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算是一首合格的七言绝句,如何理解绝句与格律诗的区别?

 袁玛瑙Ec9p 2019-06-15

问题:怎样才算是一首合格的七言绝句,如何理解绝句与格律诗的区别?


前言

绝句就是指四句的诗,可以是符合格律的近体绝句,也可以是不符合绝句的古体绝句。所以说绝句可能是格律诗也可能不是格律诗,而格律诗中有四句的绝句,也有八句的五律、七律,也有多于八句的排律。

一、绝句有古体有近体

1、古绝句

绝句不一定都是格律诗,早期的绝句在南北朝时就有名篇传世,当然大多是古体绝句,例如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答齐高帝诏)》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

到了唐朝,虽然格律诗渐渐成熟,但是也有很多诗人喜欢写古绝句,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的平声韵古绝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仄韵古绝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相对比比皆是的五言古体绝句来说,七言的古体绝句就比较罕见了,但是也有诗人偶尔写几篇,例如李白的几首古七绝,都是平声韵:

《结袜子》 三平调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登庐山五老峰》三平调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朝孟郊的一首仄韵七言古体绝句《洛桥晚望 》: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宋朝曾巩的古体仄韵七绝:《游麻姑山 七星杉》

古杉苍苍横斗文,其干十围阴蔽野。应到夜深山月来,林色天光迷上下。

宋·苏轼押入声韵的七言古绝句《元丰七年访庆老不见》:

押屑韵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2、近体绝句(律绝句)

在绝句中,七言大多是符合格律的近体诗,例如《唐诗三百首》中的七绝篇中,大部分都是近体绝句,例如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是一首平起平收的律绝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平起仄收的律绝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五言的绝句中,古绝句和近体绝句的数量分庭抗礼,以《唐诗三百首》为例,其五绝篇中近体与古体几乎各占半壁江山。近体绝句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是一首仄起仄收律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之问《渡汉江》也是一首仄起仄收律绝句: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二、格律诗

格律诗中,四句的就是近体绝句(律绝句),上面已经介绍过几首。

八句的五言格律诗简称为五律,例如: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八句的七言格律诗简称为七律,例如: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多于八句的格律诗成为排律,也分为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大部分都是五言排律,例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七言的排律数量比五言排律要少一些。例如杜甫的 《清明二首 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结束语

很多人误以为绝句都是格律诗,其实绝句早在格律诗定型以前就出现了,即使是格律诗定型以后的唐朝,也有大量的古体绝句。

@老街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