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发现血压也高了,会有啥后果?医生:这三件事要做好

 天天听健康 2019-06-13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张先生糖尿病近十年了,近两年发现血压不断升高,前一个月被诊断患上了高血压,真是层漏偏逢连阴雨,他很是郁闷。他想知道是糖尿病导致了高血压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非常多见,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对血管的损害,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之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首先会引起微血管的病变,硬化的血管弹性下降、收缩能力减弱,对血流的阻力增大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血压的升高又会对胰腺等器官造成损伤,导致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进一步下降,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糖尿病与高血压互为因果,常因此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都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后大量的脂肪沉积其上,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破坏血管的正常组织,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

因此,当两者同时发生时,在防治其引起的并发症上就要更加注意对血管的保护,重点做好三件事:

  • 第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这是最基础的治疗,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尽可能小于6.1mmol/L,至少低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尽可能小于7.8mmol/L,至少低于10.0mmol/L;血压尽可能小于130/80mmHg,至少应小于140/90mmHg。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特别是已经有血管病变发生时,对血压的控制比控制血糖更为重要。

  • 第二、严格控制血脂。尤其是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至少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能控制在1.8mmol/L以下将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起到积极作用,这项要求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将大量脂肪运送进受损血管内皮的运载工具,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比高血糖、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

  • 第三、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糖尿病与高血压导致的器官损害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很多早期并发症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逆转的,但由于常没有症状表现而被忽略,比如糖尿病肾病1-2期,甚至进入3期的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尿毒症的发生,错过这样的机会则将进入不可逆阶段。因此,每年进行心电图、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颈动脉彩超等检查非常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发生与机体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特别是同时发生时仅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达不到治疗目标的要求,因此按时并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是必须要做到的,但只要规范合理治疗,就可以做到有效控制,与普通人一样享有正常的预期寿命。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