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 以《论语》为中心

 xiaotunwh 2019-06-14

【摘 要】 儒家礼仪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历史的发展演变和社会变革中,儒家礼仪都起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当今社会,儒家礼仪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即以儒家典著《论语》为中心,谈儒家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儒家礼仪;论语;教育;价值

〔作者简介〕 胡爱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可谓是儒家礼仪文化的先驱,他非常重视礼的作用,将礼看作是齐家、安邦、定国、平定天下的根本。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大下归仁焉”。他认为人类要通过规范的礼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君臣、父子、长幼、师生、朋友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本文以集中体现孔子治学思想的典籍《论语》为例,结合当今社会礼仪现状,谈儒家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论语》中的儒家礼仪

《论语》所记载的儒家礼仪可分为两种:祭祀礼仪和行为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论语》中记载的周祥备至的祭祀礼仪已远离当今民众的生活,行为礼仪即日常生活礼仪涉及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人交际沟通,是人们时刻要接触和使用的礼仪,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论语》中的孔子及其传人的语言行为礼仪为例对儒家传统礼仪文化进行诠解。

(一)服饰礼仪

服饰礼仪在现代礼仪中属于仪容仪表礼仪,是人们在社交中服饰、饰物佩戴的规则、规范等。俗话说“以貌取人”,不同场合服饰着装的得体有助于提升自我形象,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具有促使社交成功的功用。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一直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形成了一套服饰礼仪,在先秦典籍中对于服饰礼仪多有涉及,从《论语》中我们即可看到多处对于服饰礼仪的记载,孔子对于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有着严格的要求:如

1、在正式场所,孔子的着装非常正式、规范。

(1)吉月,必朝服而朝。(《论语·乡党》)

吉月,农历每月初一。朝服,上朝的礼服。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官,后来不做官了,但在鲁国时,儒家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

以《论语》为中心他每月初一定要去朝见鲁国国君。朝见国君时,孔子必定穿着上朝的礼服,以表示对国君的尊重。

(2)齐,必有明衣,布。(《论语·乡党》)齐,斋戒。明衣,古人在斋戒期间沐浴后穿的

干净的内衣。布,葛布。孔子把斋戒当成很神圣和庄严的事来做,因此对所使用的浴衣要求洁净,用料考究,以表达对祖先的恭敬。朝觐、斋戒祭祀都是古代五礼的重要组成部

分,孔子作为儒家正统思想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对于这两种极庄严的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所着服装也是非常正式和讲究,以体现对所拜君主和神主的恭敬和尊重。服装是人的第二语言,着装的方式也是人们内心的表达。当人们在正式场合,正式和庄重的着装表达了对活动的重视和组织者的尊敬,正符合了“礼者敬人”的儒家礼仪规范。

2、在社交场所,孔子穿着因需而异。

(1)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

“羔裘”是黑羊皮,毛皮向外。朱熹注曰:“丧主素,吉主玄。”〔1〕自周朝始,中国的丧服开始使用素服,黑色是吉服,在丧礼中,不能穿黑色衣服,也不能戴黑色帽子。中国丧服的“尚白”与西方国家的“尚黑”恰为相反。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纯洁,在婚礼上使用,在丧礼上着黑色服饰。而在我国,古人认为,丧服以白色为主体现了礼的“真诚性”。中国丧服的原料选择原则是崇尚原始、质朴、自然,以麻衣为主,麻的本色即纯色(白

色),体现了为礼之本的“著诚去伪”精神。后天颜色的修饰,被认为是一种“伪”,礼之末也。因而,孔子极力反对穿黑色衣服参加丧礼,这不符合礼的规范。

(2)去丧,无所不佩。(《论语·乡党》)

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孔子在居丧期间,为体现哀痛之情,除穿丧服外,还把作为装饰把玩的各种小饰品取下。但当丧期满,除丧服后,就可以佩戴饰物了。这也体现了孔子在丧葬礼上对着装的严格要求。(3)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论语·乡党》)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要通过服饰的变化表达对国君的尊重,不失礼于国君。由上可以看出,孔子在社交场合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同的着装,这对现代人们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出入各种社交场所,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着装要求,学习儒家的服饰礼仪的合适原则,可以保证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都可以做到着装不失礼,以最佳的状态展现自我。

(二)饮食礼仪

现代国人谈到饮食礼仪,多是洋为中用,搬出一套西方餐饮礼仪。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饮食习惯的差异,在饮食礼仪上也存在较大差别,如,中国餐桌多为圆形,就餐人员团团围坐,取和谐、团圆之美意;而西方餐桌多为长方形,因而,餐桌入座尊卑次序即有区别;另外,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在现代餐会饮礼仪中多谈刀叉的使用规范,而对如何得体的使用筷子所涉甚少。从而导致即使熟习现代礼仪的年青人在中餐宴席上也“举筷维艰”,不知如何得体用筷。其实,饮食礼仪在儒家礼仪文化中早已自成体系,且在《论语》中亦多有提及。

