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初中物理老师为何能给大学生上课?

 天行健w4m7st8j 2019-06-11
人人都是教育者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张淼

“平时我的学生都是13到15岁的孩子,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大学生上课。”如此说的张淼老师,已经教了将近13年的初中物理,在应邀给母校首都师范大学的学弟学妹做讲座时,他这样表达自己的紧张情绪,但是随后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里,所有人都感觉到,随身携带的一大盒自制教具,给了他侃侃而谈的底气。

张淼,人称“三水哥”的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老师,怎么在不到三年时间里,从一个自认“没什么故事”的人,变成本期“人人都是教育者”的主角?

1

一通电话带来的变化

“如果不是两年前学了激光切割技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物理老师,没有什么故事可说。”张淼坐在十二平左右的工作间里,身后的激光切割机占去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还有三分之一的空间摆着柜子,里面摆满他和学生的激光切割材料和作品。张淼老师坐在设计图纸的电脑旁,淡淡的木头的气味填充了工作室余下的空间。

在此之前的上午,张淼应母校首都师范大学的邀请,为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首师大二附,张淼带物理课的周期通常是初二到初三,初二再到初三,每两年陪一批孩子迎接一次中考。讲座上,他把平时发给初中生们的自制小奖品也带到了大学课堂——自己设计并切割制作的戒指,心形表面上刻着“悟”字,取意“学习物理需要用心感悟”。

邀请他的赵老师给这堂讲座的命题是《演示实验和自制教具》。为了迎合主题和内容,张淼在讲座中演示了很多自制教具,动滑轮、定滑轮本质演示器、皮筋动力小车、皮筋连发枪、平衡蜻蜓等等。

▲测量瞬时速度

这些教具的实现手段来自“激光切割”。张淼在讲座中说:“如果不是学习了激光切割技术,我也很可能会陷入职业倦怠的危机。”同样地,赵老师注意到他,缘由也是“激光切割”。

张淼2006年开始当老师,之后将近10年时间,他跟所有普通的物理老师一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讲课、布置作业、做题、改试卷再讲评。可是,在重复性工作导致职业倦怠的临界点,一通电话就像一段变向的轨道,让他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转变到了当下的状态。

2016年8月底,暑假还没结束,放假在家的张淼接到科技中心主管刘老师的一通电话。对方说,清华大学的高云峰教授有项专门面向基础教育教师的激光切割技术培训课程,问他是否有兴趣参加。张淼当即决定去瞧瞧,不过事实上,他当时连“激光切割”都没听说过,更谈不上了解。

培训的周期只有三天,每天大约9点到4点。对张淼而言,比起技术讲解和操作指导,更大的触动来自把想法实现的一种可能性,“我当时在高教授的房间里,看见那些作品才明白,原来这些东西还可以这么做!” 

2

从“现学现卖”到“做我所想”

8月参加培训,9月开学就开始带学生们一起搞激光切割。刚起步的时候,张淼自己都说,确实有点儿“现学现卖”的意思。可是很快,他开始独立设计切割图纸,网购复杂的作品进行模仿学习、搭建机械结构做自己的设计。曾经,为了设计一份图纸,张淼会在下班后继续留在学校,一直到9点多才离开。张淼环指着工作间说:“其实,我很乐意就住在这儿,整天搞这些东西多好玩儿,有点神笔马良的感觉!”

▲水透镜模拟眼睛成像原理

很快,以激光切割技术为主的校内创客群体“极光创意社团”也成立起来,并且迅速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每次纳新,即便只是午间短短的二三十分钟里,只能接纳二十个名额的极光创意社团,总能收到不下六七十份简历。筛选简历往往成了让张淼自豪又为难的工作。在社团里,有独立设计制作出精美作品的女生,有学业上游刃有余愿意把课余时间放在社团里的“学霸”,也有成绩虽不突出却在一次次制作中获得认可和自信的学生。

在购物网站上,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名曰“DIY”“个性定制”产品。比如,可以印刻个性寄语的木板笔记本,印刻指定姓名图案的钥匙挂件,可以定制图案的相框,很多这类定制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激光切割。

