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在花园洋房的新乐路,感受法国梧桐营造的浪漫

 关福 2019-06-14

新乐路原名亨利路(Rue P.Henry),是一条很短的小马路,总长不足500米,不出15分钟便能走完。它西起东湖路、延庆路、富民路的交汇口,中间就夹着一个襄阳北路,东头是陕西南路。新乐路也是64条上海永不拓宽的道路之一。


新式里弄、花园洋房、法国梧桐等营造出的浪漫的气息,令人流连忘返。说起新乐路上最显著的建筑,莫过于坐落于55号,襄阳公园西侧的东正教堂了。

东正教堂
新乐路55号
东正大堂建成于1936年,是东正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听老人们说,东正教堂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圣母教堂”。这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和俄罗斯东正教教堂风格的建筑,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四角有上海人习惯称之为“洋葱头”的圆顶,顶上是金色的十字架。南侧一幢两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
 

教堂室内四壁简朴,但在拱顶部位及拱顶与之相邻的墙壁处,却藏有在历次修缮过程中,被涂料所覆盖埋没的,九幅精美的油彩壁画。2007年,在一次落架修缮中,成功地揭开了笼罩在壁画面上的层层面纱,对其进行了修复保护,使被多层涂料湮没了近半个世纪的,九幅精美的壁画重放异彩。



而在当年,多少飘零于异国他乡的白俄流亡者,走在夕阳西下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抬头仰望被夕阳染红的圣母大堂,泪流满面,唤起了无限的乡愁。
新乐路100弄8号、16号、29号,是3幢不起眼的砖木结构三层楼,谁也没想到,这里曾居住过包括胡蝶在内的,旧中国早期“影帝”、“影后”们,有着一个远近闻名的雅号,“影人村”。
 
建于民国时期的新乐路100弄,旧名“永利邨”,毗连式新式里弄住宅,共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4排,两幢连体,平面方形,立面对称,中间以一竖墙分隔,无阳台,相邻两个号码的主入口均设有方形雨厦。缓坡屋顶,挑檐较小,方窗,水泥沙浆外墙。沿街住宅以褐色毛面砖贴墙,作竖直隔离装饰之用。弄堂主入口三层通高壁柱直达檐口。除此之外,弄内住宅再无过多的装饰。

张织云故居
新乐路100弄8号

100弄8号住宅,是张织云(1904~1970年代)旧居。很多人以为胡蝶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事实上在她之前,张织云已经是电影皇后了。


在1926年举行的电影皇后评选中,张织云以2146票,力压其他11名候选人,成为中国第一位“影后”。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张织云说不上好看,但她眉眼间有着一些忧郁,与阮玲玉颇有些神似。据说,当年张织云能被大中华电影公司挖掘出来,是因为照片失窃。
高占非故居
新乐路100弄16号

16号住宅,是高占非(1904~1969)、高倩萍夫妇旧居。高占非一生,共参加拍摄影片近百部。 1934年,《电声周刊》发起“中国电影明星选举”。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投票角逐,高占非的票数遥遥领先,登上了“影帝”宝座。


高占非在30年代的名声仅次于金焰,并且是大导演们的最爱。孙瑜、费穆、蔡楚生、吴永刚、卜万苍等有名的导演都请他当过男主角,演的电影可查的就有57部之多,如《南国之春》、《一剪梅》、《方珍珠》和《万世流芳》等。

胡蝶故居
新乐路100弄29号
29号住宅,则是胡蝶 (1908~1989)旧居。1933年,在上海新闻界人士陈蝶衣、毛子佩等人发起的女明星竞选中,蝴蝶被选为“电影皇后”。
 
1933年11月23日,胡蝶和潘有声,在九江路、江西路口的“圣三一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们把新房就设在了亨利路上的永利邨29号。两年后,胡蝶夫妇搬迁到了胶州路。

被称为“小开”的新乐路不仅“洋气”,同时,还具备了上海滩小开的另一项重要素质,“小资”。新乐路的东侧,服饰是永远的主题。

这条路荟萃了各类名牌服饰小店,绝对是时尚买手的心头爱,你可以在这里淘到外单,也可以买到设计师独一无二的作品。

除了时尚品牌,在这条路上,还有不少二手奢侈品寄卖店,同时,旗袍洋装等高端定制也是藏龙卧虎于其间,完全符合这条路的从容贵气。

所以不少人都说新乐路是上海最贵的一条路。而在我看来,新乐路上的服饰店,不仅贵得有腔调,更具有独特的时尚情调与精致的人文气息。小到店面选址装修,大到衣服品牌设计,都充满了创意与优雅。闲逛其中,不同于那些大商场,这里私密亲切,别致有趣,那些藏匿于花园洋房的小店,时不时地就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


新乐路两旁是梧桐树,树叶在窄窄的马路上空汇合,洒下一地的清凉。法式梧桐张扬的枝叶、沿街林立的美食小店,每一个细节都足以让你驻足,足足可以消磨上一下午的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