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明自行修正“隆中对”

 文海览趣 2019-06-14

部分史家一直传谣说孔明有“内奸”嫌疑?胳膊肘朝外拐?因为孔明的哥哥一直在东吴位居高官。其实这是极端错误+极端糊涂的!!!

三国时期诸葛氏家族中一母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根据《太平御览》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三兄弟分别是老二诸葛亮孔明、老大哥哥诸葛瑾及老三诸葛诞。三人虽出自同一家族,却分投三国效力: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被孙权信任重用,为东吴大将军,是虎 ;诸葛诞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是狗。其中称老三诸葛诞为狗并非讽刺,此处狗指“功狗”,意为有功的战将。

诸葛亮辅政后做出了和刘备完全相反的选择,他决定先打曹魏。曹魏强,西蜀弱,弱者失败是常态。但是弱者要想战胜强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局部局地局时集中优势兵力是不二法则。集中兵力,尽量不要分散。主动进攻。进攻方总是可以占优。可以统计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各类高水平的大师赛数据,先走的一方很容易先赢。为什么?先走的一方就意味着主动权。选择权越多,则越占优。诸葛亮选择主动攻击强大的曹魏,是在与曹魏停战几年之后,发起的突然袭击出奇制胜,打的曹魏措手不及,是很正确的。仅从战术上看,这是属于高胜率的做法。当时,魏延有不同看法,诸葛亮要出祁山,意在西北凉州地盘;魏延要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意在匡扶汉室;两套方案的愿景会有很大的区别?魏延和诸葛亮的看法,战术虽一致,战略却有天壤之别,魏延在战略上已经构成了直接挑战+决战!而孔明的计划一定是分步慢行?这说明:从“突袭曹魏,出奇制胜”的角度来看,双方并没有冲突。从“进兵的路线选择”角度来看,双方有激烈冲突。魏延的冒险方案理论上更加出奇?孔明的保守方案实践上有利于后续布局预案?都符合以少胜多战术的。其实,进攻方对“进攻路线”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情。这说明都有取胜的可能性。选择权越多越好。反过来说,防守方只会更加头疼+痛苦?防守方的争议只会比进攻方更大更激烈?因为究竟哪边设防好?兵力很容易被迫分散?攻打曹魏,从战术上看,可以试试;从战略上看,相当不靠谱?  因为曹魏实力最强,东吴略弱,西蜀最弱。要想战胜曹魏,必须吴蜀联手。西蜀单独去拼曹魏,蜀国百姓苦,吴国当然占便宜。    

但是诸葛亮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孔明敢于主动冒险开战,不仅需要有高度的智慧,更需要有非凡的勇气!我们先回过头来回放一下“隆中对”的战略要点:1. 跨荆益二州,2. 等天下有变, 3. 分两路出击。众所周知:战略是可以修改的。环境变了,策略亦需要变。“隆中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关羽已经丢了荆州,刘备攻吴惨遭大败,环境变了,策略亦变。此时此刻放弃“隆中对”,执行最新的修正策略才是与时俱进。刘备想抢回荆州,其实是在修复关羽留下的错误,是在坚定地执行隆中对计划。但是他没有选好下手的时机,最终没有得逞。    

现在,诸葛亮当政,如果他还要执行隆中对,就必须先抢回荆州。达到“跨荆益二州”这一标准之后,再“等天下有变”。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就说明孔明已经修正了自己制定的隆中对战略。为什么要修正?在新的局面下,当前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又有了新的选择范围,在新的选择范围之中,又出现了比“隆中对”更好的策略选择!孔明自己放弃“跨荆益二州”,修正成“跨益凉二州”;从前主攻方向进军中原,现在改为取西北进军长安。      

诸葛亮公开说要讨伐曹魏,匡复汉室,这只是宣传噱头+掩人耳目的幌子。曹魏的首都在中原,“头”对着孙权,“尾”对着诸葛亮。诸葛亮只想袭其尾,其尾就是西北凉州,曹魏的边陲薄弱地带。如果诸葛亮成功地先割据到凉州,则曹魏会很难应对?不大不小的,不疼不痒的,不三不四的,曹魏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对于鸡肋之地的苦寒凉州,可能会重视,也可能忽视,不至于全力以赴,但潜在威胁很大很大!这种“蚕食”战术是非常高妙的。每次都弄的曹魏不知道该派多少人、该花多大成本才好。少了不够,多了浪费,关键是太远。更重要的是,曹魏不会花大本钱从这里去攻击西蜀,只会以最低成本守住边界即可? 诸葛亮声称要匡复汉室,新的想法先取凉州。许多史家都说诸葛亮出兵祁山,想消灭魏国是行不通的。分步慢行很正常,因为西蜀国力军力目前均不够分量?孔明需要西北前哨基地?然后“等天下有变”时,再最终考虑消灭曹魏? 从诸葛亮六出祁山系列行动来看,并没有发现他有消灭魏国的意思,一直都是在想怎样搞到西北凉州?孔明的真实想法是使西南益州和西北凉州连成一片。 在当时条件下,想一口气灭魏,无论走哪条路,战略上都是艰难的? 但是诸葛亮不打算消灭魏国,只抢他一块地,先缩小差距,为将来创造条件,这就很不错了?如果成功取得凉州。则蜀国有2个州,孙权2个州;吴蜀再联手,继续往前慢慢推进,对西京长安构成夹击威胁。这对襄阳隆中对的修正就充实多了。如果孔明执行夺回荆州,吴蜀两家势必分裂?将永无宁日?当然孔明这样的修正,也必然会引起后世的中伤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