张淼也不止一次提到,激光切割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给各种各样的想法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可是,做“小摆件”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在对激光切割技术掌握得越来越纯熟之后,他开始把激光切割用在物理课堂的教具制作上。于是有了力的三要素的体验游戏道具,同学们围坐一起玩得津津有味;有了他跟学生合作的瞬间测速仪,每每说起他都毫不掩饰对学生天赋和思维的欣赏;也有了猪年的小猪滑轮,每次课堂演示都“笑果”非凡。

慢慢地,张淼自制教具的名声也在学校和区里传开,一些同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老师主动找他讲述自己所需教具的设想,请他帮忙实现。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张淼制作过的各类教具、奖品、创意作品等达到近500件,而其中有将近一半是为服务于教学设计和制作的教具。

3

最后10分给个性

平时,同学们称呼张淼为“三水哥”,也都知道他喜欢“鼓捣”有趣的“玩意儿”。不到三年时间,这件“好玩儿”的事情用各种方式占据了张淼的工作间,同样地也占据着他教学工作以外的大量业余时间。不过,除了教室和满满当当的工作室,还有一个地方也常常出现张淼的身影——运动场。

▲相对运动装置

不少上体育课的学生,都看见过他们的物理老师独自围着操场一口气跑下50圈共计10000米的情形。张淼几乎每周坚持这样跑三次,也不避讳在学生面前跑得大汗淋漓。

“一个优秀的老师,爱岗敬业这条占60分,专业能力突出要占30分,最后10分我给他的个性、特点。”张淼说。

“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多角度的,老师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在学生面前呈现出的形象应是立体的。不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个物理老师,就只会教物理。有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中学生年龄比较小,一旦他们认可你,你的行为就很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甚至还会模仿你。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彰显出自己独有的正向个性,比如在体育课上,时不时的就会看到有些人很抗拒体育锻炼。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老师其实也不能强迫他们锻炼。如果这时看到物理老师在操场上跑步,并且跑了一整节课,这就会让他明白,体育也是很重要的学科,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彰显出自己独特的正向个性,学生从每个老师身上学到的将远不止是学科内的那些知识。”原来,万米奔跑,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教育意义。

4

我希望他们学到这样的物理

本学期,张淼老师肩负着四个班级的物理教学任务,学校的博识课教学工作以及极光创意社团的指导老师工作。物理教学走过十几个年头,如今,作业当然还要布置,试卷也依然要批改和讲评。可是在张淼的课堂上,绝无仅有的自制教具成了最好的气氛调节手段,在枯燥的复习课上,一个造型怪异搞笑的教具,往往可能成为打给全班的“兴奋剂”,成为物理学习中擦不掉的知识点理解和记忆的“坐标”。

在黑板上做纯粹的算术演练时,张淼总会不断地琢磨,怎样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理解题干中种种的“理想假设”,与现实中真实条件的差距。

“举个例子说,题目里最常出现的假设,‘水平桌面’和‘平行线’这些条件,其实在现实中是很难完美实现的。”张淼说。他最担心有的孩子过于沉溺在理想化假设的试题中,思维变得简单,结果在现实生活里失去应对复杂情况、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到原理,通过做题来巩固认知和记忆,最后能在我的社团活动里跟技术结合去应用,这是物理学习中三者的关系。”张淼给眼下手中不同板块的工作赋予了互有区分却又彼此融通的目的和意义。

▲循环小球装置

张淼说,他通常会在第一节物理课上告诉学生,“懂”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最简单,就是把老师讲的听懂。第二层是不但能听懂,还能给不懂的人讲明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辨识真伪的能力。第三层是应用层面,运用所知所学,制作出自己需要的物品、装置等。最高的第四层是真正的大发现,大发明,大创造,像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一样,能够改变世界,为全人类带来福音。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毕业时至少达到前两个层次,并且希望有一部分人能到达第三层。如果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能有一个学生达到第四层,那我这辈子都知足了。”


撰稿:齐晓君

图片提供:张淼

编辑:黄依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