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农味”——酸菜搅团

 秦岭之尖 2019-06-11

在黄龙,玉米面做的美食有好多种,其中,玉米面搅团算得上黄龙人心目中特色小吃中的佼佼者。白马滩酸菜搅团更是一道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龙传统特色美食。

白马滩镇,地处黄河西岸,饮食文化底蕴丰富,民间传统饮食花样繁多,而最具有悠久历史,酸菜搅团是这里人们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搅团宴,反映着当地淳朴的民风和融洽的邻里关系。当地人普遍不慕虚荣、不求名利,邻里之间关系融洽。

记忆中的“农味”——酸菜搅团

漏鱼

“从我记事,就知道家里人老年人都在吃搅团,我还感觉玉米可好吃,停两天不吃搅团,还老想吃,后来这几年生活好条件好了,弄点玉米面兑点白面打搅团,打一锅搅团一群人都吃。”白马滩河西村村民付贵香说道。

据传,黄龙县白马滩酸菜搅团起源于东汉王蟒赶刘秀时期。刘秀为躲避王蟒追赶,来到人烟稀少的白马滩的桑榆沟(今白马滩石门附近),刘秀饥饿难忍,趁黑夜进入一户人家讨要吃的,这家人很穷,没有现成馍饭,只有自产的一些杂粮面,以此给刘秀做搅团,以自家泡制的酸菜作下饭菜,刘秀吃后回味无穷,就问主人做的什么饭,因是不得已凑合做的,就随口答道“酸菜搅团”。到明朝嘉靖年间,据说由去麦加朝圣的回教徒,把玉米种子带到中国,它最初是皇帝的御用食品,故有“御麦”之称。后来传播到陕西种植时称之为“玉米”,玉米面就成了“搅团”的主要原料。白马滩酸菜搅团通过历代相传,人们发现还是用当地玉米面做的搅团最好吃,所以这里的搅团才得以久传不衰,百吃不厌。

记忆中的“农味”——酸菜搅团

搅团制做的方法

先用适量凉水将少量玉米面搅拌成稀面糊,待锅中水烧开后,将面糊倒入锅中搅匀烧煮,改为慢火,然后将干玉米面慢慢撒入锅中,边搅动边撒,直到搅成像凉粉一样的稠糊即可食用。在搅动时要始终一个方向搅动,这样不破坏搅团的筋丝,越搅越筋。其技术要点是:温火快搅,慢撒面。俗话说:搅团要好,搅上百搅,越多搅,做出来的就会越好吃。

酸菜汤汁做法

将花椒、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酱油、食醋、味精等调料与酸菜翻炒,加入水,熬成汤汁,作为蘸料与玉米搅团一同食用。

记忆中的“农味”——酸菜搅团

白马滩酸菜搅团在过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之一,为当地的人类生存发挥了作用,如今已是人们讲营养、讲保健、招待客人餐桌上的必备美食。更重要的是,黄龙县气候非常适宜玉米生长,玉米的淀粉含量高,筋丝大,营养价值高,白马滩酸菜搅团也就成为该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