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时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需注意这三点

 kanglanlan 2019-06-14

对于托物言志的散文,我们并不陌生,但要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则并非易事。

所谓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比如小花、野草、白杨树等)的细致描写,来寄托、传递作者的某种思想和志趣。这样,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具体之“物”,就表达得更巧妙、更富有感染力。

今天我将结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来说说如何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

要细致观察“物”

想写好托物言志这类散文,需要对所要描写的“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物”的整体和每个局部都要细细观察。

在《紫藤萝瀑布》中,文章一开篇就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行文看,既是被眼前繁盛的藤萝花惊艳到了,也为作者仔细的观赏眼前的这架藤萝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正是作者的驻足观察,才让我们追随作者看到了极美的景致: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作者先从总体上给我们展现了这一架藤萝之美,然后采用镜头推进的方式,将紫藤萝花的美艳呈现出来 ,作者这样写花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最后把镜头的焦点定格在花朵: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行文中,作者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方法,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适当运用修辞及写作手法

要把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适当的修辞和手法不可少。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以此来展现紫藤萝花的繁盛、美丽、迷人: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盛开的紫藤萝花“泛着点点白光”比作“迸溅的水花”,让人感受到花的晶莹剔透。同时,“迸溅”一词,赋予花以动感,让人感觉花在跳动。“挑逗”一词,运用拟人,赋予紫藤罗花以人的情态,表达作者对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多么富有生命力的花朵呀,在清风中,它们颔首、点头,那姿态就像顽皮的孩子在欢笑。作者运用反复和拟人,表现紫藤罗花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作者用“帆”和“船舱”来比喻花朵,形象的写出紫藤罗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把花比作“笑容”,更显出花的可爱,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同时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在伫立凝望中回忆了“文革”时期的一架藤萝: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作者用花朵象征人,委婉的表达了在十多年前,花和人有同样不幸的命运。由此和今天看到的这架藤萝形成对比,展现藤萝花的生逢其时,生机盎然。

结尾有感悟,语句要精炼

作者在赏花、忆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花的喜爱。当这种喜爱之情在脑海里越来越浓时,作者因“文革”的创伤、弟弟身患癌症不久于人世而导致的心灵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了精神上的宁静和喜悦: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是行文的主旨句,告诉人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困境,不行命运低头。这一点睛之笔,是作者在惊异、审视、回忆之后,悟出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表达了作者的豁达胸襟。

最后,作者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与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相照应,使行文结构严谨,同时暗示作者受到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迈出了人生的坚定步伐。

以上是依据《紫藤萝瀑布》的行文结构、写作方法,分析了如何写作托物言志的散文。但要注意:不管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还是其他文体的作文,都不是千篇一律结构成篇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后,我们就可以“依法而入,破发而出”,举一反三,灵活写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