出现症状之前,已缓慢增加超过数周至数月时间。有些患者的治疗还需要考虑低风险、耐受性及心包穿刺的副作用。当发生于甲减、胶原性血管病时,心包积液将缓慢地吸收而无需心包穿刺。临床结果取决于基础疾病的进程而不受心包液引流的影响 [4] 。慢性心包积液的最佳治疗方法应集中在:1)缓解心包积液压迫邻近结构所致的症状;2)缓解心腔内压增高所致的亚急性症状。应注意许多慢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症状掩盖了恶性病变,因而从症状上很难鉴别心包积液之良恶性。一旦心包积液的诊断确定,就应不失时机地行心包穿刺,剑突下途径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的心包穿刺已被众人所接受。研究显示:对于手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超声引导下的心包穿刺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 [5] 。单就安全性及有效性而言,超声引导下的心包穿刺过去是用于处理急性心脏损伤及心导管过程中合并的心脏压塞。一些专家提议:在无超声心动图时,可使用心电图。当针头触及右室心肌时,可记录到ST段抬高,而P-R段抬高表明触及右心房,但另据报道,当心肌被划破时,用ECG引导的穿刺尚无任何心电改变。当抽出血性液体时,可以将血性液体的细胞比积与血液进行比较,若抽出物凝固,说明液体可能是血液,这时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入盐水或在透视下注入造影剂,以确定所进入的腔室。在二维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0;而盲目穿刺或以ECG引导穿刺,其发生率及病死率为7%15%04%。在另一项研究中,2%的患者 合并严重并发症(2例心腔损伤而需要外科修补,3例气胸)而无死亡。当心包积液的原因未明确时,可行诊断性心包穿刺并抽取液体100200ml送检,内容包括: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质、葡萄糖、LDH、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当怀疑胶原性疾病时,可检测类风湿因子、ANA、补体水平。在87%的恶性心包积液中,细胞学检查阳性 [6] 。Ziskind等提出在心包穿刺同时行心包活检,它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准确性提高35%,对良性积液准确性提高3倍 [7] ,但常规使用仍较困难。

5.2 留置导管引流 因心包积液的复发率高达50%以上(转移癌为最常见),心包穿刺时插入引流管似乎是可行的。对恶性肿瘤所致心包积液的初次或再次处理,在心包穿刺时置入引流管是安全和有效的 [8] 。置入带有多侧孔的猪尾状导管并间断性引流可延长放置时间(可>72h)而无感染增加的危险。其并发症多发生于急性心脏压塞时及无经验者操作时。尽管操作中的死亡率为5%,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了其安全性。Susini等已经使用了超声引导方法并发现仅8%有并发症,包括:心包积血、心室损伤、心律失常及气胸,但无死亡。在引流心包后部积液及有心包粘连时,用超声引导可增加其安全性。心包积液治疗的失败率(即引流不完全)约10%20%,可能因为心包后部积液并分隔形成或导管堵塞造成。除非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否则即使留置导管引流完全,恶性心包积液的复发率通常仍超过50%

5.3 硬化治疗 经过以上处理后,心包积液复发并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时,需要做进一步治疗。对恶性心包积液者,心包穿刺并注入硬化剂已获得成功。几种治疗胸膜炎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心包炎。最常用的是四环素和争光霉素。另外,丝裂霉素C、放射性化合物、OK-432 9] 、阿的平、干扰素 [10] 及噻替哌 [11] 等也获得成功。其常见的副作用为发热、胸骨后剧烈疼痛。最易引起副作用者为四环素,最少者为争光霉素。Smith等已经肯定了其远期效果:1)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30;2)心脏压塞症状消失>30;330天以上无须再次心包穿刺。争光霉素的远期成功率达71%100%,四环素为68%91%,丝裂霉素COK-432分别为70%100% 912] ,尽管有胸痛与低血压的副作用,但无死亡的报告。另外也可造成缩窄性心包炎,而争光霉素的肺毒性则未见报道。

5.4 球囊心包切开术 经皮球囊心包切开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以缓解复发的慢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症状。可以在心导管室透视下,用局麻或血管内使用镇静剂下实施手术。用经皮剑突下途径将猪尾状导管置入心包腔后,液体即被引流。当腔内剩余100200ml液体时,将猪尾状导管通过导丝撤出,用一个10F扩张器将壁层心包扩张后,换上一个显影的球囊扩张管并前进至心包腔,以盐水+造影剂充盈球囊,同时后撤球囊,以便使心包造成的腰部位于其中间。用不超过3.5个大气压充盈球囊直至腰部消失。最后将引流导管留置于心包腔。当引流量<100ml/d时,拔除引流管 [13] 。尽管有胸痛的报道,但这个过程通常可以耐受,其成功率达92% 13] 。发热和气胸也是常见的并发症(16%5%),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热则减为0。这项技术适用于恶性肿瘤和短期姑息治疗,避免了外科引流造成的不适 [14] 。

5.5 放射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已经有效地用于无压塞症状的慢性心包积液。对于心包转移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有效,但对于实体肿瘤效果差。在低于3500rad照射时,极少引起心脏损伤,如心包缩窄、心肌纤维化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这种损伤常为缓慢而不显著的,用于姑息性治疗。不论是否使用辅助治疗,心包腔内注射 32 P已用于控制恶性心包积液,其成功率达71%,但因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这项技术似乎已被放弃。

