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9tx22v工人 2019-06-14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一枚“商玉凤佩”,此玉佩造型就是“凤”的甲骨文字型。凤鸟是一种祥瑞之物,可能是在长期的社会信仰演变中产生的。我们都知道,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其实不是指黑色的鸟(燕),而是深远、神秘之意。商部族起源于东夷部落,此部落以鸟为图腾,当然,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肯定不止一个,只不过后来商取代夏成为天下共主,东夷起家的商部落便成了鸟图腾的代表。有说法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鸟图腾经过不断演变,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图腾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加入幻想色彩,从而产生了“凤”。凤鸟或许不限于某个民族或部落独有,但商代确实有一个以“凤”这种祥瑞之物的鸟类命名的方国——凤国。凤风同源,凤方可能就是来自上古九夷之一的凤夷,夏朝时就已存在。《竹书纪年》记载:“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风(凤)夷,阳夷。”后泄,即姒泄,夏第十任君主,其二十一年风夷归顺夏朝。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商玉凤佩

另凤国也可能来自传说中的凤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凤鸟氏,历正也。” 历正,即掌管古代天文历法的官。杜预说:“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东夷地区有不少凤(风)姓之国,著名的有任国、宿国、须句国、颛臾国,凤国或也与此有关。凤方到了商代又臣服于商,并在卜辞中多次出现。那么凤方的地理位置在哪?有学者考证认为商代凤方在今安徽霍邱县以南一带,更有直接认为凤方就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境内,凤阳县西面还有个凤台县,商代凤国估计处于这一带之间。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凤的甲骨文

“凤”的甲骨文写法颇多,变化较大,但基本象形类同,看上去就像一只顶着美丽高傲的花冠、拖着华丽多姿的尾羽,正在嘚瑟的大鸟。“凤”和“龙”一样是传说中的神物,可神物也有原型,据说“凤”的原型来自野鸡,即今天的雉鸡,羽色华彩,尾部较长,能跑,不擅飞行,生活在丘陵、田间、沼泽地带,也是家鸡的始祖。由于这种鸟类色泽鲜丽,与众不同,古人将它们视作神鸟。事实上,卜辞中就有将雉鸡视为“凤”的例子,比如:“甲寅卜,呼鸣网雉,获。丙辰,凤获五。”前面提到“网雉鸡”,结果被“捕获”,最后交待:获得凤(雉鸡)五只。可见商代时所谓的凤可以说就是指“雉鸡”(当然也可指祥瑞之物的“凤”)。凤方处于江淮流域,气候温润,水泽密布,适合雉鸡生存,早期凤地可能多有这种禽类。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雉鸡

卜辞中有“王步于淮”(商王巡视淮地)的记载,商朝历代王治理淮河流域的事迹一直在殷墟卜辞中有所反映,据专家考证,这可能跟江淮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密切相关,到了晚商时期,这种情况显得犹为突出。淮河流域涉及到的著名方国有林国(安徽六安、霍山一带)、虎国(江淮地区),古方(安徽颖上县一带)而凤国也是其中重要一方。但凤方在卜辞中出现时已到了商朝晚期,已经成为商的附属国,之前很有可能跟其它南淮古国一样也是处于敌对状态的。卜辞显示,凤方每年要向商王进贡物品,“凤入……”、“凤入百……”、“凤入十……”这些卜辞虽然不全,具体纳贡何物不明,但仍可显示凤方向王室进献贡物的数量。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夷(人)方是淮夷一大强国,从武丁以来就已成为商王的主要征伐对象,也是商末帝乙、帝辛两代花十年大征东夷的主要敌对势力。卜辞记载历代商王对夷方的征伐一直大动干戈,不惜国本,而凤方正是作为商王伐夷的重要根据地。卜辞:“癸亥,王卜贞:旬亡祸,在十月又一,王征人(夷)方, 在凤。”商王出征夷方,在凤地驻留,商王亲自在此排兵布阵,做好攻打夷方的准备。这说明凤方与夷方相距不远,凤方处于商东南部势力边缘,是替王室守卫东南方边疆的形式而存在。我们知道,凡镇守边疆的方国必须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必须要配备一支长期驻扎在当地的军队,还要有坚固的城墙。卜辞中就有商王在凤地筑城的记录,“贞:乎从凤墉?”墉即为高大的城墙,这是商王贞问要去凤地建筑城墙,以防御夷方的侵扰或作为攻打夷方的部署阵地,当然更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南淮地区的掌控。

殷商古国——凤国,国名或来自雉鸡,商王设在南淮的根据地

商代末年,商王在征服了淮水流域的凤国、林国、古国等一系列方国后,开始全面向东夷逼近,以上诸国包括凤国应该也是这场东夷之战的主要参与者。“商纣克东夷而陨其身”,这些方国势力包括凤国应该也亡于商末周初的那场动乱。凤国亡后,国人被散,一部分族人可能南迁了,安徽长江以南的枞阳县有个凤仪乡,不知道跟凤国有没有关系。

文/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