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与李白齐名,给武则天写了首“情诗”,翻倍讥笑嘴巴太臭!

 江山携手 2019-06-1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这一首诗出自初唐时期自宋之问的《渡汉江》,当然也有人说是李频之作。

不过我们今天不说李频,只来说说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怎么说宋之问也算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吧?完全有资格给“初唐四杰”加个板凳,挤进去合称“初唐五杰”了。可为什么他偏偏就被被历史学家们排除在外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宋之问这个人的人品很有问题,而且是那种影响十分恶劣的。

据史料记载,宋之问“伟貌辩给”,说他不但长相不错,还擅长辩论。

也就是说宋之问耍嘴皮子的功夫不错,而且自己“学以致用”非常喜欢拍马屁。

在宋之问刚上任不久的时候,恰巧就碰上了武则天带着百官挪用公款旅游洛阳龙门。

当时武则天拿出了一件锦袍对着百官们说:“不如我们来个写诗比赛吧,谁写的又快又好,这件锦袍就奖励给谁。”

于是大家伙就开始奋笔疾书,努力码字。

很快的,一个叫东方虬的人第一个写完了,便马上拿给武则天看:“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初春的雪满天飞舞着,用手去触它是更像朵朵的花儿。在园子里的开放的梅花啊,到底哪一朵才是真正的梅花而不是雪花呢?

武则天看了之后感觉不错,浅显易懂又很有意境,于是就把锦袍赏给了东方虬。可这边东方虬还来不及系好,那边的宋之问也写完了,厚着脸皮拿给了武则天看:“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武则天一看,不错,这马屁拍得深得朕心。于是就把东方虬刚系好的锦袍扯了下来,又赏给了宋之问。

留下一副“黑人问号脸”的东方虬尴尬地站在那里。

武则天喜欢宋之问的诗,宋之问也很乐于效劳,总是瞻前马后的跟着。

可过了不久宋之问才发现,原来武则天找他都是为了他的诗,丝毫没有给自己加官升俸禄的想法,这让一心为了功名利禄的宋之问很是郁闷。

深思熟虑之后,宋之问跑回了家捧着镜子照了照,心想:“其实我也长得挺帅,身材高大有腹肌,还会写诗,看来我也该毛遂自荐一下!”

于是宋之问便给武则天写了一“情诗”:“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据《本事诗》记载,“宋之问,天后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诗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

这首“情诗”顺利的传到了武则天手上,看过诗后的武则天心里也很清楚的知道宋之问的意思,并且也知道宋之问这个人有才华有名气,但最后武则天还是拒绝了。

武则天笑了笑,把诗扔到一旁,对身边人说:“宋之问这人嘛,长相、身材都不错,也很有才华,但是他有口臭,我受不了。”

据说从此以后,宋之问每天刷十几次牙,每天出门都要口含鸡舌香。

宋之问心想,既然武则天的马屁拍不成,那就去拍宠臣张昌宗和张易之的吧。

可张昌宗这兄弟俩都是不懂诗的文盲,宋之问写在多诗也没用,怎么办呢?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宋公为易之捧溺器。”意思是说,宋之问端着尿壶去接两兄弟撒的尿。

后来因为张易之失宠被杀,宋之问也遭了贬。但是被贬后的宋之问又偷偷跑了回来,靠着出卖朋友攀上了武三思。

再后来李显登基,宋之问又拍上了太平公主的马屁;之后安乐公主权盛,他又跑去巴结了安乐公主,把太平公主气得直咬牙。

不过中宗还不知道这事,觉得宋之问有才就想着提拔他到自己身边当个小秘书,结果宋之问遭到了太平公主的举报,被发配到绍兴当小官去了。

后来唐玄宗上台后,觉得宋之问这个人的人品实在太有问题了,于是下令将他赐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