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谪寓海南:苏东坡人生的最后三年

 cjs芈人 2019-06-14

其生也有自来,

其逝也有所为。

海口市有一组古建筑群,人们习惯统称“五公祠”内有一幅“历代贬谪人员榜”挂于墙上,有历史上第一个流贬海南的唐朝韩瑗,宰相李德裕,李白作诗叹过“英风豪气今何在”的李北海,抗金名将李纲、赵鼎、胡铨,宋代谪臣中流贬海南时间最长的一位李光等。

历史上犯事者,明清流放宁古塔,唐宋多贬谪海南。海南,今为度假休憩的天涯海角,昔年荒蛮边陲,又是进退无路,孤悬海外只得望洋兴叹,使其成为“贬官流寓圣地”

其中,名声最响的当属苏东坡

笔者追随东坡上岸路线,至琼州府(今海口)-临高-昌化军(今儋州),念先生一蓑烟雨的平生。

五公祠“海南第一楼”,二楼视野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子瞻年少得志,制科三等,得主考官欧阳修不加掩饰地赞誉:三十年后,无人道老夫,只知苏子瞻。与父、弟一起,“三苏”名动京师。

贤妻美妾,儿女成群。他三十岁之前,都是春天。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震动朝野,苏轼上书论新法弊病。元丰二年(1079年),因写《湖州谢上表》,苏轼遭弹劾被扣诽谤朝廷罪名。乌台诗案命悬一线,一百三十天的牢狱之灾令他心灰意冷,虽免死却贬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与他的朋友们多次夜游赤壁,月下泛舟,扣舷吟萧,于清风水色中唱诗作画。发愤懑,怅古今,抒得失,作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咏不堕志。

躬耕自酿,参佛修道,他自诩“东坡居士”写下“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书斋雪堂名缘此时。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 《祭侄文稿》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 《黄州寒食帖》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哲宗即位后,高太后临朝听政,重启司马光为相,苏轼复朝为官,一路做到礼部尚书。眼见新法益处也被当局不由分说地全盘否定,他再次上书谏议,申明他的政治理念,“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畏事”(出自《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太后去世,哲宗与新党重新执政。既不融于旧、亦不容于新的苏轼再次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没几年,年已花甲的他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今海南儋州)。

被贬的崎道,一次比一次远。

元丰二年(1079),苏轼43岁,黄州团练副使,贬至黄州(湖北黄冈)

绍圣元年(1094),苏轼58岁,宁远军节度副使,贬至惠州(广东惠阳)

绍圣四年(1097),苏轼61岁,琼州别驾,贬至昌化军(海南儋州)

东坡书院,苏轼坐相

四月,苏轼带着小儿苏过启程南下,遇此生至爱弟弟苏辙,悲喜交加,相伴同行。一时欢乐起,哥哥同弟弟开玩笑,“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苦中作乐的隐痛早晚会显露,而把酒言欢,对咏登楼又能几时?

一路上,兄唱弟随,越走越慢,不忍分离,走了二十几天,才刚刚来到苏辙的谪地雷州(今广东湛江)。弟为他数度上书求情,愿替兄担过,贬罚在此。

雷州旧有一湖,称罗湖,为纪念二苏兄弟情深醉游,改名“西湖”。更修苏公亭,楹联上书弟兄聚散天南北,烟水苍茫情有无

六月的海上不知是否月明,然千里相隔总归难共婵娟。兄弟挥泪惜别,苏轼乘一叶孤舟渡茫海而去。

这一别,是永诀。

书院内植于乾隆三年的芒果树

垂老投荒,苏轼觉无复生还望,遂立遗嘱: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

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

生不契棺,死不扶柩。

五年黄州生活,吃货如他,尚有“稻草系猪猪不跑”的肥肉,“待它自熟莫催它”,发明了今天享誉全球的美食“东坡肉”;多余的干面饼烤熟,则被他制成香脆可口的“东坡饼”

四年惠州生活,他对生活始终充满眷爱,将别人根本不屑吃的羊骨头买回,兴高采烈地撒盐火烤,告诉远方的朋友们,他从羊脊骨中啖出了蟹鲜。

而三年儋州,儋州,已死最懂自己的朝云,别过最疼自己的苏辙,来到这“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的殊人荒地,如何是好?