1、饮食礼仪体现“敬人”的原则。

(1)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国君赐予食物,一定端正坐好先品尝;侍奉君主进餐时,国君祭祀时,作为侍者的身份先替君主尝试食物。

(2)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

党》)乡党在一起喝酒散场后,拄杖的老人退席后,孔子再离开。这些饮食礼仪,体现出对以国君为代表的尊者和以杖者为代表的长者的尊重,虽然看来琐细,但确是在当时一种必须的礼节。这种君臣有位、长幼有序的礼仪行为规范也体现了儒家礼仪思想中的“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在当今社会,青年人呼吁个性,但尊尊、尊长的礼仪规范与个性的张扬并非完全不能融合,这种秩序化理念的普及将有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2、饮食礼仪体现“适度”的原则。

子曰:“过犹不及。”〔2〕,礼仪是非常讲究分寸的,所以在儒家礼仪中有适度原则。适度的含义,是指在各种场合行为合乎规范,把握分寸,拿捏得体。在《论语》对饮食活动的描写中,孔子特别强调饮食中的适度原则。如: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孔子)不会因为食物精美,肉切得很精细而

吃得很饱。孔子主张“食无求饱”,他对学生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这种简约、淳朴的生活方式高度赞扬:“贤哉回也。”可见,孔子不是一个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生活的人,他对饮食要求不高,主张简单朴素。因而,这里的“厌”字不宜作“嫌弃、厌烦”解,而应理解为通“餍”,“满足、吃饱”的意思。孔子不会因为食物做的精美、细致而贪吃,他宣扬饮食要适可而止,不要把肚子吃得很胀,贪婪的吃相既不合礼仪规范,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2)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

语·乡党》)席上肉虽然多,吃的量不能超过主食。饮酒可以不限量,但不能饮到醉的地步。从集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以姜佐食,但不多吃。

酒食虽美味,但多食伤身,孔子是健康生活的倡导者,“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七个“不食”说明孔子的卫生饮食理念,霉烂发臭的鱼肉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该吃的时候不吃,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所谓病从口入,古人早有认知。孔子从健康的角度诠释了他的饮食观。另外,从礼仪适度原则的角度,对酒食的贪婪,系饕餮之徒所好,亦有损于君子的形象。无论从身体健康还是从礼仪形象的审视,孔子的饮食礼仪都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三)交往礼仪

交往礼仪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通行证”,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论语》所记载

交往礼仪的文字甚多,且自成体系,对于人际交往礼仪有着独到的、堪为后世礼仪典范的见解。

1、人际交往礼仪中的诚信原则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

政》)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到而没做到很可耻。”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夏是孔子的著名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其思想甚与孔子相近,子夏认为,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诚信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4)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

语·学而》)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有子即冉求,也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认为人的诚信只有符合了礼义,说出的话才能真正的得以兑现。《说文解字》:“诚,信也”,“信,诚也”。诚信即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孔子及其弟子们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十分看重诚信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像车没有车轴无法前行一样,怎么能为人立世呢?他们把诚信看作人际交往中的“通行证”,《论语》中谈到与人交往时使用最多的字即是“信”字,“信”是人际交往礼仪的最基本也是最高原则。但同时,《论语》也提出,讲求诚信也要有条件,“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符合道义、礼义的诚信才是真正可以实现的,现在很多年青人的“信”则是不讲求原则,为了表达哥们义气,做出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情,后悔莫及。如果人们

多诵读《论语》,则不仅可以从中学习人际交往礼仪中的重要准则——诚信,还可知道讲求诚信的原则和要求——信近于义,从而可以在人际交往中更从容自如,少走弯路。

2、人际交往礼仪中谨慎原则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此二句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孔子认为作为懂礼的君子,要“敏行慎言”,在人际交往时说话要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在社会立足,要少说话多做事,这是世代儒者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3)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4)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孔子说:“随便开口又不觉得惭愧,那么做起来也是困难的。”

为什么不能多说话呢,除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外,孔子更强调人的言行要一致,要严格要求自己,励志躬行,每一句话都落实在行动上。信口开

河、行不及言,古人以此为耻辱。这就是出言谨慎的原因。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守口”,不夸夸其谈,不炫耀卖弄,不轻意许诺,若言出则必行,言行一致,如能做到此一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3、人际交往礼仪中宽容、谦让原则(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八

佾》)这是儒家礼仪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句从“欲”的角度来讲,后句从“不欲”的角度来讲,有机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即“忠恕”。孔子所言,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推己及人”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孔子认为,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那一定是射箭吧!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走

下堂来,然后喝酒。射礼是一种竞赛活动,在周代被视为男子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尤其被当作衡量“士”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作为君子应力争取胜。但孔子认为,君子在射礼中必须处处谦让,以礼待人,这正是体现一种君子之争。