5.6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慢性心包积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方法,并且可以摘取心包组织用于病因诊断。三种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手术方法包括:剑突下心包开窗术、胸廓切开心包开窗术、心包切除术。有人认为剑突下心包开窗术较胸廓切开心包开窗术更好,因为单独心包引流很少受到肺粘连的影响。通过对长期存活者及复发者观察,不同引流过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表明剑突下途径提供了同样长的存活时间,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其它途径。但某些剑突尖锐的患者,剑下途径是困难的。其并发症有:伤口裂开及暂时性气胸 [1516] 。但Susini等的研究则不支持以上结果。完整的心包剥离只用于缩窄性心包炎及化脓性心包炎 [1617] 。近来,胸腔镜成像手术已用于肿瘤所致的慢性心包积液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无症状性心包积液 [1819] 。将胸腔镜分别插入左右胸腔,直视下行心包开窗术。心包中的液体及心包组织可被取出送检。这项技术对胸膜及心包有极好的视觉效果,故当超声波引导的心包穿刺、剑下心包开窗活检都不能确定恶性肿瘤时,该技术可用于组织学诊断。对有分隔的心包积液患者提供了高效的引流措施;对胸膜及心包膜共同受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方法。术中、术后未发现并发症。最后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到基础疾病的治疗能力、远期预后及患者的耐受性。(致谢:特此感谢天津第四医院内科张隆基主任医师对本文审阅)

【请教】如何估计心包积液的量?

我们科有一个患者,其心脏彩超示收缩期左室后壁、左室侧壁心包腔内分别探及11mm14mm液性暗区。大概能有多少积液呢?

正常心包是有3050ml液体起到润滑作用的。超声心包积液的评价主要靠超声的定量化测量进行定性评估。一般患者应采取平卧位(非包裹性积液)。少量心包积液一般在左室后壁,测量的无回声区深度大约在1cm一下。中量以上的心包积液在右室前壁、右房顶即可见了。这样的一般仍旧以左室后壁的测量深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约12cm,超过2cm在,则为大量心包积液。如果整个心脏的4个腔室周围均明确的较深的液性暗区,则为俗称的swimming heart”。另外提示,由于心室受压,此时心脏舒张功能的评价(此处单纯指EA比值)是不可靠的!

心包积液量的估侧:
微量:心包腔无回声区宽约0.2-0.3cm,30-50ml.
少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无回声区0.5cm左右,而右室前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约50-200ml.
中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1.0-2.0cm,右室前壁0.5-1cm,约200-500ml.
大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2.0cm,右室前壁>1.0cm,超过500ml.

aidssun先生的评价指标很到位,支持一下。

我听老师说,以 收缩期 最大分离暗区为标准
微量0---5mm 有的正常的心包腔也可见
少量5--10mm提示少于100ml
中等量10--20mm提示100--500ml之间
大量>20mm提示>500ml

不一定就是左室后壁处最宽

aidssun wrote:
心包积液量的估侧:
微量:心包腔无回声区宽约0.2-0.3cm,30-50ml.
少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无回声区0.5cm左右,而右室前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约50-200ml.
中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1.0-2.0cm,右室前壁0.5-1cm,约200-500ml.
大量:左室后壁心包腔内>2.0cm,右室前壁>1.0cm,超过500ml.



当心脏明显扩大或心脏偏小时以上积液的估计量也应该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不过心包积液时判断有无心包填塞现象比估计积液量更重要.

舒张期测量:
M
微量(<50ml):左室后壁23mm,前壁不出现无回声区
少量(50~100ml:左室后下壁35mm,前壁(-、+)无回声区
中量(100300ml):左室后壁5~10mm,前壁25mm
大量(3001000ml):左室后壁1025mm,前壁515mm,心脏摆动征
极大量(10004000ml):左室后壁2560mm,前壁1540mm,明显心脏摆动征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一)

心包积液很常见,其病因多种多样,心包穿刺抽液可做出病因诊断并可及时治疗。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能根据心包腔内液性暗区的分布和宽度估计液体量,准确提示进针部位、方向、深度,可实时监控穿刺和活检的全过程,能反复观察、追踪预后,有利于导管针穿刺置管,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灌洗治疗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适应证

  1. 确定心包积液性质。

  2. 解除心包填塞。

  3. 心包积脓的治疗。

  4. 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二、禁忌证

  1. 超声显示液性暗区小于0.5cm的少量心包积液。

  2. 有明显出血倾向或正在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

  3. 神志异常、高热或不配合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1.常规消毒用具、敷料、洞巾、血管钳及消毒手套等。

    2.各型注射器,局部麻醉用药。

    3.胸腔穿刺针头、抽液用橡皮接管及送查用试管。

    4.如进行心包引流,需准备聚四氟乙烯套管针、导管扩张器、导引钢丝、硅胶管及引流瓶等。

     5.可用洗必泰等消毒探头及导线或用消毒手套、塑料袋套上探头,以消毒生理盐水或耦合剂涂敷局部。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二)

(四)穿刺点选择

  1.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2. 剑突下

选择穿刺点应宜下不宜上,宜外不宜内,宜左不宜右,宜直不宜斜。对化脓性心包炎需放置引流导管者,应避免经过胸膜腔产生并发症,可在剑突下进行穿刺。

(五)操作方法

  1. 患者取半卧位,局部消毒、铺洞巾。

  2. 在标记好的穿刺点处局部麻醉,由皮肤开始,直至心包壁层为止。

  3. 从麻醉点进穿刺针,在超声监视下将针刺入,直至突破有抵抗感的心包壁层为止,深度约3厘米,显示针尖在液性暗区内时,在针后橡皮管连接50毫升空针管,抽出液体证实已达到心包腔,再用血管钳在靠皮肤处轻夹穿刺针头,使之固定,以避免抽液过程中针头的移动。

  4. 心包积液应尽量抽吸干净,在抽液过程中患者若有不适感,应停止抽液,根据病情需要可考虑注入适当药物。

  5. 抽液、注药后,退出穿刺针,局部加压外敷。

  6. 化脓性心包炎需置管引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