现实总爱重复折磨每个不屈的灵魂。

这一次在上呈给皇帝的《至昌化军谢表》中,苏轼哀陈,一字,一啼,一血:

并鬼门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生无还期,死有余责。伏念臣顷缘际会,偶窃宠荣。

曾无毫发之能,而有丘山之罪。宜三黜而未已,跨万里以独来。恩重命轻,咎深责浅。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尧文炳焕,汤德宽仁。赫日月之照临,廓天地之覆育。譬之蠕动,稍赐矜怜;俾就穷途,以安余命。

而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

念报德之何时,悼此心之永已。

俯伏流涕,不知所云。臣无任。

生命真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一生东飘西荡,南羁北绾,许多城市留有他不朽的传说。

白沙井到中和古镇,今属儋州市,东坡先生最后的谪地。这里古称儋耳,原属百越一部。因当地土著耳大垂肩,如担状,故名“担珥”《山海经》“离耳国”是指它。

前一刻,高铁还是速度、干净,下来入眼皆牛车。海南岛西线多雨,不宜果蔬生长,自然条件恶劣,落了雨的路更是泥泞难行,一脚踩下去,误伤数只蜗牛。

儋州之路

坐在改装过的挂斗三轮摩托,扑哧扑哧开15公里才来到东坡书院,颠簸的几次差点咬到舌头,难以想象北宋时期更会是怎样落后与窘困。

摩托女司机管自己叫“大姐”,不说话的时候唱着听不懂的山谣,许是黎族。她头上戴着此地人皆一顶的顶笠,这笠被传作“东坡笠”

书院所竖立的铜像,正是一幅苏轼头戴竹笠、脚合木屐的“东坡笠屐图”

儋州市东坡书院中的“东坡笠屐”雕塑

初到儋州,军使张中敬苏轼为人,派兵士修理伦江驿官舍给他父子居住,朝中政敌闻之,加以罪谴,赶他们出舍,张中受此牵连,被罢了官。

达观乐天的大V苏轼总是不乏资深真爱粉。当地人士黎子云牵头,及东坡先生的十几位学生,共同为他在桄榔林盖了五间茅屋。苏轼手书《桄榔庵铭并叙》《新居》诗,择日另辟黎宅一处建讲堂。

日后三年,他讲学会友、敷扬文教,开地方民智,全在这载酒堂(今东坡书院)

载酒堂,始建于绍圣四年冬,取《汉书·杨雄传》“载酒问字”典故。苏轼和苏过在此躬耕自处,移风易俗,著书立说,为世人敬仰。

苏轼父子常日以食芋著书为乐,为培养后进做了很多工作,编《书传》《论语说》《易传》为讲义,教化风俗,变化人心。

许多学子不远千里,追至贬所,从苏轼学。中有学生姜唐佐,轼北归后不久便举乡贡,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琼台记事录》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传道教学外,他救死扶伤,为百家治病;关心民生疾苦,倡导改良民俗,一改愚昧落后“杀牛祭鬼”的陋习,挖深井饮清泉,惠及黎民百姓。

苏轼劝化黎汉相亲团结,在《和陶<劝农>》诗中宣扬“咨尔汉黎,均是一民”苏过更是手书一份长达二千余字的《论海南黎事书》,并首次提出“民族自治”的进步观念。

儋州向前是昌江黎族自治县。几位当地领导说起儋州的“东坡文化”保留良好,昌化与东坡则少人研究,如人们现在吃的昌化螺,是当年东坡心头爱,当地正考虑将昌化螺改名“东坡螺”

至今在海南诸地流传下来的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等名,无疑都表达着人们深切的怀苏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呢。

东坡书院常年举办背诵活动,连标题带全诗词,完整背出六首,即可换赠票一张

此心安处是吾乡,写下“我本儋耳人”的苏轼,的确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遇赦北归大陆。

《儋耳》(获赦时写)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別海南黎民表》(北归前写)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然而六月溽暑,他在归途中,病逝常州

有些人以为一别还能再见的,往往老死不曾入梦来;

有些事当作一次短暂远游吧,常常望尽天涯魂不归。

苏辙接到噩耗,泣血至地,领“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隐居。辙死,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