3、孔子交往礼仪的践行

(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

面对家乡父老,孔子温和恭敬,显得小心谨慎;面对官职比自己低的同僚,孔子刚直,说话理直气壮,不慌不忙;面对官职比自己高的同僚,孔子和悦、正直,而表现出尊敬的神色;面对国君,孔子小心谨慎,极度恭敬,甚至生怕哪里不恭而不安,同时威仪适中,庄重而不轻佻随意。以上这段文字,描写了孔子在本乡本土、宗庙、朝廷三种不同场合与人交流时的言谈。言谈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不同场合、对象,采用不同的言谈方式,这是合乎儒家传统礼仪的,所以《论语》记载了孔子各种言谈范式,垂训后世。在本乡本土,与孔子交谈者多为父老长辈,孔子要表达对他们的尊老敬长之意,即使是乡亲晚辈,因亲戚相连,孔子和他们交流也是和言悦色,且所交流话题多乡俗俚事,感情交流,无关乎宏旨,故孔子不必长于言辞,只多听少言即可;而在宗庙与朝廷之上,所谈之事关乎国家大体,孔子必据理以言,言辞凿凿。但孔子依然很注意交谈的对象,与下级官员交谈,孔子显得自信,理直气壮;与上级官员交谈,孔子正直庄重,但言谈间表现出尊敬之意;在国君面前,为体现对国君的尊崇,孔子言行表现得小心谨慎,恭恭敬敬。由此可见,与所交谈的人的层次越高,谈论的话题越重大,孔子的言行态度越庄重。与不同的对象交流使用同的言辞,采用不同的态度,但原则有一,言谈举止必须以对方感觉舒适为前

提,这也是儒家礼仪的基本要求。

(2)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孔子看到有丧事的人,心中产生一种同情心,态度也随之肃然。至于着冕衣裳,穿着官服、礼服的人,必定去做祭祀或忙于公务,值得让人致敬。对于瞽者,就是对可怜的人,范围扩大包括了残废的人,看到这种人,心里自然肃然起来。虽然这些人年青,孔子也必站起来表达敬意;如从他们旁边经过,也一定小步快行通过,以表达对他们的敬

意。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礼仪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敬人,这种敬意是发自内心,表现于与人交往的言谈举止上,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放低自己的身位,将对方置于尊位,待人以敬,在向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我们的尊重的同时,也体出了我们自身的修养,为相互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奠定了人际交际成功的基础。《论语》中,礼既是作为一种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典章规范,又是人们言行的道德指导,它既有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礼仪,又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论语》中所体现的儒家礼仪文化可谓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礼仪的全面和权威概括,经过后世学者的阐发和历代统治者的政治推动,儒家礼仪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得到最极致的宣扬,成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奉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对于儒家礼仪文化,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对其“仁厚”、“诚信”、

“谦让”、“敬人”、“适度”等礼仪思想精华,应当将其融入到当今社会的礼仪教育中去,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儒家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增多了,但人们发现,在东方文明中,谈及礼仪,人们首肯日韩,中国“礼仪之邦”的光芒在国际上正渐渐暗淡。国人出境旅游大声喧哗、乱涂乱画、不遵守秩序的报道屡见于报端。在家庭中,由于不懂基本的礼节和礼貌,没有尊老敬人意识,导致家庭不睦;在校园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礼仪意识,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友睦同学、不尊敬师长,造成其在学校不受欢迎;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因缺乏礼仪常识,导致形象失仪,交际失败等等。当今社会种种“失礼”、不文明现象均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国家目标背道而驰。因而,加强传统儒家礼仪的教

育,探讨儒家礼仪中有利于现代文明建设价值,充分发扬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对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和礼仪规范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价值。从儒家礼仪教育的功用角度分析,儒家礼仪教育当代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国民的道德素养提升

儒家礼仪文化的重要贡献是在传统礼仪文化中纳入了“仁”的思想。“仁”是“礼”的核心,201“礼”是“仁”的外化和具化,在传统的礼仪形式中注入了“道德”、“仁义”等思想内涵。使外在的礼仪形式具有了内在的精神核心。并追求外在仪式与内在道德精神的和谐统一。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礼仪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东施效颦,对儒家礼仪行为的一招一式的模仿,更是理解和学习儒家礼仪文化的孝、仁、义、廉、和等道德内涵,从道德水平、人文素养上提升国民的素质水平。

(二)有利于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形成社会的需求,人们的内省,现代社会对于礼仪

行为规范的呼声渐高,很多教育机构以西方礼仪作为礼仪培训和教学的内容,期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在儒家礼仪文化中对于礼仪行为规范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践行方式,如服饰礼仪、饮食礼仪、交往礼仪、家庭礼仪等,为现代礼仪提供切实的规范和指导。人们在内在道德修养提升的同时,加强外在礼仪形式的学习,内外融合,充分实现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极价值。

(三)有利于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礼仪文化一直倡导以和为贵,“礼”在家庭、社会、朋友之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通过“克己敬人”方式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在化解冲突、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还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是需要提高人们涵养的,当尊重礼让之风盛行,社会和谐关系形成,礼仪更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不是一人或一个机构的行为,而应该是国家大力倡导、政府着力支持,教育部门切实执行,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加强儒家传统礼仪的教育,这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品质,提升国民的素质,不仅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能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