兄弟俩风神俊秀,世间罕有;更兼轼辙情笃,芝兰同芳。

一个安心任性放,一个决心内敛收;一个是车扶手,过犹不及,一个是车留痕,如影相随;一个敞做另一个人的离心箭,一个甘为另一个人的归弦囊。

【人生知何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充沛的生命力,真的好像一部车,一直不断地、不断地向前开,在梦想与现实交错的阴影中走了一生。

他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容易感伤也容易快乐。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就田院乞儿;昂头长啸可豪迈,浅酌低唱可深情。

他胸有千壑,回路清奇,装了一肚子的学养识见与不合时宜;他懂耕耘,更知开拓,既是理想主义,又是实践主义。

他是书画家、诗词家、散文家、美食家、教育家、甚至水利工程家……

最重要的是,他是生活的艺术家。

今天位于海口市的苏公祠左侧有10亩琼园,园内存有浮粟泉、洗心轩等东坡遗迹。浮粟泉碑前清凉的泉水,注满了上下两口方井,相传是苏东坡发现的。泉水清亮味甘,素有“海南第一泉”美称。

浮栗泉,“依地开凿,当得双泉”,这就是史书记载的“指凿双泉”。

他曾在此借寓金粟庵10多天,北返时又暂住,前后共20多天。南宋时,题名“东坡读书处”。明万历四十五年,后人为念贬谪来琼的一代文豪,建苏公祠(今海口五公祠内),历代多次重修。

苏公祠正厅则供有苏轼及其子苏过、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厅堂圆柱有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

苏东坡谪居海南三年(1097-1100),讲学明道,培育人才,为中原文化传播和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101年,东坡仙逝,后人建祠纪念。

天才苏轼个人譬如北辰的耀眼光芒,掩盖了同样出色优秀的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然他一生的幸运也正因有父亲的悉心培养、兄弟细心的照拂。

他汪洋恣意的潇洒,是有人细水长流的默默承载,顾其始终。引一句流行话来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苏轼后半生的支柱,是他最小的儿子苏过

苏过幼年随父碾转各地,一路饱尝人间寒暑,看尽仕途冷暖。将家人安置哥嫂家后,毅然与父南渡,随侍两旁,常与父唱和陶诗,是苏轼晚年能在海岛安度的最大精神慰籍。

苏过承父风人称“小坡”甘心澹泊,“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能文会诗,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苏家占得三席,但若有九大家、十大家,那应该还有一位仍姓苏。

后人在此刻苏轼64岁肖像,供三牌位,苏轼、苏过、姜唐佐

在儋期间,苏过积极记录当地人民的生活,为后世留下资料:

椰酒醍醐白,银皮琥珀红。

伧狞醉野獠,绝倒共邻翁。

莳芋人人送,囷庖日日丰。

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丛。

海疍羞蚶蛤,园奴馈韭菘。

槟榔代茗饮,吉贝御霜风。

……

困境之中苏过读书不缀,手抄《唐书》及前后《汉书》,苏轼感赞,“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他日夜继学,奋笔疾书系列史论,思想洞达,素养清静,作《斜川集》二十卷(惜佚)。

苏公祠内尚供放一块《神宵玉清万寿宫诏》碑,是宋徽宗赵佶于宣和元年用瘦金体御书铭。全国仅存两通,海口碑保存最为完整。

苏轼过身后,赵佶曾密诏苏过进宫作壁画,欲从苏过长身玉立、挥洒自如的身姿中去窥探苏仙当年的神影。

生活的理想,是即便身逢困境,还能理想地生活;

生活的艺术,是即使生处绝境,仍能艺术地生活。

而所谓生活智慧,不是刚开始的才貌双全、名利双收,是直到最后,还能不拘泥、不低头的活。

宣和御碑,《神宵玉清万寿宫诏》碑。宣和元年,宋徽宗专为京城神宵玉清万寿宫撰书诏文,宣扬道教。

苏轼64岁而终,适得其人,死得其所。

去世前两个月,他北归途经镇江,不知有没有再遇上当年斗嘴“八风不动、一屁过江”的那位佛印和尚

但在金山寺,他写下了他激昂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堪堪为自己的人生结语: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一枚丰盈有趣的灵魂,与一片博大宽容的土地曾经相遇的故事。

儋州市东坡书院门口立石

作者:安小羽  编辑:徐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